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县抓“三个落实”助推糯红高粱产业提质增效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黄恩齐 李燕容 邹兴才
[导读] 摘要:富顺县把酿酒专用糯红高粱生产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特色产业来抓,收到明显效果。
        四川省富顺县农技推广中心  643200
        摘要:富顺县把酿酒专用糯红高粱生产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特色产业来抓,收到明显效果。本文着重对高粱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示范、订单收购以及行政推动措施等进行剖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糯红高粱;成效措施;问题打算
        富顺县是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丘陵农业大县、产粮大县。2019年粮食总产量54.12万吨,连续荣获省政府粮食生产“丰收杯”奖。近年来,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市场,利用地处全省“白酒金三角”的区位优势,大力调整旱地作物植结构,紧紧依托高标准粮田建设、土地整理、现代农业重点县等项目,狠抓优质糯红高粱基地建设,促进了基地农户增产增收。
        1.糯红高粱基地建设成绩凸显
        从2016年起县政府把高粱产业基地建设作为种植业“十三五”规划的优势特色产业来抓,2019年完成高粱种植9467公顷、总产5.23万吨,实行总产值3.24亿元。其中实施酿酒专用糯红高粱基地建设4093公顷,建成糯红高粱绿色高质高效核心示范园区2个、面积413公顷。
        2.主要做法
        2.1以落实“三新”示范为核心,促进高粱基地提质增效.
        2.1.1引进筛选和示范推广优质酿酒高粱新品种。全县重点在代寺、宝庆、怀德等13个镇(乡)引进推广新品种“泸州红1号”、“宜糯红2号”、“红珍珠”、“金糯粱1号”等,面积3000公顷。
        2.1.2探索试点高粱漂浮育苗新技术。新建钢架塑料大棚1个、面积200平方米,从3月6号起先后实施大棚式高粱漂浮育苗三批次、移栽大田面积5.4公顷,实施简易式农户分散漂浮育苗5批次、移栽大田面积2.2公顷;同时全县各镇乡以村、组为单位,完成高粱集中育苗苗床面积19公顷。
        2.1.3着力推广高粱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新模式。在核心示范片完成高粱膜侧集雨栽培、宽窄行、黑膜覆盖栽培等新模式94公顷,推广粱-粱-豆、粱-粱-薯(马铃薯)等粮经复合种植示范140公顷;开展高粱+再生高粱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540公顷。
        2.1.4层层建立高粱高质高效示范片。以省级财政酿酒专用高粱基地建设项目为载体,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原则,县农技站建立了代寺镇飞轮村、宝庆乡保和村2个核心示范园区、面积413公顷;同时还在石道-长滩片区建立了酿酒专用高粱“红珍珠”核心示范片160公顷。全县26个镇乡都分别实施了3.4-20公顷的高粱核心示范片建设,真正发挥了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2.2以落实订单收购为重点,确保基地农户增产增收
        2.2.1 实行保护价订单生产。

2017年起县政府通过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先后与古蔺郎酒、宜宾五粮液等大中型酒业公司签订了“富顺县酿酒专用高粱产业基地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对基地高粱实行最低保护价全量订单收购,2019年高粱最低保护收购价为每公斤5.6元,而实际对农户收购价为每公斤6.4元,使基地农户增收显著。
        2.2.2 创新高粱生产经营方式。支持大中型酿酒企业和粮食收储公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高粱基地建设,试点“大公司(酿酒企业)+小业主(粮食收储公司或种粮大户)+基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产-销-加”一条龙生产经营新模式。2019年与古蔺郎酒公司授权的富顺县致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合作,及时全面地落实了最低保护价收购相关事宜。
        2.3 以落实行政推动为保障,确保酿酒高粱基地建设有序推进
        2.3.1 强化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发改局、统计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酿酒高粱产业基地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抓好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县农业农村局组建农技、植保、土肥、种子等相关人员的专家指导服务组。各项目镇乡也相应成立项目工作机构,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3.2 强化工作督导。县政府将糯红高粱基地建设项目纳入镇乡粮食生产和高质高效创建的目标考核内容,不定期地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督促;县、镇乡农技人员实行分片包干,深入重点村组开展技术培训指导,通过印发资料、召开院坝会、应用“村村通”广播等,推广主推品种,指导落实绿色、高效、生态、安全等关键技术,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2.3.3 强化经费投入。县政府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高粱基地的基础设施等投入,仅2019年整合农业项目资金2600万元投入到高粱基地的基础设施改造完善。
        3.主要问题
        3.1 富顺县地处川南丘区,受地理条件的限制,项目区绝大部分的农业基础设施较落后、且不配套完善,产业基地的规模化经营程度、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节本增效难度较大。
        3.2 全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30万余人,项目区农业劳动力普遍紧缺,高粱规范种植密度不够、大部分亩植仅7000-8000株,且炭疽病、粟穗螟等病虫害防控不及时。
        3.3 核心示范园区建设的规模、档次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滞后,与省级现代粮油示范园区建设标准和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4.下步打算
        4.1 着力抓好扩面提质增效工作。全县进一步提升酿酒高粱基地建设15万亩,突出抓好酿酒企业、经营主体和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努力实现三方共赢。
        4.2 着力创建省级高粱示范园区。拟建成以代寺镇李子、丰光村为中心,以童寺镇保和、铁炉村为核心的现代高粱产业核心示范园区,面积分别达200公顷以上。
        4.3 着力抓好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改造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加强三产融合设施建设,建立营销体系和电商平台,不断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旱涝保收和产后服务功能,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效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