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的重视与改革,越来越多的教育资金注入到农村中小学校中,有效缓解了农村中小学教育资金紧张的问题。但是随着经费体制的改革,中小学财务管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根据中小学事业统计工作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以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事业统计工作;改进办法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实行义务教育经费机制改革后,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中小学教育资金的投入,有效缓解了农村中小学校经费不足的问题,保障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有序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农村中小学财务出现一些问题,本文浅析了农村中小学事业统计工作的价值、困境和改进办法。
1.农村中小学事业统计工作的价值
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状况,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管理模式、管理技术都相对简单落后,加上农村闭塞的环境影响,农村中小学财务统计管理工作存在不少问题,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更不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农村中小学事业统计工作是促进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农村中小学财务情况,并通过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来反映财务现象规模水平。强化农村中小学事业统计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财务政策调整,有效解决农村中小学的财务问题,充分利用国家的财政资金投入,能够为农村基础教育提供健康的发展环境。
2.农村中小学财务现状分析
2.1对财务缺乏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足
目前,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财务内部控制,相关政策的执行力不足。首先,一些学校存在严重的经济内部控制与监管问题,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而且缺乏监管机制,没有良好的经济管控措施,或者存在对管控措施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不能对学校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另外,很多农村中小学校没有完善的经济风险评估,导致学校财务面临严重的经济风险而不知。
2.2中小学校缺乏财务预算控制
目前,农村中小学事业统计工作缺乏预算控制,这与统计工作人员的认识和素质有关。具体体现在协学校领导与相关财务人员缺乏对财务预算管理的正确认识,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另外,一些中小学校预算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这受学校的上级管理部门的限制,导致学校不能对财务进行自由预算管控。还有一类问题出现在学校执行力低下上,有些单位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预算管控制度进行财务管理。
2.3缺乏对中小学校财务的收支管理,缺乏采购管控
很多农村中小学校缺乏财务收支管理,尤其缺乏财务的收入与支出的计划,没有设立良好的收支管理制度,而且存在岗位职责不明确的现象,对学校的支出没有严格的审核,导致财务账目混乱不堪。另外,在学校的物资采购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对于政府统一采购的教学物资还能达到相应的要求,财务统计管理比较规范,但是对于非政府统一采购的项目,则存在支出不合理的情况,需要对此加以进行统计管理。
3.村中小学事业统计工作的改进办法
随着国家发展基础教育进程的加快,农村中小学也从各方面进行自我完善与改革,在财务的统计管理工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财务统计的意识上有一定的提高,也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改善了财务统计工作混乱的现状,为基础教育提供了资金保障,有效提高了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
3.1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
长期以来,预算编制都是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各中小学校的财务收支依据,加强对学校的预算管理,能够保障学校财务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达到财务的收支平衡,学校应采取统筹兼顾的财务预算编制,尤其应当严格把关每一项财务支出,落实支出审核工作,保证每一笔资金都是有价值的支出。另外,可以采用零基的预算编制方法,用滚动预算进行辅助统计,确保学校的收支平衡。尤其是学校的重大财务项目和校内发展项目,更应采取合理的预算方法,避免收支失衡,造成财务混乱。
3.2创新管理模式,采取精细化财务管理
农村中小学的财务统计管理工作相对较为落后,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缺乏财务管理意识。在学校的财务统计管理工作上应积极学习优秀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可以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基于精细化财务管理,应进行预防控制,同时保证事前控制,并辅以事中、事后控制,多样化的控制手段加强了学校财务统计管理的监管力度,有效保障学校资金的健康运转。同时,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审核工作要落实到位,保证支出票据齐全、事由合理、领导严格审批、控制预算,合理运用学校的发展资金,以促进学校的稳定发展。
3.3加强对农村中小学事业统计人才培养
针对农村中小学事业统计人员现存的问题,如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财务统计管理水平有限等问题,应加强对农村中小学事业统计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财务统计人才。对此,一方面可以创新人才选拔方式,应多多引进财会专业的人员补充中小学财会管理队伍,拔高选拔标准,选择专业素质和道德品质过硬的人才。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现有财会统计人员的技能培训,为财会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提升平台,同时完善培养机制,鼓励在职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其业务能力,从人员上保障农村中小学事业的统计管理。
3.4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化管理,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根据国家出台的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政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严格执行落地,规范学校的财务收支管理。同时,还应进行创新管理,积极完善适应学校自身发展的内部管控制度,加强校内财务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以县为主”的财务核算体制,对学校的财务进行集中核算。对此可以由相关部门设立“教育资金核算中心”,对各个县区的中小学进行资金统筹管理、分校核算,不改变各项资金的所有权及使用权,这样即保障了各个中小学校的财务相对自由,又有效提高了中小学校事业统计管理水平,加大了对中小学财务收支的监管。
4.结束语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的农村中小学事业统计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需求,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创新。本文分析了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现状,并根据现状中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希望农村中小学校重视财务管理,加强对财务统计人员的培训教育,积极提升自身的统计管理水平,保障财务的合理运用,确保学校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雷琼,张慧.蓝梦之旅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调查研究[J].魅力中国,2018,(26):249.
[2]徐自迪.浅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农村中小学学生数量下降的原因[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9,(8):254-255.
[3]吴艳平,刘文清.中小学学生视力现状的统计分析[J].数码设计(上),2019,(11):16-17.
[4]崔世强.统计分析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2019,(28):63.
[5]李旭然.中小学数学教材统计知识内容衔接分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8,(3):83-86.
[6]廖鲜梅.基础教育研究2018年度发展报告——2018年《中小学教育》论文转载情况统计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1):13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