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社会自主课堂教学设计策略探究 ---以历史与社会七下《秦岭-淮河分南北》一课为例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7期   作者:陈洪平
[导读] 成功的课堂源于设计
        摘要:成功的课堂源于设计。社会自主课堂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聚焦核心知识,锁定核心素养的培养,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其次,要通过知识点问题化,教学疑难情境化等途径保障教学效果。最后,设计还要保证教师不越位,学生学到位,突出“自主”特征和贯彻“学为中心”的原则。
        关键词:社会自主课堂教学设计学科核心素养策略
        伴随学校2015年开始的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也随之拉开帷幕。学校从当今社会实际、学校办学理念等情况出发,实施自主课堂教学改革。考虑到不同学科的特点,学校积极鼓励各学科在遵循学校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创设本学科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历史与社会学科教研组在专家指导下,经过各同仁探讨,决定实施“素养﹒情境﹒问题”的历史与社会自主课堂(以下简称社会自主课堂)。

        教学设计策略探究
        成功的课堂源于设计。下面谈谈社会自主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及其感悟。
        1、聚焦核心知识,锁定核心素养,实现教学目标
        (1)聚焦核心知识
        每一门学科有其核心知识,每一单元有其核心知识,每一课也有其核心知识。那么,怎么确定本课时的核心知识呢?
        ①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核心知识,首先就要依据课程标准。《秦岭-淮河分南北》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目标-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方面的特点;要点提示-南北方的自然地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特点,既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区域人文特色,又反映了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根据以上要求,确定《秦岭-淮河分南北》一课的核心知识是: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分界线-秦淮线;南、北方地理位置的不同决定了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并进而影响到人文环境的不同。
        ②根据学情:课程标准是通盘考虑整个国家情况而制定的的,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区域,情况又有所不一样。所以,确定每一课时的核心知识,还需要考虑学情,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区域、认知情况等情况。
        (2)锁定核心素养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等。从教材内容出发,本课时要重点培养的学科核心素养就是“空间感知”和“社会实践”。
       

       
       
        空间感知包含区域认知和人地观念。社会实践包含图表实用和社会活动。如何培养这两个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所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能采取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感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因此教学设计中考虑:问题及情境的设计,要建立在分析、运用地图基础上,要跟区域特征及其联系有关的;要设计相关学生社会调查活动;要设计能引起学生相互争辩的。
        2、知识点问题化,学习疑难情境化,保障教学效果
        (1)罗列知识点,把知识点问题化
        单纯的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并不能使学生记忆深刻,更使学生丧失了探究的乐趣,更与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相违背。我们可以确定核心知识之后,再要把核心知识问题化。以本课时为例:
       
       
       
       
       
       
       
        问题是学习的抓手和方式。通过回答和理解上述问题,学生也就明白了了本课时的核心知识。
        (2)学习疑难情境化,杜绝教学枯燥化
        机械地设置、回答问题,是枯燥乏味的。我们需要把问题融入于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情境设计,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更加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基于上述目的,《秦岭-淮河分南北》分别设置了以下情境:
        ①介绍家乡风俗人情。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了解了各地风俗人情,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②旅游中的地理(衣服穿着)。除了通过思考,让学生巩固“冬季南北方温差是比较大的”这一知识点之外,还在于通过该情境使学生明白,自然环境不同,人文环境也存在差异。
        ③影视中的地理(北人不习水)。通过影视欣赏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白不同的自然环境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④饮食中的地理(南地开北店)。通过辨析,既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因为也有学生会想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流动规模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高,来南方地区生活、工作、旅游的北方人越来越多,在南方城市开一家北方饮食店是可行的,而且也可能会生意兴隆的),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当然,情境的设置还需要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最好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保障教学效果。
        3、教师不越位,学生“学”到位,凸显“自主”特征
        社会自主课堂最大的特征就是“自主”两字,具体来说,就是坚决贯彻“学为中心”原则,这里的“学”可以包含两层意思:学生主体(指开发利用学生的资源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活动。下面讲讲这节课的设计是如何体现上述意思的:
        (1)设计中要阻止教师越位。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所以,设计中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又要阻止“主导”转化为“主体”。教师在这其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设计任务”、“提供资料”、“创建项目”,以此来帮助学生完成基于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
        (2)设计中要帮助学生“学”到位。社会自主课堂贯彻“学为中心”原则,体现“自主”。本课时教学设计中,主要通过预习单、学习活动、教学评价等几个要素来体现的,具体如下:
        ①编制运用预习单:编制预习单是社会自主课堂的重要环节。编制预习单的目的在于,一让学生熟悉教材,并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二在于教师通过预习单,了解、掌握学生的学情,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提供第一手资料,做到设计、教学活动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有效性。本节课时的教学设计中,就是把预习单的运用贯穿整个课堂,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②学习活动时间的保障: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学为中心”,一定要保障学生有充足的“学”的时间。预习单中的活动任务是以以学生为主的;新知传授、能力培养、总结运用各个环节中的教学活动,也以学生为主。同时,学习方式上,本课时教学设计上也以个体思考、同伴互助、群体学习三种学习方式为主,同样保障课堂时间向学生学习倾斜。
        ③教学评价的促进:这里的教学评价主要指课堂及时评价。教学设计时,为了充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贯彻“学为中心”,教师的即兴点评要遵循鼓励为主。同时点评主体不局限于教师,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素养﹒情境﹒问题”的社会自主课堂作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组成部分,刚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如何把社会自主课堂深入有效开展,提高学生学习社会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值得我们摸索和实践。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达成上述目标,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和摸索。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118页
2.牛学文《从学科核心素养到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6年4期?? 13-15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