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型钢悬挑式脚手架施工工艺技术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杨进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型钢悬挑式脚手架施工工艺展开研究,重点对型钢悬挑式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工艺、构造及搭设要求、拆除工艺和原则进行了详细分析。
        身份证号码:51010619740504XXXX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型钢悬挑式脚手架施工工艺展开研究,重点对型钢悬挑式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工艺、构造及搭设要求、拆除工艺和原则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型钢悬挑式脚手架;施工工艺
        引言:总体上,在进行建筑工程型钢悬挑式脚手架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就必须要全面考虑每一个施工环节,不断地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进而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
        1.型钢悬挑式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工艺
        结构施工时预埋锚环→安装悬挑梁→搭设底部水平杆及其临时支撑→铺操作脚手板→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或扫地杆扣紧→铺脚手板→安装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装第一步小横杆→第二步大横杆→第二步小横杆→设置预埋件、地锚→设置钢丝绳→连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挂安全网→架体验收
        2.型钢悬挑式脚手架构造及搭设要求
        2.1预埋锚环(螺栓及悬挑钢梁):按要求预埋各种预埋件,预埋位置须准确,位置偏差不超过10mm。悬挑梁末端预埋两道U型锚环固定,锚拉环采用钢筋做成 “U”字型,螺纹丝扣采用机床加工并冷弯成型;U型锚环宜采用冷弯成型。拉环埋在楼板下铁下侧,在弯钩处各加一根锚固钢筋。在钢筋绑扎时,弹线准确布置拉环。作为穿墙悬挑梁用在墙体施工时留设预留洞,避免支搭悬挑钢梁时剔凿,留洞应尽量避开主筋和墙体暗柱。结合设计图纸要求,当预留洞尺寸≤300mm 时,墙体预留洞口处墙体水平、竖向筋应尽量避开洞口敷设。
        其悬挑支点设在结构梁上,悬挑端应按梁长起拱0.5%—1%。悬挑钢梁按架体立杆位置对应设置,每一纵距设置一根,在工字钢上按立杆位置焊接二级钢短钢筋,使竖向钢筋插入脚手架立杆内部,保证架子根部的稳定性,防止钢管位移。悬挑工字钢安装完成后,在悬挑工字钢上铺设施工脚手板和挡脚板。铺设宽度不得小于700mm,不得有悬挑板、探头板,脚手板的材质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2.2立杆
        1)立杆支设位置必须按相关规定执行。立杆用扣件与上横杆联结,拧紧力矩不得大于65N.m。
        2)首先支设大横杆(纵向水平管)两端的立杆,再支设大横杆中间的立杆。立杆支设时,里、外排立杆同时支设,并及时用小横杆联结。立杆的接长采用对接,相邻立杆接头位置不可设置在同一步距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2.3纵向水平杆(大横杆)
        1)大横杆步距符合规定,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2)横杆的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的1/250,且不大于50mm。
        3)操作层外排架距主节点按规定高度处各搭设一根纵向水平横杆作为防护栏杆。
        4)脚手架必须连续设置纵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钢管中心距工字钢顶面不得大于200mm。脚手架底部主节点处应设置横向扫地杆,其位置应在纵向扫地杆下方。
        5)为了方便施工,操作层大横杆尽量低于楼板300-400mm。
        2.4横向水平杆(小横杆)
        1)主节点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应放置在纵向水平杆上部,用直角扣件连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2)小横杆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距离不宜大于100mm。
        3)小横杆要贴近立杆布置,在相邻立杆之间根据需要加设1~2根,搭于大横杆之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紧。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拆除作为基本构架结构杆件的小横杆。
        4)小横杆在立杆的位置应按上下步距合理地设置在立杆两侧,这样可抵消立杆因上下小横杆偏心荷载所引起的纵向弯曲,使立杆基本上处于轴心受力状态。
        5)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需根据支承脚手架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柱距的1/2。
        2.5 连墙件
        1)连墙杆的竖向间距符合要求,横向间距为立杆纵距的2跨,在脚手架上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开始均匀地布置足够多的牢固的连墙点,连墙点的位置在与立杆和大横杆相交的节点处,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m。


        2)在脚手架周边的端头(包括顶端)以及转角处,要加密连墙杆,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临时拆除连墙杆时,必须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并得到技术部和安全部的允许,以防止立杆失稳。
        3)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呈水平布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4)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连接件应与结构实体里外侧利用双扣件同时固定,稳固连接、支顶,另一端与脚手架里外侧同时连接,连墙件可设置在门窗洞口或结构墙体上,严禁连在窗框、雨水管等稳定性差的部件上,以免脚手架失稳。
        2.6剪刀撑
        1)从架子两端转角处开始沿高度、水平方向连续设置,每道剪刀撑宽度符合要求。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45~60°。
        2)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2.7脚手板
        1)作业层脚手板沿纵向满铺、铺稳,距墙面120~150mm;脚手板之间以及脚手板与脚手架之间用铅丝拧紧。
        2)脚手板设置四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覆。
        3)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
        4)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长度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5)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符合要求,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
        2.8安全防护
        1)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为符合要求,中栏杆应居中设置;挡脚板高度不少于180mm,立挂密目安全网;顶层作业面内立杆内侧应设一道防护杆。
        2)沿脚手架外立杆内侧满挂密目安全网,用镀锌铁丝绑扎牢固,不留缝隙,四周应交圈。
        3)悬挑层底层满铺脚手板及兜设大眼安全网并与结构封严绑牢;操作层铺脚手板,下层设大眼安全网,并与结构封严绑牢;中间每2层兜设大眼安全网并与结构封严绑牢。
        4)所有进入楼内的通道上方均必须用钢管搭设防护棚,防护棚应宽于出入口宽度。
        5)悬挑层及每隔三层必须按要求设置硬封闭,防止坠物直接掉落。
        3.型钢悬挑式脚手架的拆除工艺和原则
        3.1脚手架的拆除工艺:确定转运钢管、吊车调运位置→清除支架上杂物→增设临时连墙杆→拆除脚手板(钢筋网片)、安全网→拆除该步水平横杆→拆除该步水平立杆→拆除该步小横杆→拆除该步剪刀撑→拆除连墙杆→拆除临时连墙杆→按规格堆码→钢管及配件转运→继续拆除下一步脚手架。
        3.2脚手架的拆除原则:
        1)拆除作业由持有有效上岗证的架子工进行施工作业。
        2)由上而下,先加固后拆,不能上下同时作业。拆除按照顺、逆时针两向同时进行,一步步拆除外脚手架,禁止出现阶梯式拆除。
        3)“先搭后拆、后搭先拆”。
        4)长钢管(4~6m)统一堆码用塔吊转运至地面;其他短钢管及配件按照规格通过楼层集中堆码,用井架转运至地面。
        5)拆除外脚手架时,注意对外立面的成品保护,禁止碰撞安装完成的栏杆、门窗。
        结束语:综上所述,从外观上看,型钢悬挑式脚手架的施工似乎非常简单,实际上其施工工艺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特点,相关人员应掌握施工工艺所有细节,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保驾护航,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施工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高外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