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规划的要点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郑世开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建设水平不断提升,重点服务于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建设水平不断提升,重点服务于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出台了建设无障碍城市环境的相关政策和文件。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规划做新的专项规划类型,其编制要点仍没有统一的规范指导,本文结合相关实践,对此类规划的编制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无障碍;城乡规划;专项规划;
        1背景
        国内外对无障碍设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上个世纪初,受人道主义的影响,西方建筑学界探索兴起了无障碍设计。其核心思想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在各类建设环境中,为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方便和安全的行动空间。上个世纪中叶,由于弱势群体对平等权利的不断追求、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文化变革,普世价值观念愈加认识到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应该拥有与正常人一样平等的权利,随后城市建设中也进行了服务于弱势群体的各种设施的设计及建设。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全面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国发〔2015〕7号),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帮助残疾人和全国人民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国务院、广西省、玉林市先后颁布加快推进城乡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相关法规和文件,玉林市提出了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市的发展目标。
        2 相关概念
        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了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及其他行动不便者在居住、出行、工作、学习、休闲娱乐和参加其他社会活动时,能够自主、安全、方便地通行和使用所建设的服务设施。
        3 规划编制要点
        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规划主要针对规划范围内的无障碍设施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弱势群体的活动规律,针对不同的空间类型,进行分类建设引导。编制要点主要包括:
        (1)现状调查与评估
        首先,应对现状建设环境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与评估,明确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为接下来的分类引导和保障措施制定奠定基础。
        (2)规划技术路线
        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明确规划的技术路线,确保规划编制的规范性和可行性。
        (3)空间分类与改造建设引导
        城乡建设环境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无障碍设施的问题和布局有所不同。对无障碍设施空间进行分类,比如分为道路空间、居住空间、公共建筑、公共交通等,进行分门别类的分析和引导。
        (4)规划建议及保障措施
        城乡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系统可行的规划,更需要制定保障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应结合无障碍设施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保障措施。
        4 玉林市无障碍设施专项规划
        4.1 规划概述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玉林市市域,包括玉州区、福绵区、玉东新区。
        (2)规划方法与技术路线
        1)部门访谈
        在编制过程中,充分重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工作,向市相关部门了解全市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数量及分布,为预测规划期间玉林市无障碍设施需求提供基础数据。
        2)实地调研
        重点针对城市中心区、交通枢纽、公共建筑聚集区、商业集聚区、公共开敞空间、旅游景点等人口集聚区,在全市筛选出了57个调查地区,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实地调研,系统了解调研地区的整体建设情况,分析全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3)公众参与
        深入街道与街道居民及各行各业残疾人交换意见,充分听取了各方人员提出的玉林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了解无障碍设施使用者对规划的具体诉求。
        4.2 现状分析
        (1)无障碍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整体建设水平不高
        与其他先进城市和地区相比,玉林市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整体建设水平仍有待提高。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普及程度不高,很多地段没有设置缘石坡道,绝大多数公交站缺乏设置语音、字幕报站系统,普遍缺乏无障碍设施指示标牌、缺少过街音响信号装置,在公共场所缺少残疾人专用车位等。


        (2)建设情况地区间差距较大
        不同行政区之间的设施建设水平差别较大,尤其是旧城区建设水平相对较低。新城区无障碍设施建设状况相对较好,设施较为完善。旧城区由于发展起步较早,很多建筑兴建较早,因此建筑内部及天桥无障碍建设相对落后,问题较多。
        (3)缺乏系统规划建设,实际使用不便利
        未对无障碍设施进行系统规划与建设,建设单位各自为政,分头建设无障碍设施,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能满足残疾人出行的实际需要。盲道没有有机地连成系统,盲道不能与公交站台相连接。居住区内部盲道不连贯,与建筑入口不连接。
        (4)后期管理维护缺位,占用破坏现象突出
        虽然现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数量很多,但却面临后期管理环节的缺失。随意占用盲道现象突出。无障碍厕所也存在安全扶手和坐便器损坏、无人修理等现象。无障碍设施的后期维护及改造任务还很艰巨。
        4.3 规划目标
        通达和服务设施有效衔接的无障碍环境。保障广大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各类弱势群体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树立玉林市文明、开放、和谐、公平的城市形象。
        4.4 无障碍设施建设与规划改造指引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结合玉林市的发展实际与目标,无障碍设施建设与改造规划主要包括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设施、公共建筑、居住区、公共空间、无障碍标识、信息无障碍等7大类型。在明确建设改造的范围对象基础上,规划指引内容主要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明确无障碍设施规划建设的具体类型与要求,提出实施重点及近期重点项目,便于指导规划的具体实施。
        (1)城市道路
        对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级城市道路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缘石坡道、盲道,人流集聚地区内的路口安全岛应能使轮椅通行,区域内主要人行天桥及人行地道,宜增设轮椅坡道和安全梯道或垂直电梯和国际通用无障碍标志。
        (2)公共交通
        对区域内主要公共交通线路上的公交站点进行无障碍改造,本区域内合理配置一定数量的无障碍公交线路和公交车辆,并配置一定数量的无障碍电召的士,方便弱势群体的出行;对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轨道交通站点、旅游客运码头、火车站、汽车站应实现无障碍化,对于已建的上述地区,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应逐步进行无障碍改造。
        (3)公共建筑
        对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办公建筑、医疗卫生建筑、商业服务建筑、文化体育建筑、教育建筑、福利及特殊服务建筑、室外公共厕所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建设无障碍设施,对区域内需要改造的以上公共建筑,严格根据规范要求补建完善。
        (4)居住区
        对区域内老旧社区优先进行无障碍化改造,打造居住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点,逐步按照规范要求对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居住较多的居住组团进行无障碍改造。
        (5)公共空间
        对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广场、城市绿地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建设无障碍设施,对区域内需要改造的城市广场、城市绿地,根据现状缺失无障碍设施情况,补充完善。
        (6)无障碍标识
        结合区域内无障碍设施建设,协同完善无障碍标识系统的配套建设,重点完善区域内重要城市绿地、城市广场、大型公共建筑、康复建筑盲文地图建设,对人流集聚地区内的路口增设过街音响信号提示装置,主要公共交通线路上的公交站点设置盲文站牌。
        (7)信息无障碍
        对区域内政府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场所设置语音提示和信息屏幕系统、图文引导和听力辅助系统、紧急呼叫与显示系统等,并配置无障碍信息交流专员;定期在重点社区、人流集聚区开展手语培训、无障碍相关知识宣传。
        4.5 实施建议保障措施
        (1)无障碍社区服务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应当逐步完善无障碍服务功能,为残疾人等社会成员参与社区生活提供便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完善报警、医疗急救等紧急呼叫系统,方便残疾人等社会成员报警、呼救。
        (2)细化完善行管标准与规范
        根据国外城市规划管理的经验,应该逐步将无障碍的设计规范与要求纳入通用设计的范畴,在城市道路、公共设施等相关章节中增加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要求。
        (3)严把规划建设管理,将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设计审批和竣工验收环节
        今后新建城市道路、大型公共建筑和住宅区必须按《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建设无障碍设施。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在工程概算中列入无障碍设施建设费用。
        参考文献:
        [1]《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