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和经济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更为丰富。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采用桩基础施工技术有助于顺利完工。建筑工程工期长,内容繁多,对施工人员及技术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桩基础施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施工质量,增大工程安全系数。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
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建筑工程发展中,施工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理念能够推动施工技术的革新优化,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前行提供助力。这里桩基础施工技术就是巩固工程稳定性的关键一环,需要引起业内的大力关注。
1桩基础概述
桩基础主要由基桩及连接于桩顶的承台构成,低承台桩基主要指桩身置于土中,承台与地面大面积接触。高承台桩基通常指桩身部分露出地面,承台底部在地面上方,桩基础技术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中,质量较差的浅地基施工中应用桩基础技术可显著增强地基稳定性,推动工程顺利完工。
2桩基础技术施工前准备
2.1施工现场实地勘察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场地的勘察工作是施工前准备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涵盖施工环境和土质情况。勘察人员应认真分析和记录数据,将其总结为施工基本材料,精心准备施工仪器和设备,保障工程有序开展。
2.2编制施工方案
管理者要科学编写实地考察中的数据信息,形成完善的施工方案,且注重施工方案编写的规范性。重视文明施工,并结合实验研究的结果确认工程施工中的各项参数。
2.3严控材料质量
日常生活中,人们十分重视建筑安全。而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其也是建筑工程得以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这里桩基础的填充材料会直接影响桩基础的质量,施工人员需使用质量优良的桩基填充材料填充桩基,不可选用劣质材料。购进的材料必须依据科学的配比进行配制,不可擅自更改材料的添加量。在填充材料的过程中,要求人员结合实际增加重要位置的填充量,减少非重要位置的填充量。为有效分散建筑物对地下物质的挤压,可利用专业设备随时监测地下物质的挤压情况,调整填充材料的数量和速度,从而保证桩基础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维护建筑的安全性。
2.4有效控制桩基高度
工程施工中,严格控制桩基高度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施工人员需根据工作实际做好放线定位,提高单个水准点的精确度。另外,施工人员还要参照工程设计的总体要求确定单根桩基的高度,以加强桩基的准确性。在施工现场准备中,还需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促进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
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形式较多,且不同类型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下笔者就将结合工作经验就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常用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展开简要分析和阐述。
3.1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采用预制桩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务必严格按照工程要求提前制作桩基。工程施工中,要将预制桩直接打入地层。现阶段,可采用钢管预制桩及混凝土预制桩两种较为常见的施工技术,前者主要采用H型钢桩及钢管桩,主要应用于特殊工程。应用混凝土预制桩时,则需选择强度和耐久性较高的混凝土完成预制工作。打桩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和要求处理,且预制桩的索具需捆绑在桩上端吊环附近30cm以内,以加强桩中心位置的合理性。桩体缓慢打入土体后,要以小落距锤击1-2次,规定桩身的垂直度误差在0.5%以内。随后使用螺距在1.0m以内的工具完成落锤打桩,进而构成桩基础。
灌注施工中,应以桩顶灌注。
目前主要应用静力沉桩技术、振动沉桩技术。为有效防止沉桩过程中出现土体损坏等问题,施工人员要合理规划沉桩顺序,确定桩基的数量和间距。为此,工程施工前,工作人员必须仔细探查施工区域,合理利用全站仪核查桩点位置放样情况,之后铺设20cm碎石压实,以达到网格控制的目的。
3.2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现代建筑桩基础工程中,人工挖空桩技术具有较强的特殊性,该技术主要利用人工方式完成,且无需投入较高的成本,施工便捷,质量效果理想,避免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大面积破坏。人工挖孔桩技术也成为了具有经济优势和环保优势的技术形式。在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先要做好桩底扩孔工作,扩孔的尺寸需结合水流量控制,同时在透水层设置环状钢筋圈,之后回填混凝土。混凝土施工后,根据设计直径开挖穿过透水层。且桩孔护壁混凝土要随挖随浇筑混凝土,之后捣实。规定混凝土的强度为C20,坍落度为100m,以此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3静力压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现代建筑撞击工程施工中,静力压桩施工技术利用静力压桩机和压桩机的自重及配重形成预制桩反力,将其顺利地压入土体之中。静压桩属挤土桩,在压桩时容易对土层造成破坏,产生超空隙水压力,所以,在应用静力压柱施工技术时,要保证施工的连续性。该技术在施工中无明显振动,工艺相对简单,冲击力较小,可靠性较高,且造价较低,噪音较小,方便检测,故而在高压缩型粘土层或砂性较小的软粘土层建筑中,该技术得以广泛应用。
3.4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灌注桩成孔施工中主要由钻孔、成孔和挖孔等多个环节组成。其中,成孔主要分为沉管成孔和干作业成孔两种成孔方式。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中,上述两种方式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作业成孔融合了人工成孔和机械成孔两种方式,施工人员需结合工程实际开展人工挖孔,严格控制深孔和扩大头,在部分岩溶地貌区域使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发生卡钻和偏孔问题的几率较高,故而在施工期间要将钻机钻入到溶洞顶部,且及时调整冲击钻强度,避免出现偏孔的问题。如在工程施工中出现偏孔现象,则施工人员应在溶洞的上层浇筑混凝土,24小时后方可冲孔。桩孔施工结束后,需及时按照规范要求清理桩孔,避免底部出现明显的沉渣现象。施工人员也可采取桩基设备处理桩孔,严格控制时间和次数,以改善桩基础施工水平。
3.5振动沉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振动沉桩主要应用电动机对地基施加作用力,借助该垂直力完成桩基础沉桩施工,此时地基土层与岩层的密实度也随之增大,若想有效提高地基和岩层的密实度,则可适度延长振动机的应用时长,切实改进工程的密实度。在建筑工程建设和施工阶段,应用该类型的桩基础时,先要停稳振动机,使沉桩的角度和质量均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以此改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沉桩施工中,要先利用振动机将桩直接压入土层内部,之后完成轻度、小距离锤击,最后可连续锤击。如桩基础达到指定位置,则可停止沉桩。该类桩基础具有理想的施工效果,在软土、黏土和松散土质中均可实现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施工人员需注重工程全过程的管理以及施工技术的创新完善。而桩基础施工技术可显著改善工程的施工效率,加强建筑结构稳定性,技术人员需做好各项桩基础技术施工,以维护工程施工安全性,最终推动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为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斌.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作用[J].门窗.2019(12)
[2]刘殿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 2020(01)
[3]马姗.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J].门窗.2019(18)
[4]黄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7)
[5]周建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应用论述[J].居业.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