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曙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1108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了能够更好的迎合绿色环保理念,就需要改变以往发展方向,积极引入海绵城市理念,有效的抵制各种灾害。本文就先了解海绵城市的内涵,然后说明海绵城市的认知和思考,最后说明城市生态景观的重塑,为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生态景观重塑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生态理念;重塑;研究
1引言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与以往有所不同。但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导致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雨季城市出现内涝,不仅影响交通运行,而且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城市发展情况,相关部门就应该积极的进行城市生态景观重塑,以海绵城市的理念来开展,进而推动城市更好稳定的向前发展。
2工程概述
浦星公路西侧(竹园西路至昌林路)绿化改造工程,主要工程内容是对其绿地种植、改造。改造面积20320㎡,地图造型广场50㎡,停车场扩建380㎡,景石20组,水电给排水工程,太阳能路灯40盏,DN300排水管100m。作为校园外围绿地景观,景观与建筑相协调性的必要性不仅仅是要表现对环境的关注,而且更要创造具有吸引力的市政绿地形象,同时要体现对市民及学生的开放性。融合了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方案采用综合的、完整的生态设计方法,在绿地东侧,浦星公路观赏面,均通过塑造地形的方式,打开景观视线,植物配置上也主要也花灌木以及小乔木为主,凸显浦星公路绿化带特色,西侧自然活泼吻合校园景观文化教育艺术氛围,同时也提供给市民的活动空间,空间形态上强调自然式的园路设计,从竹园西路逐渐过渡将绿化引入到昌林路。井重点解决场内积水问题。项目现场交通和周边地块以及人群分析如图1,图2所示:
.png)
图1项目现场交通和周边地块分析图
.png)
图2服务人群分析
3海绵城市的内涵
3.1理念
海绵城市理念的出现能够更好的管理城市的雨洪,让城市更加稳定的向前发展。从这也就能够看出,海绵城市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海绵城市这一理念是以海绵特点为基础所创建的,比如“吸收”、“释放”等等,那么将这个特点应用其中,就能够很好的应对一些恶劣天气,真正的实现水资源循环,有效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进而为城市生态景观重塑打下基础。此外,海绵城市为基础的城市设计,还能够更好的迎合当前绿化、节能的发展方向,进而推动城市绿色建设。
3.2建设途径
为了能够更好的建设“海绵城市”,相关部门在这过程中就应该对其城市空间进行合理调整,设计能够渗透的路面,积极建设雨水花园。在这其中对其空间进行调整就是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来对其城市的绿地、公园等等地方进行调整。比如,设计透水铺装、植草沟等等。可渗透路面设计就是指对于城市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将其换成可渗透的材料,进而来实现水循环,更好的体现水资源的使用价值。雨水花园则是根据城市的实际气候,来为其种植相应的植物,进而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更好的保护土壤,与此同时,还能够及时的对雨水进行收集,实现再利用。本工程主要应用雨水花园这一理念,在浦星公路西侧(竹园西路至昌林路)绿化改造过程中,埋有排水管,到达一定水位水就排到了西侧浦佳路的市政管网,进而来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3影响
就以浦星公路西侧绿地为例,在改建过程中,将原有的植被情况,根据城市当前的实际情况换成适合的植被,通过对其整改来完善其中的景观,让其能够通过自身的功能来帮助周围植物的生长,与此同时还能够净化水质。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洪涝问题,在浦星公路西侧绿地改造过程中,还将原本的防御改为引灌,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应对灾害,有效的确保城市的稳定发展。改造前现场情况如图3:
.png)
图3改造前现场图
4海绵城市的认识
4.1城市生态景观的内容
当前人们在生活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质量,并且对于居住环境还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就应该更加意识到生态景观的重要性和内容,并且明白城市生态景观的实际含义。对于城市生态景观而言,其主要的功能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叙述。第一,城市景观可以作为城市生态平衡的基础,与着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也是当前人们研究的重要内容。第二,城市景观是能够体现当前人类文明的重要方法,可以为人们传输更多有用的信息。
4.2城市生态景观的结构
在正常情况下,生态景观主要是由自然、经济等元素所构成,在这其中的自然因素是由各地区的景观不同,那么城市所构成的形态各不相同。而水利则是指通过利用水利工程的作用,来更好的建设城市生态。气候是不同地区的气候各不相同,为其城市建设的基础也各不相同。也正是这些因素的影响,为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相应帮助。让城市建设由原来的单一形态,向多形态方面发展。整体景观设计如图4所示。
.png)
图4景观设计图
4.3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目的
当前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雨水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些城市在建设城市生态景观过程中,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生态景观建设的不够科学。为了能够有效的改变这个情况,那么就应该更加深入的分析城市的实际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其建设内容的合理。
5城市生态景观的重塑
5.1整改空间
首先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空间的整改,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对于一些城市容易发生内涝的地方,那么相关部门就可以对其铺设透水性装饰,进而来将雨水有效的渗透,而且这样的方法还能够更好的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对雨水的有效管理,相关部门可以倡导在以后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绿色屋顶,进而来构建一个绿色环保空间,真正的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改建后效果如5.6.7所示
.png)
图5 A区改建效果图
.png)
图6B 区改建效果图
5.2可渗透路面
在对这部分设计过程中,就应该由相应的部门来对其城市的一些地面铺装透水材料。比如,针对城市中一些广场、花园来安装透水性能好的材料,在铺装过程中先铺装土层,然后是排水层,最后是面层。此外,根据不同地区还应该视情况而定,进而来更好的满足相应的要求。这样就能够确保在一些雨水充足的时间,雨水不会影响到城市正常运行,能够直接渗透到地下,进而来储存雨水。然后在城市干旱的时候,就可以将储存的雨水进行使用,更好的发挥雨水的价值。
5.3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的实际内容就是指在城市的公园、小区等地方,借助绿地的植物,来对雨水进行保存。浦星公路西侧绿地改造工程就是借鉴雨水花园这一理念,充分的对雨水进行再次利用。这样的建设方法其成本投入较少,而且还能够有效的结合景观场地,在后续的管理上会更加方便。因此,在海绵城市理念下,进行生态景观重塑过程中,就应该重视对这一部分的构建和推广,这样在城市后续的建设和发展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
.png)
图7C 区改建效果图
5.4下沉式绿地
这类工程是能够减少城市内涝的重要方法,所以在海绵城市下的城市生态景观下,相关部门就应该更加努力建设下沉式绿地。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在一些低洼地区及时的种植一些植被,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绿地。这样在下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些植被来留住雨水,然后植被会对雨水进行净化,有效的补充城市的地下水源,达到节水的目的。与此同时,通过植被还能够很好的解决城市所存在的内涝问题,更好的推动城市发展。如图7所示:
.png)
图7改造后现场图
6结语
总而言之,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城市生态景观重塑有着不同的含义,能够为城市的发展明确目标,进而让城市稳定前行。所以,相关部门就应该能够明确海绵城市的内容,并且对海绵城市加以理念,更好的开展城市生态景观重塑方法。
参考文献
[1]刁建新,岳娟,张博然.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校园宿舍区生态景观改造——以河北工业大学宿舍区为例[J].建筑节能,2019,47(02).
[2]谭志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生态景观重塑[J].中华建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