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60219811209XXXX 河北保定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071000
摘要:节水型社会更加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应用,同时还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节水,这样不仅能够防止水资源浪费情况的滋生,同时还能确保水资源的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实现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筑作为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工程载体,在施工过程中更要针对给排水环节进行有效的节水处理,但是当前多数建筑工程中的节水工作执行效率较低,因此本文针对建筑给排水设计环节的节水策略进行研究,一方面能够强化建筑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节水措施
引言
根据我国目前的建筑排水设计的发展现状可以得出,各方面都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针对于此进行改善和优化,从而使得建筑工程能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得节水工作能够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在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发展前景下,对水资源的利用和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于此,就需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对资源使用效果进行优化,消除一些排水设计中的不足,从而为后续的节能节水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
1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的重要性
水资源是维系我们生活的重要资源,同时经济与工业的发展也不离开水资源,近些年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我们从各方面开展节水行动,进而缓解水资源日益匮乏的现象,在建筑给排水设计环节融入节水策略,不仅能够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能更加合理的满足百姓的用水需求。因此,在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设计中,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节水策略,从而有效提升建筑给排水的节水性能。此外,通过将节水措施应用到给排水设计环节,一方面可以缓解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污染水资源的排放量,进而对生态环境作出有效维系。
2我国当前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水资源浪费问题
2.1给排水压力设计不科学
根据当前建筑的发展趋势能够看出,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加对建筑自身的给排水系统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给排水系统不仅要保证建筑最高层可以得到充足的水资源供给,还要保证整体排水系统的顺畅性,因此便需要针对给排水水压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并且根据水资源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优化,但是当前多数建筑没有意识到水压设计的重要性,导致多数建筑的实际水压值偏高,这边便会提升水资源的流出速度,进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还会对管道结构造成破坏。
2.2相关器具节水能力较低
为提升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水性能,还要配备相应的节水卫生器具,这样才能从软件环节与硬件环节分别开展有效的节水策略,但是根据当前部分建筑的实际施工情况能够看出,并没有采用科学的节水卫生器具,这样便会导致给排水系统运行中造成无法避免的水资源浪费,十分不利于我国水资源节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建筑理念日益加深的大环境下,不仅要引进先进的给排水系统,还要对各类节水器具进行优化革新,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节水效果。然而,多数建筑单位在选择节水材料时只重视价格,而没有考虑材料与器具的综合品质,这样也会导致给排水施工材料无法起到预期的节水效果。
2.3未搭配合理的水资源回收系统
建筑施工在处理给排水设计时,还要针对系统搭配相应的回收系统,这样能够对排水运行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使其能够重新得以循环利用,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水资源的应用效率,还能够强化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效率。但是,多数建筑均为配备合理的水资源回收系统,还有部分建筑虽然配备的水资源回收系统时,然而在出现故障时未能及时进行修理,这样也会导致水资源循环回收装置形同虚设,进而降低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中的节水质量。
3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措施
3.1应用变频调速水泵供水
传统的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供水方式多采用水泵联合水箱形式,为避免一些用水点超压还会设计减压装置,这种传统供水模式,极容易引起水资源与电能的浪费。基于建筑的节水节能设计理念,现在我们应用变频调速水泵供水,与传统供水方式相比,其是根据用户的用水需求量自动调节水泵转速,节电率约为30%~40%左右,在节约用水用电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3.2中水回收再利用系统设计
中水大多来源于建筑生活排水,将其通过有效的处理,使水质达到规定标准后(非饮用水),可用于市政、环境、生活等方面。通过详细计算可知商业楼生活废水约占排水量的80%左右,办公楼生活废水约占排水量的40%~50%左右,若将这些中水回收再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节水率,同时也能减少污水、废水的排放量。在建筑中均设计中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利用污废分流系统的废水管网将建筑各楼层的优质废水(如淋浴水、盥洗水、冷凝水、洗衣机水等)收集到设备层,设备层设置有中水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集中处理,使其达到回收水质要求后,将其用于冲厕所、绿化灌溉、洗车等方面。
3.3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设计
在设计排水系统时,应该根据人们的实际需要选择正确的热水循环方式。在实际运行中,在设计建筑排水系统时,主要是改进集中式热水供应系统,综合考虑设计要求、施工标准、使用管理等多样化要求,主要选择竖管循环,支管循环等模式,减少浪费冷水。除此之外,可对较大用水建筑中设计双管给排水系统,同时可采用恒温控制、温度显示的综合性混合淋浴器提升公共澡堂的水资源节约率。
3.4寻找可替代的水源
开源是最好的节流,我们需要扩大水源来源。一是要充分利用中水。中水是将各种排水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在特定范围内应用的非饮用水,例如我们生活中的废水排放量巨大,可以设计收集方案,将其净化后用于生活的非饮用水,如冲厕及景观用水等,这样不仅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也将大大减少城市排水负荷。二是要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可以设置一定的装置将雨水收集起来,集中净化处理、存储,用于绿化浇灌等,其中浇灌以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为主,这就大大节约用水成本。
4建筑给排水节水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节能环保理念提出后,国内建筑给排水节水设计实现了快速发展,使水资源浪费现象得到了改善,但尚存一定的不足,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有效的措施无法普及应用,影响了节水设计的效果。因此,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应采用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最大程度的利用好水资源。跨行业跨领域研究借鉴其他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用于节水设计上,将成为节水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例如,实现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可以促进建筑节水目标的达成,究其原因,主要是智能建筑具有预测和分析功能,能够根据用户的日常用水情况,设置用水限定值,在用水量接近设定值后,系统就会控制器具的出水量,以达到节水的目的。与此同时,智能化水表的应用,使传统水表不准确的问题得到了改善,故应用智能化水表,取代传统水表,已经成为了建筑给排水设计未来发展的方向。
结论
综上所述,在水资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重视节水型器具的使用,同时完善热水循环系统、应用智能水表和加强非传统水源的收集利用。通过这些措施的使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资源的损耗,以达成节能环保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柄桥,黄金焕.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7):121-122.
[2]苏彦.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住宅与房地产,2017(33):85.
[3]童琳.浅析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智能城市,2017,3(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