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提高,互联网行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这也让中学生的课余生活和学习生活变得多样化。虽然网络的发展给中学生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的话它就会成为破坏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源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目前以至于以后来看,都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本文针对于网络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对此有关的策略分析,希望能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络环境;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学生的学习互动、交流谈心、休闲娱乐大都在网络上进行,网络逐渐成为学生们吐露心声的重要平台。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它的出现不仅解决了人们很多的烦恼,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新问题。因此我们要对它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好好的利用网络,让它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促进社会的成长和发展。
1 网络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
1.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在网络盛行的年代中曾有一句网络语是这样说的:“不会,上网问度娘”,很简短的一句话,但这句话也足以证明网络的强大。网络减少了我们平常浪费的时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有了网络中学生便很快速的可以查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足不出户便可看遍天下奇观异景、了解世界新闻大事。网络具有高效性、快速性、广泛性、和专业性等,这些特性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认识世界、去享受世界、去充实自己的精神境界[1]。网络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开拓学习视野,去对比自身的不足,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含义,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从而去提升自己。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每天都一味地处于学习中,久而久之,产生的压力会使中学生心理产生厌倦情绪,严重的话还很有可能会产生扭曲心理。而网络中有很多可以舒缓这种压力的方法,比如听一首积极向上的歌、看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影、玩一玩考验智力的小游戏等等,都可以有效的舒缓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放轻松。中学生不仅可以在网络环境中舒缓压力释放自己、提高自身开阔眼界,还能从中获取知识水平,并让自身的释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了很大的积极影响。
1.2网络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1)引发中学生的学习障碍
从目前的调查来看,中学生是留守儿童最多的年龄段,同时也是迷恋网络的高发人群之一,他们在心理上对网络有强烈的依赖感,每天的上网时间与学习时间相差无几,这些迷恋网络的中学生久而久之会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就会出现一种一学习就困就累,拿起手机就会觉得活力满满的心理。然后他们在学习时注意力就很难集中,会经常上课走神、开小车,一提到学习就焦躁不安、心烦意乱。过度迷恋网络还会让学生的成绩快速下滑、情绪紧张、失眠多梦,导致学生上课期间经常逃课出去,情节严重的话还会使自己辍学,年纪轻轻就以走向社会,走上一条不归路[2]。
(2)道德失范导致的虚拟行为
网络虽然强大,但始终是个虚拟的东西,这也将导致我们被披着虚拟外衣的危险所陷害。对于网络,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操作、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着不同的技术,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安全的屏障,从而引发出网络社会虚假信息的泛滥及道德沦丧的发生。由于网络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很广,在规范道德体系中还不够完善,网络本身就是一个令青少年感觉好奇的一个东西,再加上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自制力、约束力都很淡薄,很容易就会被吸引过去。他们很容易被那些不怀好意的网络喷子所感染,进而在网上做一些很龌龊、不道德的事情,比如:语言攻击、恶意欺压、多人恋爱等。
(3)沉迷网络阻碍现实交往
在虚拟的网络交往中,交往对象的选择比现实生活中丰富,学生一般都会去寻找与自己情投意合的朋友进行交往,以此来获取自己内心的满足感。在虚拟的网络中没有复杂、讨厌的人际关系,若首次交往不成功就会直接去寻找下一个,直到交往成功,在网络里没有现实生活中交往不成功的尴尬气氛、没有缓和的时间,这些看似很常见的问题,在虚拟世界里没人去理会,久而久之这会影响一个人在现实中的日常生活。中学生网络玩的越久,孤独感和压抑感就越强,现实社会交往能力就越差,只要他们在复杂的现实人际交往中失败一次,就会更加的喜欢上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最终这会让他们容易形成自闭的状态,现实中不轻易接近人群,反感与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2 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
2.1开设网络心理健康课程,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部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就是网络上的不良内容,因此我们要想更好的引导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更新中学生目前所学教材“思想品德”的教材内容,在此教材上增加一些有关于对网络的如何正确使用,把网络中的道德、文明规范教育加入其中,先利用学校来开设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让中学生们能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学校应开设一间心理健康辅导室,及时的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此外学校还应时不时的对心理健康教育举办活动,通过举办的活动也能及时的察觉到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状态,也能有效的防止中学生心理扭曲的状况[3]。
2.2增强中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
除了校园的教育,家庭的教育也很重要。家庭是中学生除了学校以外最长待的地方,学校的教育再好也是用于广泛学生中,但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是针对于个人,如果一个家庭里大人们的心理健康本就不好,那么该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会低于常人。据研究表明,中学生年龄段的心理承受能力本就是最弱的,并且在此年龄段还时常会有叛逆心理,有的家长都会完全忽视这点,不停的给自己的孩子报辅导班,周六周日学生好不容易从学校回来,又要急忙赶去其它辅导班去学习,这将会导致学生叛逆心理更加强大,更不利于学生日后的成长。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不仅要靠学校的教育和监督,更需要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日常教导与支持。学校也可以为孩子们的家长开设一门网课,让家长们在休闲时学习一下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辅导,认识到该教育的重要性,做到学校与家庭双方面的教育,这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有很大的帮助。
2.3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
加快加大对网络管理的建设,减少网络中出现的不良内容,加大对不良内容的监管力度,并在网络上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活动等,让中学生能明显的判断出网络中的对与错,让他们做网络的主人。
3 结束语
现在生活网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更是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学会如何去利用网络才是掌握未来的明智之举。中学生在使用网络时,更应该坚定自我,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觉屏蔽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树立一个良好的网上公民,这样对自己、对网络都将是一个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网络化时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10(01):120-121.
[2]眭江华.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探赜[J].成才之路,2018,3(24):136-138.
[3]李萍.网络对青少年情商影响及对策[J].教育科学,2018,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