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考试服务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王蕾
[导读] 摘要:企业安全生产问题是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而广大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知识水平是预防安全生产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
        湖北省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中心  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企业安全生产问题是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而广大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知识水平是预防安全生产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传统的考试监管方式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多个地区考试机构、培训机构进行访谈和现场走访,调查发现了湖北省安全生产考试在“互联网+政务”转化成果丰富、实操考试类型涵盖不全面等现状,分析总结了安全生产考试发展受考试机构设置不健全、实操考试基础设施薄弱等制约因素。
        关键词:“三项岗位”人员;放管服;考试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如何提升政务水平,为企业和行政相对人提供更好的行政服务,成为新时期“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任务。为了解新时期企业“三项岗位”人员考试工作情况,湖北省考试中心对多个市州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全省进行了网上调查。通过调研得知我省安全生产考试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将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分析。
        一、湖北省安全生产考试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政务”转化成果丰富。
        随着“放管服”工作的推进,行政事项办事流程趋于简化,我省安全生产考试工作在利用网络和信息化技术方面成果显著。一是提供高效考核发证服务。按照“互联网+服务”要求,湖北省安全生产考核系统完成和“湖北政务服务网”数据对接,实现全省17个市州“三项岗位”人员发证全过程网办,网办覆盖率达到100%。二是打通监管信息共享渠道。按照“互联网+监管”要求,全省“三项岗位”人员考核、发证数据信息纳入省应急管理厅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统一管理,并每天将全省“三项岗位”人员考核、发证增量数据信息同步推送到省厅数据中心、省大数据中心共享平台和国家应急管理部。三是精简行政审批证明材料。特种作业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由5项减为2项,减少证明材料5项,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方便行政相对人,为企业减负。
        (二)考试基础得到夯实。
        我省安全生产考试工作在全国一直处于第一梯队,多次在全国专题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发言,主要做法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不断探索考试监管方式迭代更新。从2013年我省实施安全生产理论计算机考试至今,我省理论考试考生身份核验从最初的监考员人工核对、到引入身份证识别、指纹识别,再到最近采取的人脸识别,通过采用丰富的技术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多重验证辅助监考工作,有力防范替考代考情况的发生;同时将全省91家理论考点纳入安全生产考试视频巡考监控系统,省考试中心不定期进行随机抽查,多措并举力求打造更加公正公开的考试环境。二是降低考核收费标准。在对公益组织实施减免的基础上,积极落实国家发改委要求,将考核费标准整体调减30%,进一步减轻企业和从业人员负担。三是提供定制式短信服务。在“三项岗位”人员考试、取证、复审的各个环节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及时、方便的信息短信提醒服务。四是引领地方标准设立。培训机构设立在取消行政许可的背景下,我省在全国率先采用地方标准予以规范,出台了《湖北省安全生产培训机构条件评估规范》2,报批了《“三项岗位”人员网络培训规范》。
        (三)实操考试类型涵盖不全面。
        我省现有90家特种作业实操考试点,通过调研可知:一是电工作业覆盖最广。电工实操考点覆盖率为98.89%,取证人数占比达57.58%;主要得益于实操考试点覆盖面大,仅电工、焊接与热切割、高处作业三个项目就占全省发证量的91.56%。二是实操考试项目呈现区域性。

如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2个考点都在潜江。三是高危行业实操考试项目少,考试规模小。
        二、安全生产考试的制约因素
        虽然目前湖北省安全生产考试工作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从我省实际和本次调研情况看,地区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考试服务工作受到一定制约,究其原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因素。
        (一)考试机构设置不健全。
        自开展安全生产考试工作以来,全省各市(州)设立有17个考试机构。通过统计分析我省考试机构编办批复和下辖考点数量可知,我省考试机构建设总体相对滞后,一是批准成立的考试机构来源不一。由编办批复成立的8家考试机构中,随州、宜昌、恩施为新成立的;襄阳、十堰、荆门、潜江由原宣教中心或技术中心更名成立;荆州由市局执法支队加挂考试中心牌子建立。二是半数考试机构未经编办批复。无编办批复的9个市州,仅有市州考试中心名称而无实体组织,多由人事科、办公室等部门承担此项工作,缺乏专职机构和人员。
        (二)实操考试基础设施薄弱。
        当前特种作业实际操作考核3的四种主要形式各有不足。一是笔答口述形式不够直观,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较低,理解表达能力较差,通过传统的笔答口述不能直观考出考生的水平,为实操考试条件基础较差时期的过渡方式,目前也基本被淘汰;二是实际操作考核成本相对较高,较为适合企业内师傅带徒弟过程中使用,对人员场地设备设施有一定要求,同时对焊条、焊件等耗材和实操考核设备损耗较大;三是仿真模拟操作设备投入大,仿真模拟设备在兼顾直观、安全的同时能极大减少对硬件设备的消耗,提高考核效率,但由于价格较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难以大规模采购;四是VR模拟设备缺乏真实和性价比,通过高仿真的虚拟场景与互动在安全性上有较大优势,能够弥补高危行业不便实操的难题,但VR模拟设备市场均价达20万/台,且容易损坏,试题考核类型及内容受形式限制略为单一。
        以湖北省考试量最大的三个实际考试量最大的市州为例,因争取财政资金支持较为困难,襄阳、宜昌仍然以传统非仿真实际操作设备为主。武汉市VR硬件设备投入全部由共建考试点承担,武汉市使用时支付租金,这种设在培训机构的考试点,无法有效保障实操考试的公平公正。
        (三)考务人员队伍力量不足。
        受机构改革和工作岗位调整影响,湖北省考务人员队伍呈现如下态势,一是监考人员更换频繁,工作强度大。因工作关系调整岗位且监考人员数量有限,多地区仅有的几名监考员需覆盖整个市州考点履行监考职责,工作量大,路程远。若考试安排不及时,错过特种作业人员复审时间,易导致考生证件过期失效无法复审。二是考评人员工种分布不均衡。实操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特种作业实操考试质量。我们统计了湖北省特种作业实操考评人员各工种类型人员数量和占比情况:从人员来源来看,我省考评人员多为技校、培训机构老师,一方面考评人员数量和工种分布差异较大,突出表现在烟花爆竹和金属非金属矿山行业,企业有取证需求,考试点有实操考试设备,却无相应考评人员,极大影响了考试工作服务于企业。另一方面由于考试收费文件中仅明确考试场地租赁支付的费用,未明确考务人员劳务支出的依据和标准,存在由申请考试的培训机构支付考评人员费用,或考试机构不支付考评人员费用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Z].2015.
        [2]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B42T1055—2015.湖北省安全生产培训机构条件评估规范[S].武汉.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5-5-6.
        [3]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人事司.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试行)汇编[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