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下绿色街道景观设计浅谈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梁超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海绵城市背景下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展开研究,先阐述了其设计原则,然后重点提出了几点设计要点和措施,主要包括绿色街道景观竖向设计、植物设计、景观设计等,旨在确保绿色街道景观设计水平的稳步提升,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现生态环保的建设发展目标。
        伟信(天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海绵城市背景下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展开研究,先阐述了其设计原则,然后重点提出了几点设计要点和措施,主要包括绿色街道景观竖向设计、植物设计、景观设计等,旨在确保绿色街道景观设计水平的稳步提升,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现生态环保的建设发展目标。
        关键词:海绵城市;绿色街道;景观设计;
        近年来,在意识到海绵城市对于科学管理城市雨洪问题以及营造良好城市环境的重要性后,这一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到规划师、景观设计师的实践工作之中。作为重要的设计理念之一,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基于海绵城市背景,对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应用价值较为显著。通过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使良好的城市日常生活环境得以顺利构建,合理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展现出来,不断提高绿色景观设计的环保性和美观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一、海绵城市背景下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的原则分析
        第一,要体现出自身特点。现阶段,践行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极其显著,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化使用,并密切结合街道建设景观。首先,在设计特点方面,要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对每一年的降雨量和雨季进行分析,从而对当地水资源情况予以适度掌握,在数据分析的帮助下,合理化利用水资源。其次,城市街道占据着庞大的面积【1】,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要收集好城市各个街道的水资源,保证建设和设计与城市发展特点相符。
        第二,要体现出生态功能。在海绵城市中,要基于生态体现出景观的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特点进行分析,要积极改善土壤功能,提高土壤的存水性,保证城市良好的空气质量,加强低碳城市的顺利建设,并对汽车尾气的排放予以控制,基于各个生态视角,从而提高环境街道景观设计质量。
        二、海绵城市背景下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的要点分析
        (一)绿色街道景观竖向设计
        针对绿化种植池的设置,应确保竖向标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效协调和处理种植池和路面铺装之间的关系。在绿化种植池设计过程中,相比于周围位置道路,绿色种植池的硬质地表高度要低一些,对其下沉深度进行分析,要从工程项目所在地实际水文情况出发,并深入分析土壤渗透率等,将雨水等控制目标予以明确化,至少控制在50mm左右,但是要保持在200mm以下【2】。路缘石要兼顾周围道路,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缺口的设置,缺口的高度控制在50mm左右比较适宜,保证雨水顺利流入。在雨水入口位置,进行鹅卵石的铺设,这对于应对雨水冲刷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从而防止影响到项目使用质量。在种植池中,设置溢流口,而且雨水口高程要比种植池要高一些,但是还要比地面低一些。在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如果绿化种植池中的雨水超出既定标准,可以将其回收利用到城市雨水管道之中。


        此外,在道路设计方面,要想将土壤渗透效率提升上来,首先,可以对砂质壤土予以选择,将下渗速率提升上来。其次对于压实的土壤,要加强机械设备的应用,以此来对土壤夯实程度予以优化,这对于提高土壤下渗率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二)植物设计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植物设计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地区和季节的雨水量是不相同的,很难做到准确估计降雨情况,加剧了丰水期和少水期之间的差异性。所以设计师要对植物水生的习惯和特点进行分析,为植物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在植物设计中,要从项目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出发,以此来对水生植物或中生植物等予以判断。在植物选择方面,优先选择本土适地植物,同时还要保证植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吸附性。在与上述条件满足以后,可以为种植带来极大的便利性,并节约后期养护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此外,还要对植物的色彩和植物质感等加以考虑。
        (三)景观设计
        在绿色街道设计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和分析城市道路雨水情况,并注重城市道路景观美化效果的提升。结合当前人员工作经验进行分析,绿色街道可以与自然水循环过程的需求相符,而且还可以借助天然方式,以此来推动景观效果的提升【3】。在街道改造项目中,可以选用多种宿根花卉,确保颜色搭配的合理性,并综合化设计雨水坑塘、生态草沟等,通过适宜的组团搭配,提升街道景观的实用性和观赏性。
        对于雨水花园而言,主要借助人工方式进行挖掘,有时也借助自然形成的绿地,以此来对街道雨水予以收集和滞蓄。对于这部分的雨水来说,可以利用到植物根系和土壤中,对其中存在的微生物予以利用,从而确保综合性效果的稳步提升,并以此来对雨水加以净化,保证雨水在土壤中的缓慢渗透,将涵养地下水的作用发挥出来,从而实现雨水的高效利用。
        三、结束语
        总之,现阶段及未来,海绵城市对于城市发展和生态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而也对绿色街道景观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设计师必须踏实践行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将科学雨洪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与景观营造结合考虑,将海绵城市与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结合在一起,实现构建海绵街道和生态城市的愿景目标,从而更好地顺应海绵城市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陈明辉.海绵城市背景下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7):106+109.
        [2]田园,韩翀.生态海绵城市背景下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分析[J].现代园艺,2018(10):90.
        [3]王军锋,李娟,姚章堂.海绵城市背景下绿色街道景观设计要点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11):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