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邦尼建筑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300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在不断进步,但由于出现许多工程问题,让建筑工程质量也备受社会关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在建筑工程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补救和处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方式。检测建筑工程质量一方面有利于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另一方面有利于控制建设投资费用。因此建筑工程检测的重中之重是分析建筑主体结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
引言
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时,必须要严格地按照检测要求进行,确保工程质量能够符合国家和相关部门的质量要求。我国于1988年开始进行相关的工作,当时的技术条件并不成熟,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逐渐发展,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工程检测工作,但是仍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为此,必须要对工程检测工作进行改进。
一、质量检测内容
检测工程项目通常分为已建成工程检测和新建工程检测两种,其检测方法不同。已建成工程检测内容有常规检测、专项检测等,常规检测是检查建筑结构中的承受力、裂缝以及结构参数等,靠性检查是对耐久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房屋的使用状况。在质量检测工作中,检测主体结构是主要流程,此项工作有着随机性,是检测工作的重点,尤其在确定样本空间后,更应展现出样本的检测性。新建工程检测主要是检验施工中的建筑质量,比如在使用材料时检验质量,根据质量控制系统检验标准,实施对应的检测手段。同时也需要检验建筑工程中的分部工程,只有确保各工程质量参数符合标准,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对于建筑结构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需要加大力度检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二、建筑工程结构质量存在的检测问题
随着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增加,出现了大量的建筑企业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单位,但是由于检测市场缺乏统一的管理,导致各个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工作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目前,检测单位进行建筑工程检测时出现的不足之处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行质量检测的单位可信度不高。
由于当前进行建筑工程检测工作的单位过多,大部分单位进行质量检测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在进行检测时,只出具证明,将最后的工作交给施工单位进行,并且落实情况不到位,检测时没有检测实际的工程,而是依据和建筑相关的资料进行,没有对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检测,无法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导致施工企业无法信任工程检测的单位。
(二)相关部门无法独立的进行工作。
目前,大部分的检测单位都会增加业务工作的范围,建立相关的子公司,但是这也意味着施工单位和进行检测工作的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会对检测工作的结果产生影响,导致相关部门无法独立的进行工作,不利于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
(三)检测工作力度不够。
由于当前没有能够单独完成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机构,检测部门通常都受到建筑单位的管理,不利于检测工作的开展,缺乏专业的人才来进行技术方面的工作,这也导致了检测工作缺乏力度,没有科学依据,这不利于我国工程检测行业的发展。
三、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与应用
(一)加强对工作质量的监管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质量往往是决定着建筑工程是否合格的关键性因素,其标志着建筑工程建设是否符合要求。
因此为了保证工作质量能够符合标准,人们应该在提高工作质量的基础上,
加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力度。与此同时加大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所用到的原材料的监管,以及对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进行严格的规范。此外,还应该把监督工作融入到建筑工程中安全检测的各个过程,以期能够消除监督的盲区和死角,从而不断的完善建筑工程中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二)施工准备阶段的应用
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内容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资质、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及施工人员。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之前,质量检测人员务必对工程施工单位资质、施工能力进行审查,确保施工单位符合工程施工要求与规定。检测人员应对施工材料、设备及人员进行审查,确保施工材料及设备符合工程技术标准,确保施工人员施工能力、施工技术符合工程建设有关要求。
(三)电磁感应检测法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中,电磁感应法的应用也十分常见,这种方法往往用来检测结构中钢筋的数量以及保护层的厚度,采用的是电磁法感应钢筋的原理。检测时检测人员将仪器的探头放在被检测构件的表面,然后通过信号的反馈将钢筋的位置准确找到,电磁感应的精度随着距离的增加的降低,而且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当在检测时检测两次,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电磁感应检测法还可以应用于保护层厚度的检测,保护层厚度对于保护钢筋,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有重要意义,因此也需要把握。建筑工程结构质量检测的目标是维护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建设工程能够被安全长久的使用,同时发挥出建筑工程的作用,比如保护建筑主体结构的牢固度能够符合工程标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需要有序开展,应明确检测的项目,比如主体构造的数量、位置等,需要从建筑混凝土的回弹度和牢固度等检测故障,方可在整体上确保建筑结构质量。建筑工程项目规模浩大,检测主体结构质量可使用抽样检测法。在科学抽取检测结构时,应选择构件大或者质量有问题的构件,发挥出检测的作用。第一,抽样检测材料和结构,使用各层次检测模式,包括甲级和乙级检测,分别参照结构分类检测和参照构件检测;第二,根据检测总数和选取数量来定夺样本数量,抽检工作需要有关部门监督,共同配合,努力分析构件质量标准是否符合科学指标,监督部门的抽查也应是总量的10%。
(四)外观与尺寸检测方法
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构件的尺寸检测中,需要检测人员用尺量的方法对具体数据进行测量与记录,这一检测方法能够为工程构件的质量提供保证。另外检测人员采用目测、拍照与量测、描绘的形式对外观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并分类,比如构件是否存在蜂窝、麻面和裂缝等缺陷。常用的抗压强度检测方法除了回弹法以外,还有其他方法。因为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要求混凝土的龄期不得大于1000天,因此大于1000天的混凝土强度还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来进行检测,比如采用钻芯法,钻取芯样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再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最新的抗压强度检测方法还有雷达法、脉冲法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检测建筑项目主体结构是一项挑战性工作。一方面需要技术人员有理论支撑,另一方面需要工作人员有实践经验。专业的检测人员需要重视建筑质量安全问题,确保准确检测,同时也需要提升工作能力,总结经验和教训,丰富理论知识,保证结果精确。
参考文献
[1]罗运兴.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6):47-48.
[2]翟晓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7):47.
[3]汪天舒.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213.
[4]代真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18):112.
[5]李诚.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