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0100
摘要: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雨水建设体系,在雨水较多时可以实现自动净化、水渗、雨水储存和再利用过程,有必要时还可将贮存的水排放出来供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使用,一方面可以使实际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改善排水系统设置的一些不足,减轻恶劣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给排水设计;应用
一、市政给排水中海绵城市理念应用意义
1、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是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发展的着眼点,其最为主要的目的和要求就是促使相应城市能够具备较强的海绵属性,可以在水资源的吸收以及释放方面具备更强功能,以实现城市水资源调控效果的优化。从海绵城市的具体运行中来看,往往可以促使城市在雨水比较多的时期进行大量存储,以求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基础上,保障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更为顺畅;在城市相对缺水时,则可以将原有储存的水资源进行释放,以满足城市用水需求。海绵城市的构建往往需要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虽然其和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关联最为密切,但是往往需要从市政道路系统以及市政园林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布置,以更好体现海绵城市的应用功能,达到水资源的全面协调效益。
2、海绵城市理念应用意义
从海绵城市的具体功能和运行特点上来看,其往往和市政给排水系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对于市政给排水系统的优化运用意义重大,其中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可以更好优化给排水功能,促使给排水系统可以更好服务于城市发展。从当前市政给排水系统的构建中来看,往往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给水管道以及排水管道的构建,对于人工给排水系统和自然给排水系统的结合要求更高。为了进一步优化运用自然给排水系统,注重海绵城市理念的践行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海绵城市的构建就涉及到了大量的自然因素运用,尤其是对于一些下沉式绿地或者是其他园林项目,都可以在给排水中发挥理想作用,明显提升给排水系统运行功能。
其次,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可以更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在当前我国很多城市运行中,内涝现象较为常见,尤其是遭遇降雨较为集中的时间,更是会出现严重内涝灾害。从城市内涝问题的形成机制中来看,排水系统无法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关键原因,如此也就需要重点加大对于排水系统的优化构建,该方面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价值不容忽视。伴随着海绵城市中一些强力蓄水设施发挥作用,在城市遭遇强降雨时能够体现出更强的水资源处理能力,如此也就不容易发生内涝灾害,排水以及净水效果都比较理想。
最后,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还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当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很多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如何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规避水资源浪费,也成为市政给排水系统构建的关键着眼点。基于该方面诉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因为其存在强大的蓄水以及净水功能,如此也就可以在城市缺水时及时供给,缓解市政给水面临的较大压力,同时达到较强水资源利用率提升效益,有助于绿色环保。
二、当前城市给排水系统中存在的短板
1、养护与建设工作不平衡
随着人口数量不断上涨,城市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总量没有增加,导致建筑物的高度在不断上升。有不少建筑物已经延伸到了地下很深的地方,因此城市给排水的建设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调查市场上现有的给排水建设材料,发现这些材料难以适应建筑的要求,同时在设计与建造给排水的方法方面也比较落后。通常情况下,建设单位都只注重地上建筑物的质量,对于地下部分疏于管理,建设进度难以令人满意。现阶段国内还有不少城市的给排水设计建设都刚刚开始,后期的养护与维修工作也不及时,难以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2、没有充分利用雨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地面的硬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不利于雨水资源的收集和再利用。有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的雨水大部分会渗入地下,少部分汇入河流。但是由于城市的地面阻碍了雨水的渗入,大部分的雨水没有被有效的收集,城市地下水储量逐年降低。当下我国的城市给排水建设还处于萌芽阶段,传统的排水管道不少都采用了雨污合流的方式,雨水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收集和再利用。
三、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海绵城市理念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和环保性,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可以有效降低城市水资源使用负担以及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市政给排水设计提供科学的指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认识到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好处,并且海绵城市理念在试点城市中的应用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现在海绵城市理念在我国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不断得到推广,促进了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完善发展。
1、海绵城市理念在绿化带设计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理念可以为绿化带设计提高科学的指导方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过滤雨水,在雨季经常会出现长时间降雨和突然降雨的情况,雨水中常包含着一定的有害物质,所以在回收利用雨水时要先过滤其中的有害物质,将处理合格的雨水资源用于城市绿化。第二是收集雨水,在铺设绿化地带时选择透水性能良好的材料,当雨水渗透到底下时能够汇集于绿化地带,绿化地带一般铺设在市政道路工程下方大概20cm,保证雨水能够顺势流进道路旁边的盲沟中。第三是可以降低排水负担,提高城市蓄水能力,因此在市政排水设计期间,设计团队要根据绿化地带的地形设计导流管道,城市的强降雨会带来大量的雨水,管道的设计质量关系到城市的蓄水能力和雨水的回收利用率。最后是排放功能,通过连接绿化地带的管道和地下管道,使雨水可以经过排水管道流出,城市降水量超出绿化带承受范围时,雨水就可以经过地下管道网络流入地势低的地方储存起来,降低绿化地带的储水负担。
2、海绵城市理念在车行道和人行道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市政道路多为非透水性路面,下雨天容易出现积水,湿滑的路面降低了行车的安全性,还会严重阻碍了城市地下水的补给。为了保证人们出行安全,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应该对于人行道的渗水性和透水性予以增强,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透水性的路面设计能够有效减少道路积水,提高地下水的吸收能力。根据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期间,将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设在道路的上层,将非透水性材料铺设在中下层和基层,避免雨水对路基的腐蚀作用。
3、海绵城市理念在附属设施中的应用
路缘石和路肩边沟属于市政给排水中的重要辅助设施,其设计要遵循海绵城市理念的相关设计要求。路缘石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平缘石和立缘石。平缘石的高度和附近路面的高度一致,目的是引导雨水流向绿化带和雨水口,减少路面积水;立缘石比附近的路面稍高,下雨天时可以在雨水口汇集雨水,将立缘石进行豁口、打孔处理或者间隔式摆放,保证雨水顺利进入绿化带。以往采用混凝土的路肩边沟设计,不但没有美感,还经常出现堵塞现象,而且不能净化雨水,现在一般运用植草沟的方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对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在提高环境质量的同时还能合理实现自然资源的再利用。虽然现阶段我国海绵城市相关设计还存在缺陷,导致在施工时存在某些问题,但也不会影响我国海绵城市今后的发展。在之后,我们会更关注海绵城市相关概念、应用技术,大力推广相关技术,在实际建设中吸收经验,使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给排水设计中更加科学的存在,并日渐成熟。
参考文献:
[1]王韬.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8):23.
[2]姬建华.刍议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17(8):150.
[3]徐锋.分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