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 耿志佳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耿志佳
[导读] 摘要: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也有着较为关键的地位,这与我国在水利建设工程历史有关。
        北京通成达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
        摘要: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也有着较为关键的地位,这与我国在水利建设工程历史有关。早在战国时期末,沿用至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已经开始建造。直到如今,都江堰也绝非纯粹的古迹遗址,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实际意义[1]。成都在古代以陡峭奇绝的环境闻名,所以其工程难度可想而知,其后我国历史上还出现较多水利工程,都带给中原百姓极大的益处。水利的主要功用在于水量高峰能排水泄洪,雨水较少则能为运输服务,是极大提高当地环境质量的利民工程。
        关键词:导流施工技术;水利工程;应用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各行各业都获得了井喷式发展,水利行业也在这种利好的背景下,获得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设数量和建设规模与日俱增,全国各地的水利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与其相关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也得到了相应的完善和提升。
        1概述
        水利工程中的导流施工技术是一种水利引导技术,是通过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水流的疏导,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的舒缓,有效避免水流冲击情况的发生,为水利工程施工的进步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导流施工技术除了能够舒缓水流,还能有效控制水流的大小及方向,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设计以及施工成本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利用导流施工技术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水利工程的性质和情况,确保导流施工技术能够对实际的水利施工起到积极的作用。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实际应用的时候还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施工地质、水利工程的施工指标等,如果有一项不符合导流施工技术实施的条件,都会严重影响导流施工技术的实施,所以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前应该对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地调查,促进水利工程的高效实施。
        2导流施工技术应用
        2.1涵管导流技术
        涵管导流技术也是导流施工技术一种十分常见的技术,因为其泄水的能力相对较弱,也就使得其应用的范围受到了相应的限制,适用于土坝中的相应流量较小的河流中,也可以用于在枯水期进行导流的工作。在其布置的过程中利用枯水期的条件修建好一部分围堰进行涵管的现行修筑的工作。在此过程中为了防止涵管外壁上与坝身之间出现渗流的现象,就需要从技术方面出发进行相应的分析工作,在外壁进行节流环间距的控制工作,减少渗流和开裂的影响在其结构方面的控制过程中,需要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方面的质量控制的工作,从结构方面进行工作的加强,使得涵管可以在导流的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2明渠导流
        当水利工程的大坝选址处于河床很窄,覆盖很深的特殊位置时,可以选择明渠导流的方式进行河水的引流。明渠导流通过在河道滩地或者河岸位置等修建专门的导流渠道,在河道的上下游位置修建围堰,让上游的水流经过专门的导流渠道进入到下游区域,减少水流对大坝施工的负面影响。一般来说,在地势较为平缓、开阔的平原河道区域使用该技术可以产生极为有效的导流作用。当施工场地附近原本就有修建的河道时,也可以直接采用原河道进行水流的排减,这样不但是可以有效降低项目建设的施工作业量,还可以进一步节约施工成本。轴线位置的确定是明渠导流工作的重点,明渠导流的轴线应该分布在宽敞的台地位置,并且其高度一定要高于上下游围堰处的外坡脚位置,水平距离要满足相应的施工建设标准,明渠轴线与主流的夹角应该小于30°,转弯处的半径应该要比渠道的底部宽5倍。
        2.3分段围堰法
        分段围堰法又可称为分期围堰法,分段指的是先将河床进行围割,得到数个干地施工基坑后再分段施工;分期则是将导流工程划分成多个施工阶段,其中,两段两期的导流方法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

对于分段围堰法而言,在实际的导流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河床两岸或者左岸围住,使河水完全流经河床,并在预定位置处将其截断,然后通过建筑物流出。分段围堰法适用于河床宽、流量大以及工期长的水利工程,同时可以满足对于河道通航、排冰以及过木等方面的需求。相较于全段围堰法而言,分段围堰法是对单个围堰分别进行单独施工,因此施工压力较小,且导流工作更具针对性,施工效率有了显著提升,此外,该方式还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施工的安全性。
        2.4缺口导流
        顾名思义是在坝体的具体位置设置相应的缺口来实现对水流的疏导。缺口导流能够让水利工程大坝在遇到洪汛期,当其他导流方式无法有效完成应对水流量激增的现实情况时,产生极为有效的水流疏导效果,确保水利工程大坝施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坝体缺口的位置和大小,应该按照坝体的具体构造和坝体的规模大小来进行综合的论证,确保坝体缺口能够发挥出应有的导流作用。在洪汛期过后,还需要将混凝土坝体中的预留缺口进项补齐,确保水利工程坝体结构完整。
        3应用管理
        3.1提高工程施工水平
        正常情况下,水利工程施工是对施工图纸的审核、使用新型的施工技术、工程的验收等,工程施工人员应该结合现有的规定明确自身的职责。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在把施工状况记录下来之时,需要及时发现存在的技术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保存好相应的施工资料,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检验时,将其作为检验依据,加强对施工图纸的检查,减少错误状况的发生,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在进行技术交换时,需要保证施工技术人员能够充分了解该技术的使用方法,严格对施工技术人员的仅能进行反复检查,防止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因施工技术问题而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
        3.2加强原材料及设备的质量监控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材料和设备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必不可缺,而且十分重要,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会对工程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材料不达标可能会对人民财产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之前要对现场的环境进行严格仔细的考察,根据实地考察结果来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材料,对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在施工材料方面,管理人员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监督,选择合适生产厂家,对材料产品信息仔细考察,进行样品采集,有效控制原材料质量,控制材料之间的配比度和合理性,在施工过程中每道程序和技术中材料的准备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
        3.3保证导流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
        导流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施工导流设计工作,要根据施工情况进行科学的施工导流设计,同时实现导流方案的合理选择,有利于导流施工的科学开展。首先要对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特点进行了解和掌握,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等进行全面勘察,根据施工需要对导流时段进行科学划分,并根据获得的相关资料对导流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保证导流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确保能够在工期内完成施工。
        结束语
        随着当下现代化技术的充分发展,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得水利工程的进行可以在持续、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因为导流施工技术相对复杂,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在技术选择的工程中需要根据实际工作的环境和技术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控制工作,保证施工过程中导流工作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任静.施工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9(4):267 -268.
        [2]张维昌.浅谈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 2018(35):286.
        [3]杨川.自动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09):199-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