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暖通设计中新型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与体现 刘虎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刘虎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的面积正在不断扩张,这在满足基本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也给环境持续建设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和压力,建筑运行所带来的污染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身份证号码:13068319860107XXXX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的面积正在不断扩张,这在满足基本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也给环境持续建设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和压力,建筑运行所带来的污染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因此,节能设计理念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呼吁和传播。
        关键词:建筑;暖通设计;节能;应用
        引言
        现在讲生态文明建设,讲节能环保,这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在建筑当中暖通是能耗大户,但在建筑当中暖通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保证建筑功能性的关键。这就对暖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保证建筑的功能性,又要保证节能减耗。围绕当前的现实状况,建筑暖通设计落实新型节能设计理念,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
        1建筑暖通节能设计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能源消耗也在不断的增加,其中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占据着重要的比例,高能耗的建筑领域的发展不仅会造成资源的继续浪费,同时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相关的资料分析可知,建筑暖通设计的能源消耗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并且还是处于一种继续增长的态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供需矛盾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在民用建筑暖通设计中应用了较多的不可再生资源,也不利于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通过对建筑暖通领域进行相应的调查发现,在建筑暖通设计中使用相应的节能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建筑暖通设计对资源的消耗,达到一定的节能目标,从而实现建筑暖通设计的绿色发展。
        2暖通系统设计现状
        在如今的建筑工程中,暖通作为通风、采暖、空气调节三方面的功能性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设计过程中,通常都注重于空气调节也就是空调系统的设计,一般都会利用综合设计法,通过设计排风、供暖等方面来实现空调系统。不过现阶段暖通系统由于建筑本身的高度而越来越难以保证其功能性,由于高度的增加,系统所涉及的一些设备以及管路等运作压力都会增加。并且在进行暖通设计时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比如有时会在循环水泵的选择上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容易造成水泵功率选择过大,不但增加了购置成本,也增加了能源消耗。
        3新型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原则
        3.1节约原则
        现如今,国民经济进一步增长,我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这也是全世界各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所以对于建筑暖通设计来说,相关企业必须严格依据节约原则,在具体施工中实现材料的节约、能源的节约。
        3.2可循环原则
        对于建筑暖通设计中应用新型节能设计理念,往往会涉及到可循环资源的使用,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传统资源的开发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难以满足现如今建筑行业的总体发展需求;基于此,相关企业需要秉持可循环原则,对新型可循环资源加以开发和应用,从而满足建筑行业的具体需求,还能够有效控制环境问题,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现有生态系统平衡。
        4新型节能技术及材料在建筑暖通设计中的有效应用
        4.1强化调节设计
        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和变频操作一直都是暖通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体现建筑施工整体水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引起设计主体的全程关注和重视。设计主体应当寻找途径来优化这两部分系统的设计,例如可以根据建筑用户不同时间段对空调的使用量来调整其蓄电量。设计主体可以在空调使用频率较低的时候来储存冷气,以此来平衡后续高峰期的大量输出。

除此之外,设计主体也应当积极引进新型环保设备和技术来优化系统的实际操作,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系统能耗,以此来达到减排的目的。
        4.2空调水系统节能设计
        有效考虑闭式循环,以此减少水泵实际消耗,并延长管道等附属设备的寿命。选用变流量的形式,确保换热器实际供水量及系统实际循环水量都能根据空调负荷发生的变化调节,从而减少输送能量。采用变频水平,确保水泵实际工作效率可以将实际需求作为依据进行调节,防止其始终处在全负荷状态,有效减少能耗。在达到空气处理条件时,提高冷水初始温度,如果能提高制冷机组的蒸发温度,则可以显著减少制冷剂电耗,一般每提高1℃就能减少2%~3%的电耗。条件允许时,增加冷水系统中供水和回水的温差,但要注意不可超过8℃,以此减少循环水需要达到的流量,起到节能的作用。
        4.3地源热泵技术
        地源热泵系统可以给予建筑内部热源和冷源,也是为人们供给生活用热水的主要构件。由于建筑中的岩体、土壤等资源相对稳定性较高,因此地源热泵系统可以针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只需要在地下管道系统内部输入能源,就可以实现冷热交替的效果。地源热泵系统在运作时,相对能耗非常低,与其他日常用到的暖通系统设计技术相比,节约能耗率在35%左右。
        4.4完善热循环和中央空调设计
        厨房通风:由于厨房对人们的生活品质具有较大的影响,且其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涉及了明火、燃气及电等,所以这一空间环境中充斥着高温、可燃水体、油烟,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基于此,在厨房的暖通设计中,设计人员应确保其拥有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即结合厨房的具体使用性质来对恰当地机械送风和排风设备进行设计。地下车库通风:目前,地下车库已成为现代化建筑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并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实际生活。因为这一空间的自然通风条件比较差,往往会频繁发生由于通风不畅和温度不断升高而导致车辆的风险增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威胁车主的身体健康。基于此,对于地下车库的暖通设计,设计人员应对车辆出入的大致规律等加以全面考虑,再恰当地设计排风装置,从而对地下车库的自然空气流通情况进行有效改善。
        4.5蓄能空调技术
        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建筑暖通设计中都采用了蓄能空调技术,这行技术在目前的应用中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不能够使空调达到相应的节能效果,其主要作用是能够降低电力生产规模,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能够实现移峰填谷的功能,有效提高发电厂的能源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电力供需的紧张状况,从广义角度来说,其也是一种节能技术的表现。变流量技术: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在一般情况下,需要结合相应的气象条件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的负荷在一天内会不断的变化,并且要小于实际的负荷。在负荷的变化过程中,水和空气作为一种载体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不仅关系到暖通空调系统的质量,也是实现节能效果的必要条件,这就需要动态控制暖通系统的流量,使得其能够适应相应的负荷要求,并在最大程度上达到相应的节能效果,从而促进我国建筑暖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产值的不断增长,大大提升了大众的生活品质,同时大众也更加注意节能环保。对于建筑暖通设计,建筑企业需要积极应用新型节能设计理念,以此来确保暖通系统的使用性能,为住户提供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大大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实现节能环保。
        参考文献
        [1]傅晓耕.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8):204-205.
        [2]程果.新型节能技术及材料在民用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7(9):162.
        [3]李跃虎.新型节能技术及材料在民用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筑,2016(2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