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23052319870117XXXX
摘要:随着机电与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进一步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证。为了进一步研究机电与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要加强对于机电技术的分析能力,本文从多方面对其进行了实践阐述,旨在全面提高机电与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水平。希望分析能够不断提高研究效率。
关键词:机电;电气自动化;发展
引言
新时期,机电与电气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机电与电气自动化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利于推进国家经济发展。作为相关研究人员,在进行实践分析过程,要重视探索其发展方向,从而才利于全面掌握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以不断推进机电与电气自动化发展,下面进行具体分析,希望研究能够进一步推进机电与电气自动化可持续发展。
一、机电技术的概述
所谓的机电技术,即为电气控制与机械技术的总成,而如今在我国工业与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机电与电气自动化的研究也不断深化。针对上个世纪,在计算机基础刚起步的时候,工业机械化制造的概念被提出。所谓的机械控制,大多是建立在计算机与电子的控制基础上的,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也越发提升,针对机电工程的制造业也越发完善。而机电自动化的发展,是以现有的机电和电气技术作为基础内容,将包括信息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融为一体,使得整个流水线及其他的系统达到最优的实用效果,实现全自动的生产运作。相关系统的分析与集成方式、建模、人工智能与光纤技术等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给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更加广阔的空间,为机电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并慢慢构建起完整而统一的学科体系[4]。当下,我国电气自动化的产品和系统包括如下两类:首先,计算机集成系统,当下实用性最高的生产模式即为GIMC生产模式,包括虚拟化、节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综合系统,通过这一模式不仅能够推动企业产品尽快发展,还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与应变能力。其次,即为当下广大工厂都广泛利用的数控机床,运用多总线与多CPU的结构与开放设计,使功能模块与硬件体系结构得到最大提升。
二、机电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
从本质上来分析,机电和电气自动化是一类多元化技术融合的综合技术,包括机电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电子电力技术等,近年来我国针对轻工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下绝大多数的工程已经完成了电气自动化的转型工作,并利用在不同的领域。针对企业而言,采用电气自动化的生产技术,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生产效率以及提升自己的生产效益,而对国家和社会层面而言,电气自动化带来了更大的产能产值,在全球化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国家生产力将有着直接程度上的意义与价值,自动化生产也是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方式,对帮助国家持续经济发展有着直接价值[2]。
三、机电与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一)智能化
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机电与电气自动化发展的首要方向,即为结合如今发展较为完善的计算机信息科技技术,做到流水线生产作业的智能化发展。
智能化系统能够对数据做好汇总和处理,使得应用更为智能化。在生产作业的过程之中,企业只需要通过核心的计算机即可动态化的了解到企业的实际生产运作状况和工艺流程。智能化技术的使用,也能够对被控对象建立一个专门的模型,不仅能够替代过往人工监督的模式,还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1]。与此同时,智能化对流水线生产作业而言最大的价值,即为对故障系统做到自动化判别,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生产的稳定、高效。在生产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故障或其他问题,能够及时向上汇报并加以调整,减少系统的负面问题。同时,智能化系统还具备一定的学习潜力与功能,即使工厂开设多条生产作业,也能够利用系统进行智能化方式,进行迅速地反馈与调整,达到适应多种不同生产需要的效果。
(二)节能化
针对新时期我国的生产发展需求而言,绿色、可持续化是重要的指标和趋势。但机电与电气自动化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张,其复杂程度也与日俱增的现实情况下,能源消耗也是必然发展走向。所以,在现代化的机电与电气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节能化也是重要诉求之一,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是重点课题[3]。当下已经做出了相应调整,如采用变频技术,减少电机工作过程中的电能损耗。与此同时,伴随我国物联网以及信息科技力量的持续发展,当下已经诞生了能够对不同流水线、不同作业流程能源消耗的计算软件,为企业或生产单位进行流水线的优化,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化支持。节能化的发展,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达到更好的经济成本降低,还能够实现绿色生产的远大目标。
(三)通用化
伴随我国大力推进机电与电气自动化的技术,通用化成为其下一个重要的发展课题。当下生产作业追求“小而精”,因此做好实时的生产流水线转型,是每一个企业的必修课,只有完成通用化的设置,才能更快、更为准确地完成这一目标。能够机电与电气自动化的通用化设置,使得不同设备和系统硬件能够有标准统一的接口设置,能够满足不同系统和不同生产需求的兼容。同时,通用化的设置也更好契合科研人员对流水线的开发工作,实现不同信息之间的交互作用,为后续我国机械制造的可持续化发展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在有效的研究机电与电气自动化发展方向过程,要加强对于机电与电气自动化智能化、节能化等方向的研究,这样不仅利于提高机电与电气自动化应用效率,也能够迎合时代发展,进一步为相关行业发展奠定基础。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能够不断提高对于机电与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研究能力,从而为机电与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提高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彭雪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机械工程中运用分析[J].冶金管理,2019(21):49-50.
[2]丁国明.基于智能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0):53-54.
[3]王朝晖.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应用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20):218-219.
[4]潘飞.关于机电与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探析[J].丝路视野,2018,000 (004):P.18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