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会“互联网+”的探索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孙勇
[导读] 摘要:在互联网经济技术较为发达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在电网企业工会中融合互联网技术不仅关系到电力行业发展步伐,同时也会影响电力工会的改革与创新,实现电力工会与互联网的融合看似简单,但在真正融合的过程中又会出现难题与困境。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蒙城县供电公司  安徽省亳州  233500
        摘要:在互联网经济技术较为发达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在电网企业工会中融合互联网技术不仅关系到电力行业发展步伐,同时也会影响电力工会的改革与创新,实现电力工会与互联网的融合看似简单,但在真正融合的过程中又会出现难题与困境。在本篇文章中主要探讨电力工会与互联网融合的探索与思考,主要从顺应潮流、研究调研和发展思考三方面进行探索,希望能给予读者开创新的思考。
        关键词:电力工会;互联网+;探索思考;
        真正实现电力工会互联网的融合需要电力行业不断探索,总结经验,选择科学合理的经营模式,必须基于自身行业的特点进行改革,充分考虑电力工会的差异化,在借鉴他人经验的过程中切忌照搬照抄。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以行业基础为出发点,通过实践探索找出真正适合电力工会的发展模式,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基础之上必须能够站在行业的前端,以前卫的思想和独特的眼光引领电力工会的发展,同时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真正促进电力工会与“互联网+”实现深度融合。
        1 融入社会发展潮流
        1.1 尊重工会传统,积极进行创新
        电力工会与互联网的融合首先应当尊重工会传统,使得电力工会能够不失其传统特色,在其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融入先进的时代元素,推进电力工会能够具有现代化的特征。如何实现传统电力工会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是相关工作领域人员应当着重考虑的领域。首先必须以国家整体指导为核心,以上级要求为基础,在各种工会组织以及共青团组织团体中应用现代化工作模式,实现工作人员之间的网络沟通与交流,同时推进工作模式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与电子化。具体做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工会单位可以通过举办与互联网相关的课题研究与项目管理,推动职工深入了解互联网与工会的融合,为职工注入现代化的工作理念,以高效快捷为核心,同时注重工作质量,尊重职工,注重工作环境,将工作员工看做“社会人”,考虑职工不同层次的需求。
        1.2 落实精、准的的工作目标
        电力工会与“互联网+”的融合必须确定其工作目标,通过与“互联网+”的融合推动新兴行业的出现。“互联网+”通过技术融合实现传统领域的新生态。智能经济与环保社会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特征。电力工会在推进与互联网加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也应当充分考虑节能环保以及智能社区因素,基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确定工作目标,将环保理念真正深入到电力工会的工作过程中,同时推进电力工会朝向智能社区的方向发展,使得工会业务与互联网的融合能够真正推动实现新生态。电力工会的改革与创新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其改革与创新的方向存在极大的不同,因此,在落实精准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这需要工作人员集中力量攻克难题,以创新性思维解决问题,推动电力工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1.3 尊重职工,以“人”为本
        调查研究发现,职工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决定工作效率的决定性因素。职工的需求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升级,职工需求也从单一的经济需求转换为多样化的娱乐需求,精神需求学习需求,以及经济需求等。社会发展与进步推动民众生活幸福感的不断提升,不仅体现在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职工的工作满意度也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电力工会应当充分尊重职工的“社会人”需求,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满足职工的人际交往的需求,通过塑造工会文化为其提供归属感。除此之外,在现代社会职工通过互联网寻找群团组织、获取信息、表达诉求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电力工会必须与时俱进,通过互联网了解职工的真正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 调研实践与探索
        通过调研研究发现,互联网加与电力工会的融合主要通过一下几个途径实现,首先通过建立数据库的形式综合采纳工会信息,通过总会和分会的形式建立各种软件平台公众号,充分扩大受众范围。此外,通过开设服务热线的形式推动不同的层级工会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全天候二十四小时人工服务充分贯彻服务理念。除此之外,通过出台电力工会的软件app,在其app内开设不同的平台服务功能,如在线服务、互动以及公会风采等模板,真正促进电力工会与现代化社会的融合,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工会服务更加具有人性化特征。最后,全国工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推动全国工会信息的整理,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其工会服务质量的提升。
        3 发展思考
        3.1 建设目标
        电力工会与互联网的融合应当充分考虑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建设发展目标,以电力工会的现状为出发点考虑建设成本,机制探索以及推广速度等各方因素。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总会服务平台,总会服务平台就网络测评的功能,通过网络调查的形式了解各个分会的工作状况,将其作为一种监督机制,推进各级分会工作效率的提升与工作质量的进步。其次。电力工会与互联网的融合应当注重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确定不同工作领域的管理模式,保证平台建设能够顺利进行。最后,基于总汇服务平台建立各级建设平台试点,各级平台试点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注重特色化管理模式的探索,针对自身特征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增加职工对于互联网平台的粘性。
        3.2 建设途径
        电力工会与互联网的融合在建设过程中应当从管理制度、部门建立以及结构建设等领域出发。制度管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流程,首先通过公众评议的形式保证保证职工管理的公平性,此外,通过制度监督以及考核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标准和奖惩对象,从而为工会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基础。建设工会部门主要考虑监督部门的工作职能,当监督部门职能较广时,其部门建立可适当缩减。当监督部门只发挥监督作用时,则可以增添组织部门、编辑部门、宣传部门。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发挥自身作用,从而为工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结构建设主要通过开创特色化模板进行,创建帮扶服务,有效提升工会发展的特色化模式。
        3.3 应用前景
        现代化社会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网络终端实现全民覆盖,从而为实现工会与互联网的融合提供硬件基础以及互联网思维,职工更易接受现代化的工作模式,从而有效提升工会服务于互联网融合的步伐与速度。智能化与自动化是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机器工作代替人力投入,电力工会与互联网的融合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朝向无人化的方向迈入,以最少的人力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收入,依靠智能机器人完成职工服务工作,有效推动职工群体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职工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够不被机器人所取代。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围绕电力工会与“互联网+”实践与探索展开详细的阐述。“互联网+公会业务”能够有效拓展电力工会的服务领域,推动新兴产业的诞生,使得工会服务更加具有人性化特征,充分具备社会价值与文化效益,使得各大互联网公司在竞争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有效带动我国整体的互联网领域发展进步,使得电力工会在不断降低管理成本的基础之上提高管理效率,并促进工会组织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周晶.试析信息化管理在电力工会工作中的效果[J].大科技,2015(6):1-2.
        [2]范玉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框架与成熟度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8(7):1290-12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