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祺美中检联检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205
摘要:我国近几年经济水平发展迅速,各行业的建设对我国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与污染,推动了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进步。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极为复杂,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规范性,并为我国环境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环境数据信息,方便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对此,本文重点针对新环境下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思路进行探究,提高其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我国环境质量。
关键词:环境管理;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思路;新环境
在现今的经济发展中,需要极为重视环境监测质量与控制,提高其监测质量与工作人员的监测效率,优化其监测方法保证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监测相关人员需要根据我国推出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重视其工作,提高其质量控制,提高其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监测人员要制定严格的惩罚,以保障监测质量。本文重点针对新环境下如何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进行探究。
1提高质量管理服务意识,奠定质量控制工作基础
近几年我国逐渐重视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工作,随之我国相关部门的管理条例与质量管理逐渐得到完善,并将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相关行为制定有关的法律进行管理,并对环境污染与环境质量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针对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与破坏的企业需要负相关法律责任。以上内容充分说明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极为重要,在其管理体系与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更为高效,其由被动的工作态度逐渐转变为主动,为其质量控制工作奠定了有效的基础。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工作人员与相关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质量管理服务意识,质量服务是其行业进步的保障,管理对其质量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能够对我国环境保护起到有效的帮助,更利于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另外,环境监测质量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监测信息记录习惯,并对监测技术进行统一规范和操作,监测中保障信息的完整性,为环境保护与相关部门人员的工作提供更为有效的基础信息保障。其次,更要保障监测人员能够对监测设备进行充分了解,并按照正确的监测操作流程完成监测作业,保障其监测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2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准,实现动态化质量管理
环境监测质量工作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监测人员的监测技术、监测设备、材料、操作流程的规范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其监测质量。传统监测环境工作中,大部分的监测工作以及信息记录都是由人工进行完成的,在信息采集与监测记录中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也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与资金,在其监测质量的效率上也得不到质量保障。对此,要想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就要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准,实现动态化质量管理,数字化管理能够大量地解放人工监测的工作量,还能降低其监测工作的复杂程度,更多的监测人员能够从基础工作中抽身,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放在环境监测质量信息分析中。数字化管理能够提高其工作效率与监测信息的准确程度。计算机技术更为先进、便利,人们操作与管理更加简单,对于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整理、保存较为高效化,形成系统化、规范性的操作流程,环境监测质量信息的准确性能够得以保障。
要想构建数字化管理系统,需要对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监测技术水平、操作流程、信息数据等等工作流程都进行更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工作量,但是数字化管理系统完善之后,能够有效提升环境监测质量信息的利用程度,更能制定高效的质量控制标准与监测步骤。还有部分原因会对监测质量产生影响,管理人员要针对其问题进行细致探讨,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保障环境监测质量。
3倾斜质量控制工作重心,提高质量控制可操作性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重心就是保障监测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与监测工作的高效性,但是大部分工作人员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并不明确,认为其工作内容是找出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其工作重心产生偏差,没有通过质量控制工作提高其监测质量。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工作中,采集的样品被送往实验室的过程经常被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所忽略,极易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结果。我国很多专业分析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通常都会将其工作步骤分成采样、运输、保存、监测数据等几类,但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对于任何一个监测步骤都要严格管理与控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其环境监测质量。对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工作人员要明确其工作重心,提高质量控制的可操作性。
现今我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中的监测质量问题都在逐步地完善与解决,监测工作人员要对各种监测技术进行了解,并对影响其监测结果的因素进行掌握,从采样人员的技术水平到数据分析都需要严格按照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要求进行。尤其对含有有毒物质的污染环境样品要重点管理监控如若采集样品过程中,其采集技术达不到标准导致采集过程中出现问题,极易导致有毒物质产生挥发,进而影响环境监测数控的准确性,不能根据其数据结果正确判断其污染程度。对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重心必须明确,首先要对监测人员的采集技术进行了解,提高其监测技术水平,另外,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与检查,保障其监测设备的精准程度,其次,对于样品的运输环境也需要进行规范与管理,按照标准落实并加强管理力度。监测人员要对监测工作做好详细的记录,方便日后进行核对与调查。
4加强实验室资质认定,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
对于实验室的环境监测资质也要进行了解与掌握,实验室资质认定是由相关部门对其质量监督工作的能力进行公平鉴定。加强实验室资质认定,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推出了对质量监测相关部门的资质认定要求,其中明确提出,监测数据的实验室必须要有资质认定才能开展监测作业。其中充分说明实验室资质认定的程度能够直接代表着实验室监测数据的能力与准确性,对环境质量监控有着良好的辅助与约束作用。对此,还要对实验室资质认定进行细致审查,并适当提高实验室资质认定的难度,制定相关的管理条例,对于监测疏忽的实验室要进行相应的惩罚措施。另外,对于实验室进行监测的工作人员的监测技术也要进行资质认定,制定有关的审核条例,保障其技术水平。
另外,环境监测部门应该加强科研工作的力度,利用科研成果提高监测工作的工作效率及其质量。我国环境监测部门还可以参照国外环境监测的管理条例,引进其先进的科研技术与监测操作流程,从而提高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水平,推动环境监测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例如发达国家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制定了质量控制的统一标准,会先收集各个国家的管理条例与监测质量相关内容,根据其自身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其方法更适合我们参考与学习。
结束语
以上内容充分说明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相关部门要从其监测工作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监测质量与其监测效率,从而保障其工作的规范性与系统性。监测工作的样品采集、运输、监测、实验室资质等等都极为重要,需要落实全程动态管理,从而促进其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荣,朱莉莉,李健军.国家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研究进展及业务发展思路[J].中国环境监测.2019(01):393-394.
[2]周晓艳.新形势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居舍.2018 (30):43-44.
[3]柏仇勇,何立环,史宇.深入推进新时代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J].中国环境监测.2018(0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