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初端,这个时期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身心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作为小学班级的管理者,如何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要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持续进行。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现状 对策
班级作为小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学生进行学习和与同学沟通交流的重要地点。小学阶段作为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初始,是学生形成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行塑造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对同学也相对最为了解,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成为当前班主任老师正在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当前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就如何开展有效地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能为广大班级管理者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
一、小学班级管理现状
1.班主任管理理念较为传统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国家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让学生成为班级的管理者而不是被管理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是当前许多小学班主任没有紧跟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仍然采用过去的管理观念,在班级管理中扮演权威的角色,虽然老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但是这样的管理方式并不不利于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而影响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管理方式较为落后,应试教育影响较重
通过对当前班主任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许多班主任老师的班级管理工作重心放在对学生行为管理上,以及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要求上,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并且对班级文化建设上缺乏相应的管理。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家长,亦或者老师,都在承受巨大的升学和考试压力,班级之间的评比也经常拿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判的标准,这在无形之中便给班主任老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小学班主任开展有效班级管理的相关策略
1.立足学生发展,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国家教育改革中对小学班级管理的相关要求,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
作为班主任老师,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来自家庭环境和学习状态,以及心理特点等许多方面,并且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第二,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能只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更不能以学习成绩区别对待学生。第三,班主任老师作为学习的大家长,要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要做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加强在班级管理中思想道德内容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加强与同学的沟通和交流,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要妥当处理问题,不要有失公允,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
2.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小学班主任要充分结合学生天真活泼的这一特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为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在班级内部举办一些丰富多彩、内容新颖的文体活动,这样学生在充满竞争、挑战的环境中激发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并可以掌握更多的文体技能,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班主任要在班级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开展更多有计划、有目标的德育教育内容,促进学生情感教育的发展,引发同学之间的情感共鸣,进而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并且,班主任老师要创设同学与家长交流的机会,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可以在父亲节、母亲节开展班日活动,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个礼物送给自己的父母,培养学生一颗感恩的心。
3.优化班级管理方法,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队伍
班级管理队伍作为班级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的时候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发挥教师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扬民主管理机制,激发学生的班级管理积极性,将管理权限下放到学生自己手中。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内推选组长,并对小组成员的学习行为进行约束;或者在选举班级管理干部时,可以采用选聘制,让候选人在班内讲述自己会如何管理班级,学生竞选上岗,然后由同学进行表决。
三、结语
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文化知识的讲授者也是思想、行为的教育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引导的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指导,立足于学生成长,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魏娇娜.简析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J].中外企业家,2020(13):149.
[2]花尔.探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20(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