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2010219861022XXXX
摘要:通常来讲,建筑设计的发展与时代文化密切相关,也可以理解为从建筑设计的特点能够呈现出当前时代所具有的审美观和文化特征。从古至今流传下来许多文化瑰宝,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逐渐开始意识到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和作用,明确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而通过建筑设计是一种能够很好呈现传统文化的手段,通过建筑设计来体现民族精神与文化,在建筑设计领域逐步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文化元素;运用
1 建筑设计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价值
传统文化元素是人类、社会与自然所共同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也可以说是对人类生活经验的一种总结。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了解,能够让人们更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精神。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能够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彰显传统文化特色,反映中华民族精神与思想。如学者袁延平对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阐述,指出了传统文化元素的意义所在,满足高层次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民族归属感。同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也有助于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不仅仅是让中国人更深入的了解文化,甚至让国外游客也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学者李静在研究建筑设计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时指出,运用传统元素能够让建筑设计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游客带来全新和独特的感受,并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能够起到多元化发展的作用。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在《建筑的未来》一书中,提出了建筑设计与城市文化越来越表现出趋同化的问题,没有任何的独特的特色和性质,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文化的冲击下展现中国文化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2 建筑设计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分析
2.1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符号
传统建筑文化主要以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元素符号展现文化信息,从而得到大众的关注与认同。为此,现代建筑设计师要提炼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元素符号,对这些传统建筑元素符号实行重组与改造,一方面体现“旧貌换新颜”的文化韵味,另一方面增强人们的文化共识,激发人们的文化共鸣。也就是说,现代建筑设计师应对传统建筑元素符号进行提炼与加工,在传承和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深化现代建筑的艺术内涵。
2.2 传统建筑形制
传统建筑形制主要指传统建筑物的外观及内部结构,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形态和建筑构造形式。同时,建构筑物所用的材料也与建筑物的艺术风格存在紧密联系。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吸收传统建筑形制的精髓,深度了解当地的社会习俗,并深入研究传统建筑形制的主要内容,全面把握传统建筑形制造型和结构的主要特征,从而提升现代建筑的艺术鉴赏价值。
2.3 传统建筑材料
若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建筑设计师必须积极学习传统建筑设计工艺,掌握材料应用技法。传统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其中,木质结构与砖石混合结构最为典型,也最为常见。建筑材料作为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表达载体,也是现代建筑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近年来,以木材、竹材、石材为原材料的现代建筑逐渐增多。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尝试也是传承与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是,需要格外强调的是,现代建筑设计师需保证传统建筑材料与现代建筑工艺的相互协调,避免发生工艺性与艺术性问题。
2.4 传统建筑空间布局构造形式
2.4.1 围合院落布局构造形式
很多传统建筑主要采用围合院落的布局方式,建筑物和墙体采取对称布置方式,从而形成规则的四合院空间。围合院落将院落融入到建筑平面当中,非连廊发挥着连接功能空间的作用。北京四合院是现存的传统建筑中采用围合院落布局形式最典型的代表。利用围合形式,一方面可明确空间的界限范围,构成独立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可分隔居住空间与外部空间,形成私密性空间。
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围合院落布局形式,能够高度满足居住者对私密性空间的需求。
2.4.2 园林景观布局方式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源远流长,注重空间布局的灵活多边形,园林景观的自然和谐性,给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中国传统园林通过借景、对景、分景与隔景等多样化设计手法,对空间环境中的山体、水景、建构筑物、动植物进行协调规划。再者,传统园林也要做到比例协调、错落有致、动静结合、明暗变幻、遥相呼应。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合理应用传统园林布局形式,一方面增强建筑的空间层次感,另一方面也可更加生动地展现现代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2.4.3 局部空间布局方式
中国传统建筑中也有很多趣味性较强的角落空间,角落空间中也蕴藏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烙印,如北京胡同和上海弄堂等。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巧妙的应用传统建筑的局部空间布局形式,赋予建筑设计趣味性,保留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2.5 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品格
对现代建筑来说,不单单要注重建筑构造形式与结构功能的有机整合,还需深度解读建筑艺术形态所承载的文化气节与精神品格。例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道家学派则讲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物极必反”。其中,“无为而治”的核心内涵是“无为而无不为”。并非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从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基于“无为而治”思想理念的建筑设计中,需按照某种特定的逻辑进行自然运营,不过分强求,也不过度干涉,形成洒脱自如、浪漫飘逸的建筑艺术风格。而佛家则强调追本溯源、返璞归真、宁心静气。将佛家思想融合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则能够营造清幽宁静的建筑氛围,舒缓居住者的心理压力。
3 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建议
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并不是单纯的复制,应与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融合与创新,才能够更好的呈现出传统文化的特色。学者杨艳指出了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要在设计思想上进行创新,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学者白天佑指出了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文化运用并不是完全照搬和套用,而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华提取,通过建筑产品来呈现文化精神。将传统文化精华融合到现代设计理念中,与现代思想合理的融合创新,才可以发挥传统文化元素的优势,呈现传统文化元素的魅力。学者夏文杰对传统文化与建筑之间的联系展开具体的探讨,从文化的审美、艺术、类别等角度概括了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的问题和创新策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对于彰显民族文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为建筑设计注入了文化的精华,为建筑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不仅仅是复制,而是将文化精华进行提取运用和创新,才能体现出时代的特色与文化的底蕴。
参考文献
[1]徐国蒸. 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5):3961.
[2]王永发. 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工程设计的影响[J]. 房地产导刊,2019,(27):40.
[3]徐红川. 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工程设计的影响[J]. 建材与装饰,2016,(20):63-64.
[4]田立勇. 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工程设计的影响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1):335.
[5]俞招娟. 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工程设计的影响分析[J]. 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00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