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三位一体”构建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7期   作者:杨亚春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阶段高校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定的创新发展与变化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阶段高校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定的创新发展与变化,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结合自身的特点及区域经济发展目标运用“三位一体”的方式形成协同发展的模式,适用于不同区域下的不同类型的高效,能较为显著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将该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及达到平衡,促进两者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分析“三位一体”构建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措施,笔者针对在促进高校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实施“三位一体”的意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三位一体;高校;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形式下,高效服务社会经济的职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与提升,很多的高校将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当作是自身转型和发展的标准,这种理念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及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深化了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但在两者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高校性质的差异、低于不平衡及协调主题之间利益分配不均匀等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和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形式和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构建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应用“三位一体”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高校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实施“三位一体”的意义
        高校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从以往的各自局限、封闭及独立发展至现阶段的相互依赖、相互需要及相互互动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发展过程。以往的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定位不清晰及选择互动模式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极易导致各类问题的出现,而在这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运用“三位一体”的策略能有效的实现两者之间的共同进步和双赢状态。“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主要是指高校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将国际合作交流、社会科技服务及人才培养等作为一体创新的办学模式,这一模式发展为区域经济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而社会科技服务方面主要是指高校利用创新科技服务社会的现象,主要通过不断的科研对高校各个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进行提升与创新;通过创新的科研成果提升高校的学术水平及教育水平;通过科研手段更加紧密的联系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促进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1]。国际交流主要是利用两项职能与国际进行接轨,有效的促进高校教学、服务社会及科研等一体化的发展及国际化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实施“三位一体”的策略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产生水平较高的科研成果及在高校内传授创新性的知识与技能,有效的突出了高校推崇创新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及服务社会为本的三合一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更好的促进高校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
2.“三位一体”构建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措施
2.1不断的完善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教学条件
        “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适用于经济水平发展速度较快、教育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且发展前景较好的城市。

因此,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应该选择地理位置优越、办学条件成熟、教学经验丰富、学生素质综合水平较高的高校,并采用国际化的办学标准对高校教学、社会服务及咳痰等等一体化的发展进行综合考虑,最大程度上为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地方高校应积极主动的在教育教学中参与该区域的地方发展,在服务地方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文社科研究的优势,通过对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为政府提供相应的咨询和建议,针对性的解决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与社区取得联系,构建两者之间良性的互动,为开展“三位一体”构建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2]。
2.2“三位一体”的教学中重视高校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
        随着国内外竞争压力的增加,国际竞争过程中在培养人才这一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在开展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强化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世界名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选择与发达国家接轨的教学方式、教材教学内容及课程教学体系等等,最大程度上保证高校培养的人才、学习的内容、科研的方向与国际化的水平相符合,促进高校人才创造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促进高校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达到“三位一体”的高校教育教学目标[3]。
2.3重视开展以科研促进教学创新且服务社会的教学发展理念
        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强调以科研促进创新教学且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教学理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的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及动态发展的演绎,通过提供社会服务强烈的感受到校园外甚至国内外的最新发展趋势,直接的接受社会环境及所培养人才水平、科研成果的检验及信息反馈,促使高校科研的教学手段更好的成为联系高校教育教学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社会之间的桥梁,更好的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协同发展的进步[4]。
3.结语
    在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及经济发展趋势下,为了更好的促进高校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我们应通过“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中的“不断的完善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教学条件、重视高校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及重视开展以科研促进教学创新且服务社会的教学发展理念”等多元化的构建措施最大程度上促进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勇强.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探析[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19(02):99-102+141.
[2]罗递敏, 吴广平, 张莉诗. 翻译硕士三位一体学术活动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19, 6(02):37-41.
[3]周奕. 产业协同集聚效应的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产业-空间-制度"三位一体视角[J]. 商业经济研究, 2018, 760(21):137-140.
[4]张志杰, 李广平. 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机制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 2019, 25(11):64-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