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 尚学志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尚学志 赵凤华
[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型农田建设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促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积极承担服务责任,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辅助作用。
        江苏省兴化市周庄水务站  2257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型农田建设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促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积极承担服务责任,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辅助作用。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
        引言
        对于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的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是现代水利建设发展的长期任务,创改革之先、立机制之新,建成现代水利。
        1概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需要高效利用水资源,不仅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还要保护水资源。因此我国需要利用各种管理手段,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满足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以环境为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包块小型的水库、灌区、蓄水池等,不仅负责灌溉农作物,还负责居民饮水,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因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工程利用节水和蓄水等方式,合理规划利用有限的水资源,避免浪费水资源,有效的保护水资源,还可以使农作物产量因此提升,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益。运行机制属于制度和准则,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涉及到角度的因素,各个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因此顺利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通过实行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更加科学高效,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保障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2我国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
        干旱是我们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与其年年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抗旱,不如构建长效抗旱机制,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我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就是在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实现提高农业产量。我国目前大兴水利建设,加强对于水利的基础建设并且形成完善的工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水蓄得住,无雨引得来、用得上。面对大旱,才能从容应对。要想从根本上办好水利工程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制度。对于水利工程来说主要是“三分建七分管”。定期组织开展水利工程普查,及时研究推进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确保水利工程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田水利工程效益要得到充分发挥,必须与已建成的大中小水利工程衔接配套,全面打通“水脉”。因此,在谋划水利建设时,要注重衔接配套,各设计施工单位必须深入实地,与群众现场对接,科学合理地编制设计方案。还要注重统筹推进,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推进高标准农田、重点水利工程、稻虾共作、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等工作相结合,提升建设实效。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水利情况来说,不少地方出现了水利设备老化,以及萎缩较为严重的现象。对于水利工程的后期维护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实时的更新换代。使得原本修建完善的水利工程处于瘫痪的状态。追其根本主要就是管理上面出现了问题。因此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主要需要改革的地方就是建立完备了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并且需要对其水利设备进行现代化的更新换代。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
        3.1科学的管理层次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需要科学合理安排各个层级人员,以乡镇为基本单位,保障各个工作人员承担相应责任,避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监管不到位而出现漏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包括县政府、乡镇、村支部、工程队伍四个管理层次,如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跨乡镇,可以由县级直接管理,如果属于跨村工程,可以由县、乡镇统一管理,所有的层级都可以管理村工程。
        3.2高效的运行机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需要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合理划分权责。

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扶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受益农户可以组建合作组织,国家出资建立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水合作组织把握工程资产。针对集中供水工程,由国家和集体投资建设,由用水合作组织负责工程的受益,也可以由村民委员会负责,投资方掌握整体产权,如果工程属于多方投资建设,可以利用股份制管理方式。政府需要完善农民管理体制,提高农民团队管理意识,完善农民管理体制,保障农民可以更加熟悉管理流程,这样才可以提高决策管理的质量,落实后期维护质量,落实农民自主管理机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建设当中。完善资金保障体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资金主要是水费,完善有偿用水机制,可以保证工程管理作用,因此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宣传地价税和福利水等概念,使农民可以正确认识水费。此外需要完善政府扶持机制,政府主要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后期管理和维修等方面涉及的比较少。政府可以综合利用培训和宣传等方式,宏观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此外也可以利用补助和扶持等方式,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效率,保证宣传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确保农民积极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政府需要积极培训工程管理人员,使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保障工程管理的高效性。政府可以扶持大型工程维修项目,保护农民的利益,顺利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3.3推广利用节水灌溉技术
        调整农业结构,需要实施节水灌溉,也可以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为了避免出现农业污染,需要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的损失,有效转变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加大农业节水的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此外需要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设施,加大力度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注重扶持节水灌溉的典型案例,完善防渗渠系,综合利用喷灌工程和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这样才可以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4严格落实安全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会引发安全隐患,因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需要落实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如果发现设备存在异常问题,出现破损和老化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维修,避免引发安全事故。如果出现问题,就要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定期加固处理堤坝,将河道适当的拓宽,这样可以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泄洪能力。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施工是否会影响到周边的环境,重视环境问题,避免污染周边水环境,使周围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需要转变自身思想,及时处理污水排放问题,不能随意排放污水。此外也要重视大气污染问题,选择环保型、节能型施工材料,减少排放废弃物,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如果无法循环利用材料,就要集中处理这些材料,避免环境因此受到污染。
        3.5完善监督体制机制
        为了有效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工程在整体运行和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建设监督管理机制,发挥工程管理相关单位的的作用,落实监督管理机制,结合监督管理制度,结合具体的需要确定监督的分工和实践,完善奖惩制度,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维持运行机制运转的持续性。
        结语
        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需要加强建设监督与管理,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积极引领效果,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总体质量,维护农民的最大利益,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策略分析[J].吉林农业,2019(22):58.
        [2]陈志英.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运行机制研究[J].乡村科技,2019(17):27-28.
        [3]张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5):35.
        [4]刘芳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6):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