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文工作的创新路径与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常海霞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基层管理事业得到不断发展,其中,基层群众文化水平广泛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海兴县分公司  河北省沧州市  0612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基层管理事业得到不断发展,其中,基层群众文化水平广泛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基础群众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并基于基层群文工作的现状,提出基层群文工作的创新路径与管理探讨,为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创新路径;管理探讨;方案
        引言
        基层群众文化是公共文化的分支,在社会文化体系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如今我国在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投入的关注度增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也为群众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实施质量关乎群众的实际利益,所以在新时期必须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充分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增加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并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创造积极动力。
        1做好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必要性
        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有助于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促进物质文化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逐渐从对物质需求转向对文化的追求。这就需要政府、社区等相关部门顺应时代发展,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展多元的文化活动。党中央颁布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现的意见》中指出,将“人民群众基础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纳入到2020年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发展群众文化特别是基层群众文化,有助于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由此可以看出群众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
        2基层群文工作的现状
        2.1缺乏优秀人才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建立阶段,还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并且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单位内部的制度不合理,导致优秀员工流失、人才流动量大,内部体系不完善,员工分工不明确,任务相互推诿。此外,由于就业前景不好,有才华的人不愿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所以基层群众文化部门人才少,缺少先进的理念和创新意识,甚至有些部门因为人员少而被迫合并,因此,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缺少内部推动力,工作难以展开。
        2.2文化活动范围具有局限性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范围具有局限性。由于活动内容大多针对中老年群体,因此,文化活动一般是中老年人和儿童参与,有理想、有才华的青少年就没有机会参与活动。活动只面向少数群体而没有面向大众,不能充分发挥群文工作的最大价值,体现了它的局限性。此外,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基层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并且诠释我国的传统文化,应该让各个年龄段参与到文化活动建设中来[2]。
        3基层群文工作的创新路径与管理探讨
        3.1组建人才队伍
        想要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继续发展完善,首先要招聘有实力、有才华的人才,可以通过提升工作待遇、提供优越的条件吸引人才;找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人员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育出优秀干部,起带头作用;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源进行学习;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微信交流平台,与各地的基层群文工作者进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提升工作能力。
        3.2优化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建设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首先必须要有完善化的文化设施作为基本的物质条件支持,这是组织开展多样化基层群众文化的必要工具,也关系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能否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

为了在广大基层地区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让群众拥有一个更加精彩纷呈的文化生活,国家与各地政府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扶持和帮助,对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建设给予资金和资源上的支持,根据基层群众文化发展建设要求配备设施。比方说在基层文化站建立,嗯图书馆,并在图书馆建设当中配置一定数量的文化书籍,保证书籍内容具备实用性价值和多样化特征,让群众可以在读书过程中接触到尽可能丰富的知识,培育全民阅读意识;在社区设置体育馆,让群众的特长能够有发挥和发展的平台,增强基层群众艺术学习的热情,有效陶冶情操[3]。
        3.3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改革
        开放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受到国外经济、文化的影响,中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文化。在今后的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策略,基层文化工作者要积极参加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尤其是相邻地区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毕竟相邻地区的民风民情具有诸多相似之处,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互相借鉴。近年来,我镇在对获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跑驴”、“花船”节目,先后到周边裴圩、卢集、新袁、李口等乡镇交流演出,覆盖群众十几万人,让众多群众产生想学会这一节目的浓厚兴趣,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得以发扬光大。
        3.4基于人本理念组织文化实践
        由于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面向基层群众的工作,以人为服务对象,所以在文化建设和实际工作实施当中就必须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并将人本理念贯穿文化工作的全过程,尤其是要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组织开展精彩纷呈的基层群众文化实践活动,让活动符合基层群众的心理和内在需要,保证活动开展的方向和活动目标的顺利实现。例如,可以在街道或社区设置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专栏,并利用该专栏普及推广文化知识;组织开展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励基层群众主动参与,并在活动当中深刻感受文化渗透。比如在元旦时组织简称花竞赛活动,在端午节时组织包粽子比赛等富有特色的竞赛活动,既彰显文化特色,又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丰富性,让基层群众可以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正确认识群众文化,并积极参与群众文化建设[4]。
        3.5扩展群众文化的活动范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娱乐活动,所以要扩展群众文化的范围,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区域的人们喜欢的文化形式不同,所以需求也不同,因此,要开展不同类型的节目,让各类群体参与设计文化活动,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热情,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比如,青少年组织举办舞蹈、跆拳道,歌曲演唱等节目;中老年群体开展戏剧、太极拳,广场舞等节目。此外,如今有着丰富的网络平台,可以设立基层群文网上交流平台,在多种渠道相互交流,使群文工作扩大影响力。参与网络还能够使群文活动传播开来,调动人们的参与热情。将地方特色的活动视频传播在网络上,互相交流文化,了解各地方节目的特色,讨论自己喜欢的节目。也可以创建地方群文活动微信公众号,进行留言,提出改进意见,提出近期活动想开展的节目[5]。
        结束语
        传统的基层文化工作在基层设施建设、工作人员以及文化开展模式等方面存在缺陷,而在新的时期,面对基层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文化活动以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相关的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要开发观念,创新思维。借助新媒体等新型平台转变文化工作形式,并开发当地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从而满足基层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构建优质的文化活动空间
        参考文献:
        [1]颜杰.新时代常态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初探[J].农家参谋,2020(15):256.
        [2]刘凤霞.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管理研究[J].大众文艺,2020(09):11.
        [3]杨立光.如何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工作[J].社会主义论坛,2020(04):55.
        [4]黄佩.浅谈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策略[J].农家参谋,2020(05):204+206.
        [5]马宝胜.新时期创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J].传媒论坛,2020,3(04):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