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探究 徐全禹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徐全禹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
        中晨宏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辽阳   111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石油和天然气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为使其发挥较强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重点围绕油气储运涉及到的技术措施展开探究,着重解决油气储运安全性不足的问题,以防范安全风险,确保油气储运工程的运行更可靠、更高效,提高整体运行水平。
        关键词:油气储运;质量安全管理;问题
        引言
        油气储运中原材料多为气态液态流质,需要借助各种专门的管道及配套设施来完成工作。出于实用性考虑,还会涉及大量的油气储运管道网络的铺设。随着规模扩大,涉及到的工序环节越来越复杂,设备使用年限越来越久等因素,其质量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针对这些问题找到最佳解决对策十分必要。
        1油气储运概述
        油气储运的技术包括油气输送管道的设计、管道的施工、管道输送及安全等几个组成部分,只有通过高水平的设计,才能保证油气集输系统安全平稳运行,达到最佳的油气生产和运输的状态。油气储运是连接油田生产、油气的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的纽带,具体包括油气田的集输、长距离的输送管道系统、储存装卸及城市的输配系统等,为油气田产物的生产销售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提高特殊区域的油气储运的效率,避免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给油气田的油气储运带来更大的难度。海洋的油气储运技术就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海域辽阔,给海洋的油气输送带来巨大的挑战。不断积累海洋油气储运的经验,将海洋生产平台采出的油气进行初步的分离计量,然后通过船舶运输的方式,解决长距离油气输送的问题。
        2油气田储运工艺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油气田油气储运线路设计不合理
        在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中,对于油气储运线路的设计,因为在前期勘察阶段没有做好详细的地形地质等特征的考察和研究分析,所以使得油气运输的线路设计出现了问题,而运输线路不合理就会影响油气运输的安全稳定性,比如出现管道泄漏等现象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也会造成大量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浪费,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对油气储运管理整体发展不利,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伤害。
        2.2人员素养较差
        由于我国油气储运方面的各项环节都是近年来才开始大幅度发展,所以造成了用人缺口。市场上缺乏有足够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当前在岗的油气储运从业人员很多都没有达到行业要求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养。而且在油气储运方面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够成熟,不但缺乏培养新人的阵地,对当前从业人员的专业培养也是不足的。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油气储运方面的人才梯队进一步不足的现象。此外,在现有油气储运工作人员队伍中技术和专业都还不错,限制于整个行业在技术和设备方面的落后,也无法真正做到对行业前端技术的探索和创新。环境使然,人才无法得到足够的发挥空间,从而反向的进一步制约了行业的发展,给发展带来了阻碍。
        3解决对策
        3.1做好设计统筹
        油气储运工程浩大,牵扯环节较多,在前期如不做好周全的设计工作,之后开展工作的时候就会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对油气储运的前期设计不但要顾及整体工程的经济效益和运营成本,还要充分的考虑其质量安全性。各方面的因素要综合考虑,全面统筹。例如在选择管道和设备材质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今后实际运营时的工作场景和环境,要对材料的各方面性能综合考量,对材料加工工艺及带来的性能改变做好充分的评估。同时,油气储运的设计还要对油气储运网络的具体涵盖区域做好环境调查,尽可能的绕开地震高发地带和河流集中区域等。

对实际管线运行轨迹做好充分的可行性评估,兼顾经济效益和质量安全,对于特殊区域和特殊要求的部分可以考虑定制。
        3.2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除了上述技术方面的控制和优化,油气安全储运还有赖于日常的管理和约束,平时开展各项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定,针对温度、压力和油罐安全阀等进行参数监测,预防温度过高,如果温度超过警戒线,必须立即汇报、妥善解决。油气资源的挥发性也较强,空气中挥发的浓度不能过高,预防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时刻检查储罐泄漏情况,定期通风,使储罐的温湿度适宜;掌握灭火器的数量,定期检查其有效与否;在库区内严禁使用明火。特别是要执行定人定岗制度,任何和油库无关的人都不能随意进入库区。同时针对操作人员展开安全教育培训,使其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例如针对安全管理人员和管线巡查、装卸、运输、记录等岗位的人员要加大安全教育及培训力度,对于新员工则要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和上岗之前的专门培训、转岗时的针对性培训,确认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之后才能上岗,保证每个人都持证上岗。
        在油气储运安全管理中,监督检查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是预防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前置策略,应从思想、制度、策略、设备、隐患、整改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检查油气储运中的安全管理岗位以及人员行为动态,降低并遏制其不安全行为;全面检查油气储运设备及装置,预防因设备损坏或有故障而引发安全事故;使用抽查、巡查、暗访、暗查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多角度发现危险和隐患;对于薄弱环节要进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群防群治。
        3.3原油运输技术革新
        原油在运输时,尤其应该关注的问题是原油在运输时产生的损耗,以及在不同天气状况下原油运输管道的变化情况。然后对原油管道运输进行技术革新,为减少原油资源在运输时的损耗,通过改善管道运输量来减少运输中间成本,提高原油经济效益。此外,通过增输改造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少管道最小输送量、使管道停输的时间增加,这样可以提高管道运输石油的效率,避免出现原油资源在运输中的损耗。最后,可综合利用各种输送技术,降低原油凝点使原油在较低凝点下凝结,改变原油自身状态对于提高原油运输的安全稳定性,保证原油运输的效果、保证运输中操作人员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4加大安全违章治理力度
        人员违章操作是诱发油气储运安全事故的根源,油气储运中很小的违章行为往往都能造成严重的事故后果。违章有无心的,也有故意的,需要警示、公示,开展实时教育。例如对油气储运进行全方面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管理等督导、检查,坚决抵制并严厉惩罚违章行为,遏制违章现象的发生,彻底消除违章行为,主动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与此同时,针对油气储运的危险点、施工点和作业点要做出警示、公示,加强人员视觉教育,改变其思想意识,杜绝发生违章行为。此外,要做好油气储运中的应急处置工作、考核奖惩工作、责任制落实工作、现场安全改善工作等,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结语
        通过对油气储运技术措施的探讨,提高油气集输处理的能力,加强对油气输送技术的研究,保证安全平稳地输送石油和天然气,满足用户的需求。避免在油气储运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增加油气储运的成本,而降低了油田生产的效益。强化油气储运技术的管理,对油气田生产现场的油气储运技术进行优化,采取最合理的油气水三相分离的技术措施,获得合格的油、气、水,并结合高效的储存和输送的方式,保证产品的输送达到用户的技术要求。选择最佳的输送管道系统,提高油气输送管道安全运行的效率,尽可能降低油气的损耗量,达到油气田生产的经济效益指标。
        参考文献:
        [1]杜宏杰,钱玉群,郭全利,等.油气储运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0063-00063.
        [2]刘天元,杨树人.油气田地面建设中储运工艺的革新技术构建[J].化工管理,2016(19):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