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齐元成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齐元成
[导读] 摘要:在机械工业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微电子技术、微机技术向机械工业智能化中渗透所形成的一项技术,使机械工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功能、管理体系、生产方式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山东沂源大众建安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沂源县  256100
        摘要:在机械工业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微电子技术、微机技术向机械工业智能化中渗透所形成的一项技术,使机械工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功能、管理体系、生产方式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机电一体化技术为相关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生物技术、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等,在机器人、数控机床、家用智能电器、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中得到有效应用。因此,在未来的行业发展中,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不同学科的技术不可避免的开始出现了互相借鉴,相互融合的趋势。现代社会的建设工程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一门学科就能够解决的了,需要不同学科的共同发展。比如机械工程,专家将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起来,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技术,使机械工业的生产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工业生产的质量、速度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促使工业的生产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义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设备和电子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技术的长处,互相弥补各自技术的缺点,它最早出现在1971 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此外机电一体化还可以认为是机械与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因此也被称为机械电子学。目前,机电一体化已经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相对独立性,许多大学已经将其设为一门学科,培养出许多的机电一体化方面的技术性、应用型人才,为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推动力的机电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在当今社会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要使我国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提高我们自身技术结构,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平。
        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2.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业内公认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出现的时间为 20 世纪 60 年代。机电一体化技术最初的出现是为了战争服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更多的应用于其他领域,包括食品加工、航空航天、金属冶炼等。在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里,各国的研究人员很早就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之外的地方,包括食品生产、机械生产、机械设计等领域。在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时间较其他国家晚,在加上我国不重视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传统的机械行业比较落后,我国的机电一体化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2.2 机电一体化的现状
        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将机械工程和电子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系统。机电一体化是指在对原有的机械产品进行改进,是机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使用电子技术进行信息控制、动力控制、操作控制等。与过去的电气制作的机械所完全不同的是, 在本质上, 机电一体化是将涉及的技术全部融合在一起,杂糅为一个整体的综合性较高的技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机电一体化的体系逐渐趋于完善,技术有了比较明显的特征。从技术层面分析,机电一体化综合涉及了各个方面的技术,包括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在运用这些技术时进行一定程度的磨合,科学的将这些技术组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实现机械生产的高效率、低能耗。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智能制造中的发展与应用
        3.1 传感技术的应用
        传感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具有精准性、灵敏性高等特点,能够有效地避免外部信号对设备造成的影响,其在工业智能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普通的传感器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建立传感器网络系统,实现信息之间的对接和传输。将应用计算机收集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有效地控制生产的全过程。通过观察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各项传感器可以发现,常用的传感器是光纤电缆传感器,在应用标准化接口的情况下,能够降低设计的难度,为企业节省更多的成本,推动工业制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2 数控生产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最早被应用在数控加工技术中,有效地提升了我国机械制造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其在数控制造中的应用,不仅确保了机械加工精度,还提升了机械加工的整体效率。数控生产价值主要体现在加工精度等方面,这就对智能控制系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智能控制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主要使用 CPU、总主线模式,这一模式应用的技术主要有诊断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三维仿真技术,对数控技术加工的全过程
        进行模拟,为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提供了支持。
        3.3 工业智能机器人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工业智能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中最先进的应用,其将各项先进技术进行了有效融合,是人工智能技术、仿生物学技术、计算机系统等相互作用的新型成果。机器人是现阶段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智能机器人技术将控制论、传感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了有效融合,并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生产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地应用。在工业制造过程中,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为企业增收,还能够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在现代工业制造中得到了十分广泛地应用。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工业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具有很多优势,如甄别信息资料,快速完成复杂的工作流程,生产准确性较高,适用于军事生产制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结语:机电一体化的产生是由于传统的机械生产技术以及无法满足日益加快的社会发展需求。科技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明提供了技术基础。但是社会的要求正在不断的提高,机电一体化也要更加迅速的发展,更加的符合当代社会的建设需求。在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时,技术人员要结合新兴的计算机技术,使机电技术更加的智能化。同时,还要考虑到生产厂商的经济效益,模块化机电系统的零件生产,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宋珊珊.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5):44.
        [2]王宏波.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时代农机,2018,45(12):44.
        [3]马英华.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7):175-176.
        [4]杨光雄. 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低碳世界,2018(03):368-3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