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定位与工作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7期   作者:王迪 刘娟
[导读]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扮演者教书育人、学生管理、思政教育的重要角色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扮演者教书育人、学生管理、思政教育的重要角色,因而要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人才标准观,敢于用创造性的思维来教育和管理学生,从而培养出新世纪的高等人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明确定位,在工作中与时俱进,发挥
自身优势。
关键词:辅导员 定位 日常工作
        一、高校辅导员要明确自身定位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首先,作为一名辅导员,首一定要提高认识、坚定自己的信念。只有我们坚定信念,才能担起学生成长成才、培养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做好工作的力量源泉,只有坚定的信念,工作才能充满动力。
        其次,辅导员要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刚迈入大学的学生思想懵懂,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未知,学习目标不明确、人生规划很迷茫、法律意识淡薄、思想意志不够坚定等都容易使他们走向歧途。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应该结合自己的经历、人生阅历、工作经验、所学知识,多关注、多培养、多引导学生。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价值引领力。做到道德引领,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做到文化引领,使学生不断提升文化价值观。
        第三,辅导员要努力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大学生日常生活是高校建设的基础性内容,让学生们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顺利完成同高中生活的过渡是我们每一位辅导员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最多,另外,大部分辅导员都是研究生刚毕业,与学生在年龄上没有太大的断层,兴趣爱好和日常接触的新事物也比较接近,更容易与学生沟通交流,更容易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相处状况大大淡化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学生更容易将心里话与辅导员沟通,也更愿意接受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
        二、辅导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和工作能力。
        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及明确的自身定位还不够,辅导员还必须加强学习,做到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有过硬的业务能力。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夯实理论基础,提高核心素质。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做好学生工作的根本。高校辅导员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强化政治觉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辅导员还需要认真学习学校的相关文件和政策,熟知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及时解读和领会学校出台的文件及会议精神,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明确工作思路,找准学生管理的方向,才能在工作中少走弯路。
        (二)加强学习交流,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作为一名辅导员,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成长,要积极的向有经验的辅导员学习,不断充实、丰富、完善自己。在自身工作的基础上,借鉴并结合其他优秀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办法。必须走出去,多学习、多交流,掌握更多处理问题的方式,在交流中发现不足,不断总结经验,丰富自身。将所见所闻展现给学生才更有说服力,才能更好地引导、教育、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三)增强科研水平,促进职业能力提升
         科研水平亦是对辅导员工作能力的一项考核,只有加强理论研究,将实践与理论结合,不断总结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点滴与细节,慢慢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将成过服务于工作、服务于学生。在科研过程中,会不断的学习到其他优秀老师的研究,结合自身的工作情况,不仅可以学到很多的经验和知识,也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促进系统化、工程化,实现对学生的科学化管理。学术水平与职业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相结合,理论结合实际,辅导员才能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迈进。


        三、辅导员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深入学生,换位思考
        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辅导员,就必须深入学生群体,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新时代背景下,转变传统的办公室办公方式,要深入了解学生,坚持每天走进学生寝室,走进学生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面临的困难、学生的诉求、特殊学生的问题所在,只有掌握了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从根本上为学生排忧解难。
        首先,深入学生,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快地消除离家的孤独。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打破学生与辅导员间的隔阂,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看待问题,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设身处地的解决问题,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其次,深入了解学生,能够有效发掘学生的才能和特长,因材施教,用其所长,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二)真情付出,服务学生
        高校培养学生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转变工作思维,不能把学生管理工作只定义为管理学生,必须转变观念,学生管理工作应将管理、服务结合在一起,管理学生的目的是教育学生,服务学生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学生。辅导员工作绝不简单的看作是管理或者教育学生,必须增强服务意识,只有将管理学生、教育学生、服务学生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辅导员必须提倡真情服务,做到“五心”服务标准。即对
学生工作要充满责任心,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对一切学生要有爱心,给予家长般的关爱,让学生知爱、懂爱;对学生的观察要细心,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学生交流或解决问题必须有足够耐心,做到纷繁复杂不厌其烦;在给学生提供帮助时充满热心,让服务温暖人心。
        (三)言传身教,引导学生
        高校辅导员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必须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形象和生活态度,用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指引学生。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不是简单的灌输和单方面的情感流露,而是要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更要时刻要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典范。在学生的心目中,辅导员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辅导员的言行就是道德的标准。同时,青少年学生又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往往将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化作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榜样。因此,辅导员从思想到作风、从言行到举止,处处都应起到带头作用,成为“学生之范”。
        (四)利用网络,教育学生
        新时代背景下,网络已经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多媒体和互联网的使用,突破了课堂、高校、求知的传统边界,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对教育方式的改革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载体,采用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平台,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合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QQ、微信等学生们喜欢的信息平台,畅通信息传播渠道。
将开展网络思政变成常态化。要把网上的舆论引导和网下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学生。
    但是,由于网络的渗透和普及,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顺应而生,一些偏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错误舆论导向也会给学生们带来负面影响,辅导员一定要做好网络思政的导向引领工作,以免网络成为过错发酵的温床。
        五、结语
        高校辅导员工作不仅贯穿了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也参与到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高校是大学生成长的摇篮,而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陪伴者,只有信念坚定、一切以学生为本的辅导员才能培养出思想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社会责任感强和使命感强的优秀大学生。新时代对于辅导员来说即使机遇也是挑战,高校对辅导员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在新浪潮的冲击下,辅导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抓住发展的机遇,始终坚定信念,不断丰富自身,提高核心素质,才能在指引、教育学生成长成才之路上走得更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