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广西南宁市 53000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环境政策也开始进入加速调整转型期。环境政策的转型为环保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地方政府应当在发展环保产业上有所作为。
关键词:环保产业;环境政策;转型
引言
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绿色、生态、和谐的环境保护观念,从而建设我国现阶段的环境管理政策和方略。既要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又要提高环境保护治理水平,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目标统一成为我国环境管理政策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国环境管理政策需要跟随时代发展不断改革与完善。
1我国环境政策的转变
1.1由依附型政策向自主型政策的转型
第一,环境政策受经济政策支配的地位有所改观,甚至环境政策开始影响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做强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二,经济政策对制定环境政策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环境政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社会成员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诉求越来越强烈,社会力量对环境政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第三,官员政绩考核在注重经济指标的同时,正在逐渐增加环保指标的权重,考核标准变得更加多元化。
1.2完善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是大气污染防治采用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譬如针对环保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于环保技术产业与研发,促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防治。例如在所得税方面,建议增加税收优惠的方式,除了税收减免比例,还可以增加加速折旧扣除,以及对于环保设备投资方面的税收抵免优惠。对于专业从事符合环境保护项目的企业,还可以实行初始免除所得税而后期逐渐收取一定比例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在增值税方面,建议增加优惠范围或优惠幅度。例如对用于污染治理以及节能减排的设备可以允许增值税进项抵扣;对于销售废旧物资给以免税或者退税政策优惠;对于进行资源综合利用而生产的产品,可以给以更大幅度(超过10%)的税收优惠。
1.3由缓解型政策向改善型政策的转型
首先,我国环境准入门槛正在逐渐提高,环评审批制度、排污许可制度等基本环境准入制度日益规范和完善,同时对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准入条件也日益严格;其次,环境政策对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正在逐步加强,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对违法排污、拒不改正的企事业单位,可以按日连续处罚,增加了企业排污的成本;最后,环境政策在强化环境监督和环境执法方面日益严格。按照新《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等9类行为,如果政府在履行环境监督的过程中触犯,按照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会受到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甚至是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2环保产业的机遇
2.1环保市场日益成熟
随着我国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推进经济的转型升级,环境保护产业正在向建构统一规范的市场的方向前进。目前,我国正在加快调整环保产业布局,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推进环保产业与环境政策转型同步发展,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引导下,环保市场将会日益规范和成熟,为环保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机遇。
2.2我国环境管理政策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环境治理的需要
我国国家为主的环境管理体系偏差的存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力度落后阻碍了我国环境管理政策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具体落实,推进环境管理政策改革。
2.3环保产业空间进一步扩大
在改善型环境政策体系下,政府环保投入将进一步增加,污染物排放标准将进一步提高,企业环境准入门槛也会相应提高,加上政府环境监管力度的增强,客观上会迫使各类企事业单位不得不增加环保投入,购置环保设备,购买环保服务,减少污染物排放。据测算,与大气污染治理相关的环保产业产值将因此而增加1万亿元以上。
3地方政府应如何发展环保产业
3.1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确定重点优势产业,培育骨干企业
一方面产业规划应当首先立足于本地市场,充分发挥既有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应当首先着眼于满足本地区的市场需求,以本地市场需求为基础培育环保类骨干企业,力争在短期内培育出几个在国内环保市场有话语权的骨干企业;另一方面产业规划还应当着眼于未来市场发展方向,积极创造新的产业优势。应当在充分挖掘传统优势的同时,紧盯空白市场、新兴市场,大力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技术服务与咨询、环保设备运营、环境工程设计施工安装等环保服务业,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发展优势。
3.2坚持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结合,推动环境管理政策改革
利用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环境管理改革,加大对土壤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污染的处理净化的科研力度,推动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其战略的转型升级。引进国外先进的科技治理技术,加大科研力度,实现环境保护污染的防治。防止产能过剩和资源的浪费,将科研成果切实应用于我国环境管理政策发展中。
3.3完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技术支持,因此国家应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引导环保技术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推动校企合作,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及科研创新作用,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完善产业转型升级模式,提升企业主体地位,完善产业孵化器及加速器建设,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推动协同发展。
3.4加强环保监管,优化市场环境
发展本地区环保产业,应当注重加强环保监管,刺激本地区市场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同时应当加强市场管理,构建公平、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增强企业对本地区环保产业发展的信心和预期,是吸引外部投资,改善环保产业投融资困境的有效动力。另外,发展本市环保产业,还应当注意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政府部门加强对环保企业的管理,规范企业的行为,打击恶性竞争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3.5构建联动互补机制,完善环境评价体系
企业应加强环境管理,积极构建财务绩效与环境绩效联动机制,及时引进高新技术,合理开展原材料采购,加快环保文化建设,保证企业在有效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目的;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企业环境评价体系,提升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环境保护的事前筹划,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保障环境绩效的不断提升。
3.6推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增强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环保产业涉及污染物处理处置技术、环保设施的建造与运营管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能源节约与再生以及清洁能源开发等多个方面。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必须依赖高科技的支撑,相关产业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因此,真正富有生命力的环保产业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技术创新是环保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想真正将环保产业做大做强,应当重点提升本地区环保产业的科技实力。
结语
综上所述,未来我国环境管理政策发展趋势趋向需要环境管理,健全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和体系,发挥好政府、企业和个人相互作用,推动环境管理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树立环境管理群众意识,推进我国的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1]辜登峰.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政策[D].北京: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8.
[2]齐小乎.绿色税制 环保税税费转换顺利实施[N].中国财经报,2019-01-08(06).
[3]刘颖.环保税首个征期正向激励作用显现[N].中国财经报,2018-05-30(01).
[4]周志勇,陈佳玲,李贝艳,林淑青,江宝彬.我国环境保护税法解读:不足与改进建议[J].改革之窗,2018(6).
[5]刘苍瑜.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中的问题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01):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