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唐隆军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唐隆军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安全的不断提升,各方对工程建设的施工标准要求更加严格。
        重庆西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九龙坡区  400039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安全的不断提升,各方对工程建设的施工标准要求更加严格。高支模施工技术实现了有效优化改进,具有可操作性强、承载能力大等特点,目前在建筑工程项目领域被大规模创新应用。因此,建筑项目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明确关于高支模的施工工艺,掌握高支模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在我国建国这70年的时间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在目前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遮风避雨,同时也对居住的舒适性、环境是否优美、甚至是个性以及安全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不仅增加了高层建筑的数量,缓解目前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大量出现高跨比不断增加的商业建筑、结构设计比较独特以及较大跨度的公共高层建筑类型。针对这些类型的建筑,应用比较广泛的施工技术之一就是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作为现代高层建筑中的重要支撑体系。此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确保此类建筑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但是同时也对施工的荷载能力和搭设跨度等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中,不仅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做好不同部分之间的连接工作,还要开展有效的工程检查工作,做好对每个环节施工质量的全面和系统地检查与检测工作,保证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达到施工方案中的标准要求。同时还要在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做好问题的分析以及经验的总结,不断推进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进步。
        2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立杆支设
        高支撑模板作业主要使用各种管材进行施工,其中,立杆支撑是最为主要的环节,需要严格计算位置,在节省材料的同时,还要保证安全稳定。为了保证稳固,一般情况下,需要选择平整的地方做为立杆基础,可以在底部设置厚度50mm的木垫板。扣件是让各立杆连接在一起的重要部分,进行连接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他的接头一定要实现对接连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稳定;如果遇到相邻两立柱对接接头,那么,则不允许在同一步内,不同步2个相邻接头竖直方向一定得保证错开,形成一定的距离,一般要大于500mm,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上部顶托螺杆伸出钢管小于300mm,下部底座螺杆外露钢管小于200mm,要精心进行安装,确保上下同心,避免出现上下段钢管立柱错开的情况。
        2.2水平杆搭设
        水平杆搭设要保证高度一致,便于模板搭建,进行架体施工时,一定要做好连续施工,保证纵、横向扫地杆和水平杆同时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平方向;进行扣件连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立杆的距离,全面做好设计与分配,纵向扫地杆需要使用直角扣件做好连接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做好连接固定,横向扫地杆需要使用直角扣件做好连接固定,一般连接位置是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立杆部分。要拉开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间距,根据施工现场,做好平均分配,保证相同的步距,为了保证稳定性,可以在每步距位置设纵横向水平拉杆,实现整体性稳定。施工中,要严格技术标准,避免出现模板支撑架直接搭设在外架体系上,更不能和落地外架连接。
        2.3剪刀撑设置
        为了全面保证整体稳定性,需要做好剪刀撑作业,高支模架四周需要进行有效的连接,由下至上设立竖向连续剪刀撑,实现稳定作用,技术标准是,中间每隔4.5m在纵横向加设竖向连续剪刀撑;梁下第一步水平杆、扫地杆设水平剪刀撑,为了保证稳定,还要在较高支模架沿竖向4.5m加1道剪刀撑;竖向剪刀撑和地面要有45°夹角,这样,就能够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进行连接时,一般是在相交处使用旋转扣件连接。


        2.4外连加固设置
        内部施工结束后,需要从整体上确保稳定安全,要全面做好外部的连接,以此实现稳固效果。一般情况下,利用高支模架水平拉杆双管箍柱的办法,做好外部坚固,作业时,可以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距楼地面1m和梁下1m及中间每隔2m处,把支模架同邻近框柱用直角扣件拉连,全面做好加固作业,使各部分形成一个整体性;对水平拉杆的处理,主要是水平拉杆端部与柱、墙板结构件进行连接,形成抱紧顶牢的状态,确保架构更加严密。梁柱板墙支撑架需要依次进行连接,这样,就能够在整体上实现一致性,为后序工作提供稳定的保障。
        2.5混凝土浇筑
        高支模施工安装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1)选择管道泵来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浇筑时应当极力减小冲击荷载,并次序均匀增载,为此,可以将轮胎等弹性材料垫在梁上,达到管道泵运作减震的效果。(2)框架柱先进行浇筑,再绑扎梁板钢筋,后浇筑梁、板混凝土,以便于整体支撑架和柱连接在一起,提高整体稳定性。(3)梁板混凝土浇筑从两端向中间对称浇筑,避免荷载不对称致使支撑架体倾斜或失稳。浇筑过程中需要及时移动管道泵,混凝土虚铺厚度控制在设计标高+0.150m以内,并需随浇筑随振捣摊开,以免局部堆载过高,造成局部荷载过大。(4)混凝土浇筑期间,需要安排人员时刻关注模板、支撑等是否出现移动现象,假如发现有移动,应当马上暂停浇筑工作,并在浇筑完部分混凝土凝结前移动部位调整好,再重新开始浇筑。(5)泵站、浇筑现场之间进行通讯,只采用指示灯和对讲机的方式,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顺利推进。(6)时刻秉承安全原则,混凝土浇筑工作进行中,安排人员检查支架和支撑状况,假如有下沉、松脱、形变或异样响声等出现,需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再重新施工。
        2.6高支模施工拆除
        高支模拆除是高支模施工结束前最后一步,该步骤也是建筑完成的标志。拆除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却关系到工程的整体安全和质量,进行拆除时,拆除人员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谨慎,不能贸然动手。拆除实施之前要保证所有细节工作到位,然后分步骤进行,具体如下。(1)侧模的拆除,需要先确保构件表面和棱角不会因其受损才可着手操作。(2)拆除低模梁长大于8m时,需保证混凝土强度为100%,梁长不大于8m时,需要保证混凝土强度为75%,而悬臂构件,需要达到100%可动手拆除。(3)板底模不大于2m,需保证混凝土强度为50%,板底模大于2m且不大于8m时,混凝土强度需为75%,板底模大于8m时,混凝土强度须为100%,才可动手拆除。(4)拆除柱模,需要先将拉杆拆除,再卸去柱箍,以撬棍慢慢撬动模板,使模板脱离混凝土,再分部分运下去。(5)拆除墙模板,应先将穿墙螺栓卸下,再除去水平撑与斜撑,以撬棍缓缓撬动模板,使模板和墙体分离,再运送离开,不能随意往下抛扔。(6)拆除楼板和梁模时,需先将楼板底模拆出,再拆下侧板摸。拆出楼板模板,要先卸除水平拉杆,再将模板支柱拆掉,只每排剩余1~2根支柱暂不拆除。拆除人员需站在拆除完毕空旷地区,将周围剩下的支柱拆掉,保证木档能自由掉下,再以钩子勾住拉下模板。在模板全部拆下后,应聚拢在一起,统一运出堆放,堆放高度不能超过2m。
        3结束语
        高支模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工程功能的使用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确保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施工单位应综合考虑高支模施工要点以及施工措施和施工要求,采用规范合理的施工方法,从而促进建筑行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振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9):42-43.
        [2]曾帆.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运用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4):111-112.
        [3]李文龙.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37):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