逊克县信访局 黑龙江逊克 164499
摘要:良好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帮助记录各项数据从而在需要时作为重要的依据,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完善其规范化是十分重要的,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以及规范化发展可以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进步。本文将针对此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进一步明确如何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以期为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引言:现如今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是十分股那件的,实际上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工作的效率,甚至可以完善服务,由此可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也是如今时代的需求。
1.搭建档案管理平台和模板,用硬标准来促进
实际上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简单来说也就是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制定一定的要求和标准,让其工作有一定的规则性。
1.1分门别类,科学划归
首先想要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便需要对各类档案实行分类处理,制定严格的分类标准。制定规划标准进行分类适用于所有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就是传统的档案管理以及信息化档案管理均需要实现分类。通过分类可以更加清晰的明确各类信息,这样一来在查询档案时也更为方便快捷,将不同类型的档案进行区分,可以更加清晰明了的明确各个档案,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也是推动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基础前提。
1.2规范操作,理顺流程
在任何的工作之中规则化的流程都是极为重要的,在档案管理工作之中也是如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分为多个流程,包括建档以及归档等,保证各个流程的科学性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应该设置关键词,这样一来在录入以及搜索信息时便会更加快速便捷,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工作的效率,节省时间。首先,在设置档案管理标准时,应该保证其客观公正性,这对于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规范化的标准可以更加清晰的掌握相关工作人员的状态。其次,标准化的职业划分也是十分关键的,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参与的工作人员极多,因此应该保证每个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对其工作的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实现权责分明,如此一来在发生错误时也可以及时的找到相关主体追责责任。最后,管理标准应该具有普适性,根据内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分布以及工作情况,从而制定对应的标准,只有适合发展的档案管理标准才能推动工作进步,其次相关工作人员对标准的适应程度以及满意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设置标准之前应该适当的了解工作人员的态度,适当的采取参考。
2.加强人文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以软环境
在完善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工作中,制定完善的标准是十分重要的,但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遵守制度执行也是推进标准化的前提。
2.1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机制
为了确保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以及标准执行,便应该制定对应的考核机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工作,首先应该确保考核内容的科学合理性。另外制定一定的奖惩机制,在定期的考核之中,针对一些表现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促进工作人员工作的热情以及积极性。此外针对一些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从而以示警戒,通过这样的方式督促工作人员按照标准执行工作,这对于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划保准化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2.2提升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人文关怀
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数量来看,其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工作量也十分巨大,因此这也导致其精神以及身体的压力较大,在较强的工作强度下想要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热情,便需要给予其一定的鼓励,例如增设假期亦或者增加薪酬等等,这也就是给予工作人员一定的人文关怀,这对提高其工作的效率以及工作标准化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3完善档案工作人员培训体系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决定着其工作的效率以及能否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由此可见想要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便首先需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准,对此可以针对工作人员制定对应的培训体系,在培训中主要讲解档案管理工作,对于规范化进行充分的介绍以及讲解,从而让工作人员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巧,这对于提升其专业素质有一定的帮助,在培训之中也应该让工作人员了解到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如此一来便可以具备规范化的意识,在工作之中注意规范化发展,将规范化工作成为工作人员的主动行为,应该上下贯彻规范化的意识,这对于推进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引入“互联网+档案管理”模式,借信息化来促进规范化和标准化
3.1全面充实资源,实现基础档案资料全覆盖
在如今网络信息时代下,实现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的准确性以及效率,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将信息记录在网络平台上,不仅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还可以改善工作的准确性。在进行入档以及归档工作中变得更加的快捷方便,同时网络能够承载保存的信息量巨大,实现信息化可以很大程度的丰富扩大信息量。
3.2及时数据转移,实现旧档案文件标准划转
众所周知在传统时代下,信息资料的保存均是人工进行的,需要工作人员用手一一记录在纸质的文件上,从而进行储存,在传统的信息管理工作中不仅工作量大,还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不论是入档亦或是归档整个过程都十分的繁琐,耗时久。而在如今的网络信息背景下,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存储在电脑之中,实现电子化的处理,这对于实现信息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利用扫描仪等设备,将过去的纸质文件扫描成电子文档形式纳入工程基础数据库中,进行电子存档。要本着“先进后远”“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科学进行数据转移,尽量补齐数据短板,实现全部档案资料信息化管理。
3.3严格进出关口,实现档案数据动态规范管理
过去因为档案存储空间有限,档案清理工作一般较为及时,但随着“互联网+”的介入,很多档案数据是存在电脑上的,缺少了数量上的直观感,极易造成过期的档案数据长时间滞留在系统内。如果不及时对过期的档案进行清理,势必会造成档案混乱,不仅占用存储空间,还会造成数据拥堵,影响正常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因此,建立严格的归档、存档、出档的标准,是档案规范化的必要要求。针对资料超出档案期限的,要及时销毁,新纳入档案信息系统的,要及时更新数据库资源,做到数据实时更新,档案动态管理。
结束语:综上所述,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是十分重要的,这也需要工作人员的极力配合,需要具备规范化的意识从而在工作中完善规范化的工作,这样一来便可以有效的推动我国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颖.如何推行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J].兰台世界,2016(S2):140.
[2]李红艳.网络环境下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策略探讨[A].管理科学和工业工程协会.探索科学2016年5月学术研讨[C].管理科学和工业工程协会,2016.
[3]赵彦.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方案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7(13):111.
[4]王巍.如何推进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J].城建档案,2018(10):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