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供水管道安装工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唐福仓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唐福仓
[导读] 摘要:供水管道是市政建设的主要环节,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安装人员需要提升重视程度。
        天津中水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供水管道是市政建设的主要环节,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安装人员需要提升重视程度。面对现有管网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法,提升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积极引用先进技术,优化管网系统的内部结构,完成城市供水的任务。本文就供水管道安装中应当注意的事项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管道安装提供原始理论基础。
        关键词:供水管道;安装工程;注意问题
        引言
        现阶段应用较多的供水管道主要是铸铁管和混凝土管的结构,有着重量大的特点,其中设置的接口较多,每个接口无法通过水泥封口保证其密闭性,因此在管道中经常出现漏水、渗水的现象,甚至某些刚接入的新管道也存在上述问题,污染地下水环境,不利于城市环境的构建。由此可见,在供水管道的安装过程中,要细化问题原因,并给出解决办法。
        1供水管网维持整体性稳定运行的要求
        城市供水管网的作用是提供居民的日常用水,水质需要满足相关标准,为保证供水管网的稳定运行,在最大限度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应当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封闭良好:管网连续供水需要每个接口间是封闭的,不能出现漏水的情况。供水在压力作用下,如果某一处的管道接口或者管道本身未形成封闭结构,则会引发漏水和渗水问题,无法持续供水;(2)供水在输送过程中,需要经过较长管道的运输,这其中包含多种化学反应。例如,消毒使用的氯气容易在密闭区发生反应,在完成接触后,产生影响水质的物质,进而影响整体水质条件。因此,管道内壁材质不可以与净水物质和其他化学材料发生反应,保证在水环境的作用下,不会产生有害身体的物质;(3)内部结构性能优良:只有当供水管道内部结构具有表面光滑、没有污垢和结块的条件下,才能够保证供水输送的畅通,减少水头的损耗;(4)完备的设备:保证供水运行效率的管网,需要配置齐全的专用设备,例如:调控水流的阀门、保证检修工作顺利完成的结构等,拥有完备结构的管网才具有安全畅通供水的作用,降低污染的可能性。管网开始使用前,要确定每个接口位置的严密程度以及控制供水环节开关的灵敏度,提升整体的运行效率[1]。
        2供水管网设计的技术难点
        2.1原管网建设缺乏统一性
        由于在初次建设管网阶段,设计和施工都是由各区自行组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每个区域间的管网系统缺少相互配合的特征,使得管理缺乏统一性。在施工建设中缺乏规范性的机制和施工标准,施工人员仅根据口头或现场地形简单判断铺设管道的高度和走向,甚至部分区域的管道直径与要求严重不符,供水量难以保证。由于管理不科学,部分原始资料丢失,阻碍后期的维护工作[2]。
        2.2集资方式单一
        目前给水管网的集资方式依靠政府拨款,因为供水管网属于市政基本设施,即使采用了BOT的方式,依旧没能起到拓展引资渠道的作用,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2.3管网铺设与道路建设管理主体不同
        供水管网施工涉及多个项目,而这些项目间需要共同配合才可以完成整体的施工任务。就目前情况来看,供水管网施工和道路建设的主体不统一,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管理计划无法统一的情况。供水管网施工需要深挖地面,使得周围路面遭到破坏,但自身施工单位在出现此类情况后,没能及时将路面填平,致使道路施工二次作业,浪费了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源,无法保障整体路段和管网建设质量[3]。


        2.4管网尚未形成统一布局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需求也随之提升,面对不同用户不同层面的用水要求,设计队伍为了不破坏之前施工的管道,仅对用户要求的区段予以处理,加上施工技术有待提升,无法满足统一布局的要求,使管理滞后于经济发展。逐段检修和施工的管网,在后期使用中,会因为压力、配件和管径的差异,导致渗水、漏水和阀门崩开。
        3提升供水管网安装效果的办法
        3.1重新检查原有供水管网
        新供水管网建设前,要对原有供水管道的配套设施予以严格的勘察,在勘察过程中对于之前有过记录的旧管网,采取对应检查的方式,将记录内容与现实情况一一对应,找到需要检修和整改的部分。旧管网是不能够全部用于新管道建设中的,应当提前勘测可用管网的具体情况和数量,明确在改造中可以保留的具体位置。上述工作完毕后,将数据记录发给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专业软件判定最终保留结果,交给项目决策人员。只有将旧管网的详细数据和具体情况深入调查,才能有助于决策者根据调查内容制定可行性措施[4]。
        3.2构建整体性的管理系统
        管网改造是改变原有的非统一性的管理体系,根据系统数据,充分运用当前精细化的勘测技术,将改造位置管线的直径、预埋深度和管线材质勘探准确,利用BIM技术,绘制管线地下布局图。结合布局图的三维图像,分清需要对地下管线信息再次获取的位置,将整体系统完善后,优化原有GIS管理系统,提升后期维护、信息输送和全面管理的效果,确保时效性和准确性。设置GIS系统的同时,兼顾组织数据方案的工作,将应用软件的端口紧密相连,完成管网虚拟图像、实时监控数据与调度信息三方面同时交换的任务,进一步加强系统科学化水平,提升管控效果。
        3.3积极引入高科技材料
        就管材部分来说,应当选用耐高温和抗压能力强的材料,基础系数较大,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最好选择轻质的塑料或者复合管材,降低施工的难度;接口部分为保证合理分散水压,选用柔性材料满足施工要求;管道基础性部分需回填沙石,填充面平整,保证足够厚度,不可过浅。管身要与地面贴合紧实,而阀门井则需要在顶部留有活性接触的空隙。供水管网中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具有质量合格说明书,说明书内容可以体现材料使用的注意事项和性能。
        3.4设置支墩
        支墩与原状土间不能留有缝隙,一旦出现缝隙,要用材料填满,避免支墩移动。支墩间净距要适度,避免出现管道交叉的情况,并在管道适当位置配以防护套,起到降低沉降载荷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供水管道安装中,不能忽视原管道对现有管道的影响,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基础上,构建整体统一的管网系统,积极引入高科技材料,减低施工难度,有针对性实施动态监控策略,将给水管网各部分运行的情况及时反馈给管理者,减少管道损耗。
        参考文献
        [1]张一凡,崔建国,张峰,李红艳.物联网和云计算下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系统设计[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01:34-40.
        [2]周中健,王琦,吉瑞博,王志红,朱成.基于节点自然邻的供水管网DMA分区方法研究[J].给水排水,2019,5507:118-123.
        [3]朱乃富.基于数据驱动的供水管网独立计量分区漏损检测和定位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9.
        [4]马慧敏.供水管网泄漏瞬变流检测技术及实验系统研发[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