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高中地理新课标的颁布,学生的主体性受到相关学者和高中地理教师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途径。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教学方法对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意在通过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进一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生主体;地理教学
以往教学模式是教师按部就班制定课程目标,占用课堂大部分时间来传授理论性知识,学生只顾埋头做好笔记,对学习效率的提升起不到任何实质性效果。倘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更谈不上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最终使地理课堂呈现填鸭式的教学局面。本应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反而变成机械式的流程,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变得毫无趣味可言。为了有效发挥出学生在地理课堂的主体地位,本文从发挥课程的趣味特点、挖掘教材的潜在知识,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和灵活转变师生的角色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学生主体性发展现状
当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尚不完善。究其原因,主要有学生、教师及当前的教育大环境。其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是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的重要原因[1]。在教学观念上,部分教师对新的教学观念接触不多,没能在先进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仍然很常见。对于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转变,但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可以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二、运用策略
1、发挥课程的趣味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当学生正式迈进高中的门槛后,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量越来越多,要想让学生对地理课程充满探索研究的动力,最重要的是将生涩难懂的知识变得趣味性,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和体会地理知识的无限魅力。其实学习热情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条件,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情况。总的来说,学习热情也有直接和间接的显著区别,课程内容和课堂实践活动归纳为直接动力,例如:在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时,课程内容十分贴近实际的生活情况,学生更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探索钻研;相反课堂活动效果就是间接动力,尽管学生对课程内容缺乏学习兴致,然而这些内容恰巧是升学考试的重点,学生自然会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相对来说,趣味性和新鲜性是地理课程的主要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知识素材,无形之中完善间接兴趣存在的不足。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知识的趣味特点,适时适当放大课本中的潜在的趣味知识,将核心知识点巧妙融合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只有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热情,才能更好地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2、重视加强思维训练,拓展学生抽象思维
高中生的思维已经逐渐从具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在这一时期,他们常常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为此,我们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拓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温带季风气候”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本地一年四季某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然后总结出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通过这样的方式,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又如,在教学“亚热带季风气候”时,由于涉及到抽象思维,而且没有直观现象作为基础,所以对于很多没有感受过这种气候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就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要知道,高中生的思维属于理论型思维,能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对各种地理现象进行逻辑分析,并在深入理解地理本质的同时,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联系之前所学知识,并由气压带的变化而推导出一般区域中的气候特点,从而完成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3、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出来的公共情绪,在消极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积极性低、参与度低、学习热情不足,不愿思考探索;而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探索欲望强、乐于表现。因此,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还要注重积极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言论。对此,教师在自身的素质上,要秉承积极的教学观念和学生观,认识到学生是不断发展的人、只有经历了错误的认识并经过教师的指点,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新知、应用新知,这便是暴露学生学习问题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捷径。对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多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畏惧错误,认识到错误才是提升自我的总要过程。例如,在《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对于荒漠化和沙漠化,不少学生认为两者是平行关系,没有交集,属于两种土地类型。当学生说出这样的答案和见解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积极思考和积极参与的学习习惯,无论是错误还是正确的认识,都是在学生积极探索中生成的,并且学生之所以能够呈现出这样的答案,也是其学习勇气的呈现。随后,教师可以询问其他学生是否有其他看法,通过生生评价的方式弥补更正学生的错误认识,也可以通过教师指正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二者的关系是包含关系,沙漠化实际上也属于荒漠化的一种,是风力作用下和人类过度开垦以及干旱条件下,绿地逐渐演化沙漠的过程。通过以上暴露学生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述言论的过程,凸显了教师注重教学过程,注重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营造出了更加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其他学生也敢于、善于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提升学习效果。
结束语
在高中地理课堂要想更好地发挥学生重要作用,需要彻底改变以往死气沉沉的填鸭式课堂局面。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效改变尴尬的现状,使学生能够在最短时间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最大程度释放出学生的思维天性和探索欲望,进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创新实践的综合实践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彼此间要建立友好平等的关系,只有效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目标,进而促进地理教育事业的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贾金辉.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研究[J].中国培训,2016(22):212.
[2]袁冲.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激发[J].内蒙古教育,2016(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