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的孩子们充满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期待,这个阶段的小朋友热切地想要亲自去探索这个世界。班本研修能够有效利用班级资源进行活动开展,从而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地投身到多种多样的课程实践中。在安全的环境中实现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给孩子们带来自然的体验与欢乐的课程。本文就以“有趣的昆虫”为例,探索如何实施课程班本研修,给予孩子们快乐的体验与知识的提升。
关键词:昆虫;课程;班本研修;幼儿园
引言:班本研修能够全面提高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通过有效资源的利用为孩子们创造丰富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程里,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让孩子们体验到实践的乐趣,从而培养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与团结协作精神。“有趣的昆虫”这一课程旨在让孩子们通过对昆虫的认识,亲身接触到大自然从而产生对大自然产生好奇心与热爱。将这个课程与班本研修相结合能够给予孩子们接触自然的机会,从而在真正的实践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1 明确课程意义
课程班本研修需要充分的组织准备,促使活动顺利的进行并发挥其有效性。因此在开展前幼师们需要先明确本次课程的开展意义,从而进行整个过程的具体规划。
因此“有趣的昆虫”为例,首先要明确这一课程实施的具体意义。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处于探索自然、认识社会的萌芽阶段,通过对自然昆虫的了解与认识,能够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因此本次的课程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在园区内认识各种各样的昆虫,在这个时间过程中能够学会去观察身边之物,以班级体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去亲身体验大自然。利用园区本土资源,为孩子们创造亲身体验、探索大自然的机会,不仅能够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到课程内容,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课程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欢乐的课程方式下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2 围绕课程意义,拟定具体的活动过程方案
在活动具体实施之前,幼师们必须根据课程要求与所定制的课程目标拟定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从而保障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在拟定活动方案时,每一个过程都要紧紧围绕“有趣的昆虫”这一课程主题。为了让孩子们既能够通过独立观察近距离观察到昆虫,又能够有查询资料自我学习的机会,在本次的活动中可以分为下面的几步,一步一步的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探索、发现和学习
2.1 自我活动——探索昆虫
幼儿园园区可以视为一个模拟的自然环境,从而进行有效的活动利用。在幼儿园园区内有着各种各样的小昆虫,因此在“有趣的昆虫”这一课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环境开展班级活动。在进行自由活动前,先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知道的昆虫,并鼓励孩子向同伴介绍自己知道的昆虫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在了解了昆虫的特性之后,幼师可以为孩子们准备昆虫收集器,如蚂蚁箱、环保昆虫袋等。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园区里面的昆虫,去观察它们的行动与习性,尝试做一些简单的记录,并利用昆虫收集器进行收集。通过自由活动的方式释放孩子们的天性,并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热情。
2.2 阅读讲解——认识昆虫
每个孩子们在活动中都会有自己的发现与观察,也会收集到不同的昆虫。
因此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深入认识到各类昆虫,幼师们可以准备一些彩色昆虫图片悬挂在园区内,让孩子们通过独立阅读认识自己观察到的昆虫。在自由活动结束后,幼师们要带领孩子一起认识昆虫,并学习简单的昆虫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与前期的活动分离。首先要根据孩子们观察到的昆虫与孩子们一起探索园区内的昆虫知识,并根据孩子们所记录到的内容给予孩子们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孩子们通过合作分享发表自己的认识。再者幼师们可以通过园区悬挂图片向孩子们介绍其他的昆虫知识,让孩子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地学习。
2.3 益智游戏——了解昆虫
在课程活动中通过益智游戏,能够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昆虫并且感受到自然事物的趣味性。并且能让孩子们通过利用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自我展现,为孩子们创造完整的丰富的欢乐体验。
在“有趣的昆虫”的自由活动与知识学习完成后,为孩子们准备了两项益智活动,升华课程意义。第一类是昆虫手工制作,为孩子们提供彩纸、双面胶等材料,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昆虫。在制作完成后将作品摆放在陈列架让家长与孩子们能相互欣赏。第二类是表演活动。为孩子们提供蝴蝶翅膀、蚂蚁触须等材料,让孩子们装扮成昆虫模仿昆虫的行为进行表演,让孩子们能自表演中进一步了解昆虫。
3 密切活动观察,提升活动质量
3.1 密切幼儿行动,加强师生活动
园区活动是以孩子们为主体的课程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孩子们的主动观察能力与学习能力。因此就需要幼师们更加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在活动中密切关注孩子们的行动,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一方面幼师们要保障孩子们的活动安全,在孩子们观察昆虫、捕捉昆虫时随时关注到每个孩子们的行动,在有危险时要及时制止。在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也要及时进行了解与调节,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引导孩子们从小养成友好互助的良好品格;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孩子们的互动,在孩子们有困难与疑惑时要与他们一起探索问题的答案与解决之法。例如在孩子们不知道观察到是什么昆虫,昆虫卡片上也没有时,幼师们可以与孩子们进行收集与查询,一起解决问题。
3.2 捕捉幼儿兴趣,提升活动质量
在活动中,幼师们不可能将每个过程都预想得面面俱到。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幼师们要随时随地地观察孩子们的需求、想法与疑问,从而捕捉到每个孩子们的兴趣点,作为不断改进活动内容与改善教学方式的依据。例如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小朋友可能会问:“老师,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呢?”,这个时候幼师们就可以及时地调整活动方案,鼓励孩子们在活动后,通过询问家长、阅读查询等方式探索问题的答案,再在下一堂课程进行答案分享。还有一些孩子们,在手工制作活动或者表演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或天赋,幼师们可以根据这一特征在以后的活动中根据课题增加更多此类的活动方式,给予孩子们培养兴趣爱好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幼儿时期能够快乐成长。
结束语
班本研修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幼儿园教育水平的关键手段。通过这一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幼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更能加强班集体内师生互动,培养孩子们在实践中的团结互助、合作学习的精神。因此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幼儿教育者要重视这一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孩子们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许佳.追随幼儿,铸造健康教育堡垒——幼儿园“班本微课程”的儿童化建构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3):108.
[2]徐文军.班本课程,顺应儿童成长的课程创生[J].江苏教育研究,2020(Z1):60-63.
[3]温玉婷.践行生活教育理论 构建适合儿童的微课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