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及海绵城市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罗大林
[导读]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市政工程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重庆  40002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市政工程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市政给排水工程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科学的设计对城市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水资源在人们的生活中至关重要,因此在市政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中融入新型的城市雨水管理概念,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海绵城市;应用
        引言
        这些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快,这给市政工程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海绵城市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主题,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在相继付诸于实践,围绕海绵城市这一核心,进行各个方面的规划设计,以期实现阶段性目标,最大限度发挥海绵城市的作用功能。
        1 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是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发展的着眼点,其最为主要的目的和要求就是促使相应城市能够具备较强的海绵属性,可以在水资源的吸收以及释放方面具备更强功能,以实现城市水资源调控效果的优化。从海绵城市的具体运行中来看,往往可以促使城市在雨水比较多的时期进行大量存储,以求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基础上,保障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更为顺畅;在城市相对缺水时,则可以将原有储存的水资源进行释放,以满足城市用水需求。海绵城市的构建往往需要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虽然其和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关联最为密切,但是往往需要从市政道路系统以及市政园林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布置,以更好体现海绵城市的应用功能,达到水资源的全面协调效益。
        2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及海绵城市的应用
        2.1建立湿地公园
        一个性能完备的湿地公园能够为海绵城市提供最大限度的运行保障,是海绵体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从而使湿地公园内部的不同种类生物之间达到一种生物系统的平衡状态。而且,由于光照条件会将湿地公园所蒸发出来的水分凝结起来,进而形成降雨,这也产生了循环效应,推动海面体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在建立湿地公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打破当地的生态平衡,避免出现生态污染的现象。
        2.2 海绵城市理念在绿化带设计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理念可以为绿化带设计提高科学的指导方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过滤雨水,在雨季经常会出现长时间降雨和突然降雨的情况,雨水中常包含着一定的有害物质,所以在回收利用雨水时要先过滤其中的有害物质,将处理合格的雨水资源用于城市绿化。第二是收集雨水,在铺设绿化地带时选择透水性能良好的材料,当雨水渗透到底下时能够汇集于绿化地带,绿化地带一般铺设在市政道路工程下方大概20cm,保证雨水能够顺势流进道路旁边的盲沟中。第三是可以降低排水负担,提高城市蓄水能力,因此在市政排水设计期间,设计团队要根据绿化地带的地形设计导流管道,城市的强降雨会带来大量的雨水,管道的设计质量关系到城市的蓄水能力和雨水的回收利用率。最后是排放功能,通过连接绿化地带的管道和地下管道,使雨水可以经过排水管道流出,城市降水量超出绿化带承受范围时,雨水就可以经过地下管道网络流入地势低的地方储存起来,降低绿化地带的储水负担。
        2.3系统的统筹规划
        市政排水设计工作的难点就在于整个系统的统筹规划,以求在更好满足各个区域排水需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降低自身面临的压力。当然,在该方面工作开展中,相关设计人员必然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同时能够全方位调查了解全局给排水状况,做好综合设计处理。在市政排水系统的统筹规划设计中,同样也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充分考虑到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可以在了解当前城市海绵城市功能表达效果的基础上,促使自身排水系统设计更为适宜合理,避免做不必要的无用功。

比如设计人员可以调查了解当前城市各个区域中存在的相应海绵城市相关设施,对于下沉式绿地区域以及改造后的下渗道路等进行全面汇总,同时衡量这些设施可以为市政排水系统缓解的压力大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应设计处理,如此也就能够达到最优结合效果,保障相应排水管网运行更为高效有序。为了更好优化市政排水运行效果,往往还需要在具体设计中适当调大一些参数指标,避免对于海绵城市相关设施的依赖性过大。
        2.4雨水渗流系统
        在海面城市理念的规划指导下,可以通过建设绿色屋面来对建筑物外表面温度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从而降低现阶段城市的热岛效应对城市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通过对绿地的布置方式进行优化可以提高收集雨水的能力,如下沉式绿地的配置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量。绿廊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雨水渗流系统,然后将其通入河道,可以形成绿廊并且穿越城区核心地带。市政道路以及景观绿地降雨,经消纳富余水量通过溢流系统进入管网系统,并且将其送至雨水收集应用系统的末端集中调蓄。科学合理地打造下沉式空间,创设一个区域内的最低点,这有利于将附近的雨水汇集到绿廊中去。以排水规划设计方案作为依据,将两侧街区的广场以及绿地等地表径流,经雨水边沟、浅管以及排水管网等聚集在一起,形成汇集以及净化和调蓄中心。
        2.5地下隧道路段排水管网设计
        地下隧道是城市建设中最容易积水的建筑,如果遭遇大雨,在雨水来不及排出的情况,很容易出现隧道被水淹没的情况,对行人、行车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而且会导致城市交通严重堵塞,甚至瘫痪。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地下隧道的排水管网设计极为重要。在设计过程中,在进入下穿路段之前的地平台,需要首先设置大陆反向纵坡,然后设置横截沟,通过双重保险的方式,尽可能避免地坪路段的雨水流入地下隧道。在地下隧道纵断面的变坡点以及最低点,都需要设计横截沟。在这种设计下,横截沟会将雨水直接传送到蓄水池,通过水泵,将雨水转移并开发利用。
        2.6海绵城市理念在附属设施中的应用
        路缘石和路肩边沟属于市政给排水中的重要辅助设施,其设计要遵循海绵城市理念的相关设计要求。路缘石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平缘石和立缘石。平缘石的高度和附近路面的高度一致,目的是引导雨水流向绿化带和雨水口,减少路面积水;立缘石比附近的路面稍高,下雨天时可以在雨水口汇集雨水,将立缘石进行豁口、打孔处理或者间隔式摆放,保证雨水顺利进入绿化带。以往采用混凝土的路肩边沟设计,不但没有美感,还经常出现堵塞现象,而且不能净化雨水,现在一般运用植草沟的方式。
        2.7合理展开闭水试验
        在安装完成排水管道之后,为确保其能够结合雨水花园、湿地公园等设施,发挥出最好的排水效果,相关人员必须要进行闭水试验,来检查安装质量是否合格。试验前相关人员需细致评测管道接口与管材,在保证接口紧密、管材无损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闭水试验。与此同时,在进行闭水试验的过程中,管道满水状态至少要维持24小时,如果需试验管道比较长,则可以采取由上游至下游分段实验的方式,此时由于各段试验时间点不同,所以试验人员可在多段管道倒入同一批水,以实现试验用水的合理节省。另外,试验人员在试验中也要注重观察管道渗水量与管道内部水位情况,确保水位始终保持恒定。
        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是现阶段城市开发与建设主要方向,因为它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等困扰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使城市具有更强的弹性适应能力,进而为城市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及未来的建设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夏新.基于海绵城市概念下给排水系统构建问题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4-25.
        [2]李国明.基于海绵城市概念下给排水系统构建问题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7(10):17.
        [3]陈致远.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综合管廊中给排水的问题探讨[J].中华建设,2018(11):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