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030119850101XXXX;深圳市东部水源管理中心 广东深圳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程的深入发展,生态水利项目建设逐渐增多,作为生命体赖以生存的基础保障,水资源保护工作是一件长久且持续的事情,做好生态水利建设有助于区域内水文环境的健康发展,是提高水环境自我修复功能的重要举措。本文就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展开探讨。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措施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也十分突出,如何有效地提升生态水利工程质量与水资源保护效果已经成为了我国水利部门非常重要的任务。
1生态水利工程
从生态水利一词的表面意思出发,可得到生态水利工程就是符合环境生态保护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又具有满足人们生活基本需要、泄洪、防旱、水能利用等功能的水利工程。大多传统水利工程的资料显示,它们往往以人民生产生活刚需为设计建造重点与基础,对生态保护极少加以考虑,进而导致水污染、水浪费等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生态水利工程应运而生。生态水利工程是对传统水利工程进行优化的产物,既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又具有传统水利工程的全部功能。生态水利工程是传统水利工程的科学性转变,它将从功能单一、局部建设向整体规划、合理设计、系统实施转化,满足发展可持续的时代命题,保证生态系统和谐平衡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以水资源保护为主施工理念,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极力做到不改变河流的原本流经地与形状。在水利工程建设较先进与发达的地方,通常还会运用退耕还林的方法,逐步恢复流域原有风貌。无论是泄洪还是防旱,亦或是水能利用,都应根据原本地势流貌,因势利导,使生态水利工程在各个方面得到有效发挥。在生态工程设计阶段,就应将河流原貌保存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将与流域相关地区的全部水资源合理利用,保证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同步可持续发展。
2现阶段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工作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2.1前期的水文水资源勘察资料较少
随着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的不断深入,兴建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措施已经成为了各地水利部门的主要工作。但大多数政府部门只是重视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与规模,并不注重所能够起到的实际效果,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大部分生态水利工程在建设前,并没有对当地实际条件进行参考,而是按照手中现有的生态水利工程模板生搬硬套。不仅不能有效解决当地的水资源问题,还会对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另外,我国原有的水文水资源勘察资料与水体污染治理的相关案例较少,在实际的水资源保护过程中一旦发生问题,将没有任何借鉴资料,只能由工作人员自行研究解决,稍有失误将会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2.2缺乏生态水利工程的专业创新型人才
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对设计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在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设计者对水利工程的设计非常熟悉,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等系列知识。中国当前的专业院校对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非常少,而且由于对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缺乏经验,所以现在国内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专业人才缺乏,使得生态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只能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性和前瞻性不足。
3有效提升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水资源保护效果的具体方法
3.1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环境进行详细记录
为了避免由于缺少水文水资源环境资料而盲目施工,保护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需要对各地的河流、湖泊等水资源系统地进行勘测,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打好基础。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水资源丰富,想要同一时间对水资源情况进行勘测与记录并不现实。各地水利部门可以先针对污染情况严重,需要紧急治理的水体情况进行勘察,一些轻微污染或无污染的水体可以过后进行勘察。另外我国政府部门需要出资建设专门的水体环境资料库,将水体环境的发展情况记录在案,为后期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完整记录水文环境之后,仍需要定期对水文环境进行勘察,对水文环境出现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水文环境的发展方向,并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
3.2明确生态水利保护的目标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按照生态文明建设与河湖水系生态廊道等多方面要求,对本地区水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实际生态功能定位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与计划。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发挥本地区地质地貌优势与生态建设要求,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做好整体的协调部署工作,保证从点到面都能够实现生态水利工程的合理布局。
3.3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管理力度,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国家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但是在管理力度上还应加强。要对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过程以及投入使用等全寿命周期进行严格管理,实现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有效保护。当前水资源保护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来临,已经成为一项世界性的问题,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强调生态环境理念,为水资源的全面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同时要重视对生态水利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为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储备后备人才。
3.4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是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是由政府部门或地方部门开发建设的,虽然政府部门已经在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的管理工作,但由于行政级别、地区经济等各方面限制,各自为政的现象仍旧存在,这就造成部分地区在面对有限水资源上相互争斗、浪费现象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水资源的监督与管理,在保证生态环境平衡的状态下,满足各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针对经济扩大发展、人口迅速增长等问题,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切会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整体水平。
3.5做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大部分的生态水利工程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都会对水资源生态系统原有的状态造成一定的破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生态水利工程并不利于水资源生态系统未来的发展。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在考虑所能够取得效果的同时,也要考虑生态水利工程与当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的适应程度,较少地对生态系统造成伤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工程的深入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除了要满足基本的区域水源平衡发展需求,还要重视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能够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究有助于生态发展的保护对策,保证生物群落多样性,实现自我恢复功能的最大化,为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玉美.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探讨[J].工程建设和设计,2018(6):176-177.
[2]杨晴,等.水生态空间功能与管控分类[J].中国水利,2019(12).
[3]朱党生,等.推进我国水生态空间管控工作思路[J].中国水利,2019(16).
[4]熊珊珊.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分析[J].南方农业,2018,10(12):240-241.
[5]霍凤双,王鸿飞.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