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安全运行技术 蒲晓平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蒲晓平
[导读] 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力系统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作用下的供电效果要求越来越高。
        国网四川射洪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射洪市  629200
        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力系统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作用下的供电效果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安全运行易受气候环境、人为以及后期维护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诸多安全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应从影响因素出发,通过明确问题控制要点而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安全运行技术。这是满足经济建设对电力系统快速稳定发展需求的重要课堂内容,研究人员要将其有效作用于实践。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措施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
        1.1输配电工程
        输配电系统,即输电系统与配电系统的合称,它与发电系统一起,共同组成了电力系统。输配电系统的建设,主要需要关注输电、变电、配电三项工作内容。输电,即利用线路对电力能源进行从发电厂到用电区域、以及从一电网到另一电网的传输工作;变电,即通过相关的电力设备,如变压器等,对电力资源进行压力的升高或降低的转变工作;配电,则是将区域内的电能直接分配到单位或用户的工作。这三项工作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任意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牵连到整体的电力使用,给居民的生活或工作造成不便,甚至产生安全问题。
        1.2用电工程
        用电工程,即项目建设时的工程用电管理。同其他的电力使用相比,具有临时性、流动性等的特点,一旦操作不当,极易引发触电等的安全事故,因而具有极大的危险性[2]。
        1.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共同特点
        首先,两者的工作环境都相对复杂且危险;其次,两者建设时都要接触庞大的线路网络;再者,都要注意电力的安全与稳定问题;还有,相关的设计比较复杂,比较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尽量减少自然环境对电力设施的干扰
        为减少特殊天气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影响,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尤其注意雷电和雨水天气对整个工程的影响,需做好相关电路的绝缘工作。同时,应提高设备的维护频率,实施定期的检修保养工作,对可能出现绝缘失效的区域进行重点检修,保障电力供应。此外,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大风气候条件,应提前预测大风天气,并根据风力等级情况,加固处理容易出现问题的基础设施。对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应积极引入科学手段,选用高技术材料提升设施的稳定性,并通过实地勘察选择最佳区域布置电力设备。
        2.2加强电力管理力度
        相关电力企业应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加强管理力度,保障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加强对企业内部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其安全管理意识和专业能力,确保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于用电集中的城市区域,相关电力企业应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高频故障区域,需进行定时巡察,必要时可以设置监控设备进行远程监控管理,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故障,确保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此外,还应对相关检修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其解决故障的能力,确保故障发生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电力供应。
        2.3加大电力设备的检测力度
        电力设备的老化和超负荷运作是导致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出现故障的因素之一。因此,相关电力企业必须加大设备的检测和养护力度,具体措施如下。


        (1)选购相关设备和材料时,必须选择具备出厂
        (2)合格证的产品,并严格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严格检测产品,确保投入使用的设备和材料符合要求。
        (2)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设备检测系统。必要时,对一些偏远地区的重要基础设备,可设置监控系统进行远程监控,确保基础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并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处理。
        (3)对于即将到达使用年限的设备,应实施重点监测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其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符合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要求。同时,应设置专项的维护保养资金,及时更换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
        2.3构建信息化的安全系统
        (1)在进行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线路规划时,应该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空间的负荷预测、用电量的预测以及多指标的关联分析等等。而工作人员依靠大数据技术则能分析往年本地区的用电结构、用电量变化、用电量情况以及经济实力等情况,同时对本地区的用电情况进行预测。(2)在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线路运行管理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能有效实现历史数据查询、数据质量分析和断面预测等。而系统在自动收集了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线路运行状态实时信息之后,能对其状态断面整合进行分析。(3)依靠信息技术,工作人员能对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线路故障快速地进行仿真决策。另外,系统也能对运行中的线路故障进行自动响应,同时利用反馈系统及时进行技术判断与处理。这个功能能准确识别线路的故障问题,同时预处理线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给工作人员留下处理故障的有效时间。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相关的技术
        3.1绝缘子防污的技术
        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线路多数都在户外进行架设,所以绝缘子表面常常会粘附许多污渍,如果不能很好地清洁绝缘子,那么一旦到了雷雨天气,就很容易发生绝缘子的电导增加和电流泄露,进而造成绝缘子的功效降低,最终使绝缘子闪络的情况大大增加。所以就需要加强绝缘子防污的技术,并且定期定时进行绝缘子的清洁工作,比如可以用带电水的方式来清洗,从而彻底清洁绝缘子表面的污渍。另外,还可以安装电流泄露监视系统,以便及时对受污的绝缘子进行清洁,或者是开展防尘处理,比如在绝缘子的表面涂抹硅油、地蜡等物质,从而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绝缘子因为浸润而产生水滴,最终降低线路泄露的电流强度。
        3.2防雷技术
        (1)要加强架设避雷线,从而将被雷击中的概率和感应给降低,并起到分流、耦合的作用。(2)要对接地电阻值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其比10Ω低,以便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并降低雷电的反击概率。另外,还能架设耦合电线,从而增加耦合的作用,将绝缘子的电压降到最低,同时起到分流的作用。(3)进行不平衡的绝缘,从而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大面积停电现象,提高电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3防风的技术
        由于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线路常常会铺设在有大风天气存在的地区之中,所以做好线路的防风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提高了线路架设的牢固基础之上,应该对杆塔数量还有牢固性进行加强,同时输配线路也要选择硬质的材料,这对防风的技术有着良好影响和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电力资源。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力企业如何保证供电的安全和可靠,就成了其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点。基于此,电力企业需要重视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线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意识到人为、气候和线路网络等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线路运行可靠、安全,从而既确保供电的安全,又能有效推动企业向着长远方向发展,最终为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刘建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
        [2]陈义波,李媛.关于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节能降耗技术的探讨[J].硅谷,2014(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