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广州)铁道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在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有效推进下,如何对地下空间进行更有效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众多城市规划者愈发关注的问题。就目前来说,诸如地铁这种公共轨道交通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扩增了地下空间的规模,而且也为城市带来了不少的人流量。地铁站和地铁商业空间的有效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城市的活力,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对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地铁站与地铁商业空间的结合设计问题及其结合设计方法展开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地铁站;地铁商业空间;结合设计
引言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规模正逐步扩大,对于城市建设而言,充分合理地利用地铁空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就需要相关人员就要对地铁站和地铁商业空间进行有效的结合设计。对于地铁项目的建设来说,其地下商业空间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其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的活力,而且也能改善城市的交通和生态环境。因此,相关人员就有必要对地铁站与地铁商业空间之间的有效结合设计方法进行具体探究。
1、地铁空间与地铁商业空间的特点
地铁空间和商业空间不仅在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在空间形式和流线组织方面也有着较大区别。从本质上来说,地铁空间与商业空间其实是属于两个不同性质的建筑空间的。首先,地铁空间是一种静态运输设施的建筑空间,可供乘客搭乘、换乘和候车。它的基本功能是为人们提供候车和中转的场所。因此,对于地铁空间的设计就应该注重便利性和畅通性。
其次,商业空间是一种能够满足公众的购物、休闲、娱乐及社交等需求的活动空间。商业空间不仅需要具有展示和提供商品的空间,而且还要营造出一个适合消费者购物的环境,以满足消费者在消费中的各方面需求,从而使顾客能够享受到最完美的服务。因此,商业空间的设计应确保其舒适性与宜人性,以形成一个体验式、娱乐式的地下空间。
2、地铁站与地铁商业空间的结合设计问题
2.1缺乏针对性的城市设计
由于地铁及其相关的商业开发项目具有不同的投资主体,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开发建设周期不同步、施工过程的相互影响大、施工作业交叉等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缺乏先进的城市设计所导致的,这也给地铁和商业空间之间的有效结合设计增加了困难。在地铁线路的选择和选址过程中,通常需要更改城市的原始土地使用计划,这就使得在地铁站的规划和建设过程需要协调许多矛盾,例如拆除、重建周围的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的迁移等等。在前期设计中一旦忽略了这些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后期的建设无法按计划进行,从而也就会导致两者之间的建设时序无法配合,使得设计效果也得不到良好的呈现。
2.2连接空间的交通性差
连通空间的交通性差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连接空间相对来说较为狭小,因此在一个商业空间中往往只有一处空间能够与地铁进行连接,从而就会人们的通行带来一些不便。其次,连接空间的位置设置不合理,这点主要表现为连接空间的位置设置得太隐蔽,且还可能与常规的地铁客流线不一致,使得乘客往往是通过常规或更便捷的路径到达目的地,因此完美地绕过了商业空间。此外,如果在连接空间附近集中了餐饮及小额零售等业态,就会进一步阻止地铁客流往商业中心流动。
连接空间的交通性差、人流量少的主要原因忽略了连接空间的重要作用,只是强调了连接,而没有根据连接的位置来合理安排商业流通,缺乏统一和全面的规划。
2.3设计理念较为落后
通过借鉴国外经验,经过综合开发,我国也初步实现了城市商业建筑与地铁的结合,增强了城市中心的活力。虽然说大部分设计人员现在已经认识到了商业建筑和地铁一体化的重要性,但由于经验、资料等方面的不足,使得地铁车站和商业建筑的总体规划方案仍然得不到有效制定与落实,在综合开发中仍然存在各种问题,从而严重阻碍了地铁车站和商业建筑的共同发展。
在地铁车站和商业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其设计和建造过程都需要不同项目之间的有效协作和管理,因此设计人员一定要结合整体设计和综合发展的理念来展开设计工作,以确保地铁车站和商业建筑的有效结合。
3、地铁站与地铁商业空间的结合设计
3.1混合式
混合式是指将地铁空间和商业空间交织在一起,不存在明确的空间界线与分隔。混合式设计在地铁的建设初期较为常见,这种设计通常是采用玻璃、轻质墙体或卷帘门分隔对地下空间进行分隔,但实际上是将商业空间融合在地铁空间中,使得客流资源也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但是当商业规模较大,这种设计就会存在较多隐患,因此这种型式只适用于能够满足防火要求的站内小型商业采用,而且这类商业建筑通常只能是设置在地铁站厅内。例如,地铁站里常见的一些小型便利店与面包店就属于混合式设计。
3.2通道式
当地铁空间和商业空间在空间上完全分开,并且两个空间之间是通过通道进行连接的,这种形式就称为通道式设计。在这种类型中,地铁和商业空间被清楚地分开并且不会互相干扰。
通道式设计通常具有交通指引清晰、流线简单、人流畅通等优点。同时,这种设计形式还有利于解决地铁建设与商业建筑建设周期之间不一致的问题。但通道式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与城市商业空间协调困难、功能单一等等;而且通道式设计在空间的过渡和联系上变化也很小,缺乏空间的对比,所以整个空间也会显得比较单调。因此,在通道式设计中除了要发挥出其出色的交通功能特性外,还必须对地下空间环境进行丰富,以克服地铁空间层次上的不足。
3.3街道式
街道式设计可以说是通道式设计的一种延伸和扩展,其以地铁与商业建筑的连接通道作为起点,对空间进行了扩展,形成了一条条交通走廊;同时,街道式设计还可以起到扩大商铺展示面的作用,因为其能够完全贯穿或部分贯穿于商业空间的连接空间之中。采用街道式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高效便捷的交通需求,而且还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带领人们进入商业建筑,为商铺带来更多的客流量。而最重要的是,这种设计形式实现了对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3.4枢纽式
枢纽式设计主要是以连接空间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并以此实现对地铁站大厅、地铁出入口以及各商业店铺之间的连接贯通。枢纽式设计结合了地下空间所拥有的相关元素,如果在城市的中心区,或是在人群聚集的区域,应用这种设计形式可以得到更佳的效果。采用枢纽式的结合设计能够使得地下空间的形态具有地上空间的特征,同时还兼具了交通服务功能和商业服务功能,因此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体验。同时,枢纽式设计也提高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增加了城市地下空间的集约化。例如,在南京地铁的新街口站就采用了这种设计,其连接空间不仅包括了商业与公共交通的转换空间,甚至还包括了区域内已建成的开放空间。这种设计不但实现了地铁空间与商业空间的结合,而且还连接了城市公共空间及其他地下空间,增强了整个地下空间的互通性。
结束语
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加,地铁也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工程具有客运量大、行进速度快、能耗低、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因此,对地铁及其商业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车站周围的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增加土地的价值,同时还可以促进周边商业区的发展,提升地铁工程的经济效益,所以设计人员一定要重视并不断优化地铁站与地铁商业空间的结合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海伟.地铁站与地铁商业空间的结合设计研究[J].城镇建设,2020.
[2]生金文.城市地铁站商业空间的规划设计[J].城镇建设,2020.
[3]王涛.地铁站与地铁商业空间的结合设计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
[4]陈丹路.探析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的复合化设计[J].科教文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