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问题及对策研讨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申超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身份证:21011419840922XXXX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2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质量非常关键。通过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凸显建筑行业在发展中的技术优势,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全面落实节能减排要求。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关键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打破传统观念限制,应对全新发展挑战,关注施工关键技术应用,从而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问题;对策研讨
        在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项目施工时,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较之于其他建筑技术,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施工效率更高,且材料消耗較少,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方针。但是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建筑行业的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起步较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推动该施工技术的成熟,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1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流程
        通常来说,预制装配式建筑就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常规施工技术协调搭配开展作业。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就是将工业化加工制作的各类混凝土构件进行现场装配。在此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生产制造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梁、板与柱体,尽可能的使用预先装配完的构件进行阳台、楼板等大面积结构的拼装;在装配构件的运输环节,要尽量选择专业运输车辆,避免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机械性损伤;将这些预制构件运达指定施工区域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吊装与拼接;而后,将预制混凝土构件运送至指定位置,通过预留插筋与孔洞进行对应配置,再进行灌浆浇筑作业;最后,将独立预制构件组合拼接成完整且连续的构件体系,进一步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强度。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来说,这种规模化、集成化的生产方式,可以完善其综合性能。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其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主要阶段有三个,即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和装饰工程。其中,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基础工程部分、装饰工程部分,是与现浇式建筑大体相似的。主体结构部分施工的工艺流程为,构配件预制、运输、吊装、支撑、套筒灌浆、后浇部位钢筋绑扎,以及支模、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其施工过程,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出现质量问题
        2.1平板制作安装质量问题
        在平板制作安装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就是转角板、叠合板和外墙板的制作与安装。首先,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转角板是其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保持构件的温度,但由于其厚度薄、体积大,因此在其转角处容易被折断。比如在构建运输、吊装安装中都有可能产生此类破坏。而在制作生产中,如果养护不达标也会将其转角处角度精确性等问题;其次是叠合板的断裂问题,一般会出现在其运输和吊装过程中,生产制作过程中,板面也会出现断角和缺角等问题,致使预埋件脱落在现场。这与其整体跨度较大有关,容易在运输中内挤压而在超出承受能力之后出现裂缝,在裂缝扩展到整个模块时会被损坏;最后是外墙板保温层断裂,在预制外墙板加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外装饰面、保温层和结构层共同组成的构成形式,其中保温材料制作中的标准不统一的话,会致使保温材料的外墙板脱落,或出现断裂现象。
        2.2预制构件连接质量问题
        预制构件的连接质量,关系着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性能。在其连接过程中,灌浆、套筒联机、管件埋设等过程中都容易出现问题。通常情况下,在板的上孔流出灌浆液体时,施工人员就会认定已完成了灌浆操作,但对于板内部的情况查验却比较困难,因此也就很难保障灌浆饱满程度,而存在不饱满的情况,或者使灌浆孔被堵塞而危害到其整体性能,包括强度和刚性,并最终危害到建筑的质量。
        同时,在套筒连接各个构件时,会出现套筒位置和钢位置偏移的问题,部分偏移的情况下可将钢筋勉强插入到板内孔洞,但在偏移较严重的情况下就无法插入,需要对构件进行重新制作。这种情况的发生,与设计中缺乏对构件尺寸和定位的精确确定,在后期施工中就加大了难度。此外,在埋设管线与构件时,也会出现脱落、堵塞等问题,加大施工中穿线阻碍。

并且预制装配式建筑采用的构件,是预先在工厂内生产完成的,难以全面考虑转角弧度等问题,导致预埋水电管线中出现直角,加大现场穿线难度。
        2.3预制构件成品保护问题
        在施工现场需加强对预制构件成品的保护,在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预制构件成品保护不当的问题。对预制构件成品安置不当,会使其出现损坏,影响到构件的正常使用。施工现场没有选派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或者其生产速度与现场作业之间搭接不及时,会出现养护措施不到位的问题,或者厂商为了确保用量而批量生产,导致构件堆放时间太长而被腐蚀,是不利于其正常功能发挥的。
        3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3.1施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时间较短,因此缺乏足够的技术人员。一些公司在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只在材料和理论方面取得了成绩,而忽略了对人才的培养,致使其技术水平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实际施工中,会采用临时工进行操作,其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3.2缺乏完善的施工验收标准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研究机构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还在不断学习国外技术,符合我国自身国情的技术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优化。因此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缺乏有效约束,也制约了该类型建筑的持续发展。
        4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解决措施
        4.1辅助性工具应用
        对于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转角板断裂等问题,可以通过采用辅助性工具来解决,比如转角板“L型”吊具、平板“护角”辅助工具等,对减少损坏有很大帮助。具体在转角板吊装过程中,可利用“L型”吊具辅助,将转角板承受的力转移到辅助吊具上,降低其由于操作不当而断裂的概率;平板“护角”应用,要结合构件的尺寸、规格和标准等,制作适用的护角,将其套在构件四角位置避免运输中的损坏问题,且这种辅助工具可重复利用,降低构件损坏几率。
        4.2适当减少叠合板制作跨度
        在叠合板吊装过程中,会由于其跨度大而产生断裂,对此施工单位要积极与设计方沟通,设计单位也要对该问题加大关注,在合理范围内控制好跨度大小,减少吊装中的损坏问题。
        4.3吊装桁架筋
        对于叠合板吊装脱落问题,可直接进行桁架筋吊装,或者在预埋件周边进行加固处理的措施,一方面可以有效节省预埋件,另一方面也可加大叠合板吊装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具体需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来具体选择。
        4.4合理加大对位孔径
        在施工现场的操作中,一大难点就是预制钢筋与孔洞对位准确性问题。在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大对位孔径,使预制钢筋的入孔率有效提高,进而加强其纵向整体性,保证连接的有效性。
        5结语
        综上所述,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项目作为近几年以来行业中发展出的新型项目,具有节能环保、减少污染等优点,同时能够较好的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住宅产业化的需求,因此研究相关技术要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相关人员可以以此为基础,在当前施工技术上不断进行改革与完善,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少春.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12):121-122.
        [2]常东升.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产业,2018(04):3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