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 郭庚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郭庚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迅速,水利工程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进展。
        东营津泰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有限公司  山东省东营市  2574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迅速,水利工程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进展。水利工程施工人员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广泛利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并且获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论述了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引言
        最近几年,国家提高了对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与规模得到相应增加,但是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仅对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破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破坏了水体。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生态护坡技术不仅具有防洪抗涝的作用,而且还可以美化环境,除此之外,使用生态护坡能够和周围环境生态系统进行密切联系,进而推动生态护坡健康稳定的长远发展。
        1河道生态护坡的主要功能
        1.1防洪抗旱
        水利工程项目的现代化发展已经将生态护坡技术作为关键技术之一,随着应用措施的不断成熟以及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河道生态护坡工程质量也不断提升,从而促使其稳定发挥作用。通过完善的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构建,能够帮助进行防洪以及抗旱。在生态护坡技术下,河道的水流能够被科学的调整,并符合水域实际。而当遭遇洪水时,由于生态护坡工程中含有丰富的植被,因而能够对洪水侵蚀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挡。而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生态护坡工程中的植被还能够释放自身的水分从而对河道内的干旱状况进行有效缓解。
        1.2环境污染小
        过去我国曾推行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虽然这种发展模式让我国迅速从贫弱穷苦的局面摆脱,但是却让我们在环境保护层面上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国内很多地区的环境相较于数十年前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水土流失、空气污染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与问题。尤其是近些年经济建设与环保工作之间矛盾变得更是非常显著。各种各样的水源污染与空气污染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与生存。正因如此河道护坡作业才要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利用环保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影响。要牢牢把握时机条件、实际要素,参照河道情况,制定与实际因素相匹配的。
        1.3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材料选择
        通常情况下,生态护坡材料应尽量使用本地的材料,也就是说,生态护坡一般是通过林木种植、草皮种植等方式进行构造的,这也体现了生态护坡环保性的特点,因为在地面上种植草木之后,可以利用植物的根系增加岸坡的稳定性。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就会被生态护坡削减,在进行生态护坡的施工时,相关人员应对护坡种植植物的品种以及各种植物之间的平衡性进行考虑,合理搭配各种植物。
        2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2.1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运用石头、混凝土等材质制定网格结构规划,精心设计网格生态护坡,把植物种植网格正中心,构成具有综合效益的网格生态护坡模式。由此可以看出,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空间,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同时在实际工程中明显可以大力推广其具有的综合效益。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网格生态护坡技术不需要使用难度较高的技术,所以具有明显的施工效果,同时成本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还能供观赏。然而网格生态护坡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较而言在适用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成本,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工程的实际要求、预算设计等,全面考虑护坡资金的可承受能力,结合不同时期的护坡发展状况优先选择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2.2人工种草护坡技术
        人工种草护坡技术在构建河道生态护坡的过程中起到了显著效果。在水利工程河道边坡表面利用人工播撒的方式种草,可以达到显著的固土效果,避免水利工程发生水土流失问题。施工单位在选择草种时,选择的草类要具有发达的根系,以起到固土效果。在铺设天然草皮的阶段,坡度较小的边坡可以选择草皮平铺的方式。如果土堤迎水坡面洪流速度比较快,则不适合利用人工种草护坡技术。建设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阶段,施工人员优先采用水利喷播种草技术,且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配合比,根据标准比例拌和草籽、肥料、黏着剂等,利用机械加压方式在坡面上喷射拌和物,这样可以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同时喷播的草籽发芽速度非常快,出苗情况也非常齐整,从而获得显著的生态价值。
        2.3土工材料固土护坡技术
        对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进行建造,工程人员还可以采用土工材料固土护坡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该技术时,工程人员需要了解植生毯、生态袋、三维植被网等主要的应用类型。该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采用的施工材料为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通过对材料加工,能够形成质地疏松柔韧、高度合理以及具备空间固土网垫的固土材料。在具体应用时,工程人员要将护坡中的植物根系穿过网孔,以实现植物的均衡生长。
        2.4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
        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主要是通过将各种土壤以及化学材料进行混合,营造出一个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以此来达到增强植物的生命力和提高地基稳定性的目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的选料和混凝土的化学性质。因为对于植物来说,良好的透气性和蓄水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植物的生长速度和防风固沙能力,使植物可以更好地附着在土地上。通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表层土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为植物的萌芽提供便利的条件,此外,表层土还可以为植物提供良好的保温性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牢固程度,更好地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在使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的就是保水材料的使用,因为良好的保水性可以有效地为植被提供水分,避免出现植被缺水的现象,保证植物的成活率,达到生态护坡防洪固堤的目的。
        2.5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
        按照使用材料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划分为土工单元固土种植与土工材料网垫固土种植。这两类种植方法都是使用率工程力学和植物学的相关特征,使用土工材料的力学特征完成对植被的加固,进而使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具有的防洪固堤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土工单元固土种植需要使用高密度的化工材料进行相应的处理,使其逐渐形成蜂窝状的结构,接着在蜂窝中填充其他植物或者是草皮,进而把土工材料的植物学与工程力学进行系统整合,在堤岸中充分发挥其具有的加固作用。土木网垫固土种植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其主要是把植物种子与沙土放进高分子的化学材料制成的网垫中,这种网垫使用的材料具有较强的柔韧性,从结构设计方面来看,这种网垫的高度与空间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植物的根系能够透过网孔扎入到泥土中吸收营养快速成长,最后和网垫构成整体,如此一来既降低了洪水的冲刷作用,同时又提升了堤岸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中利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可以改善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同时可以提升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单位需要推广利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促进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斌.生态护坡在城市河道堤岸防洪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38(34):145-148.
        [2]类维强.蜂巢格网生态护坡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关键探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7):76-77,80.
        [3]赵宇荣,谢莹,郭岩.基于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应用及生态功能监测评估[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3):103-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