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教育中的行为习惯培养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张卓婀
[导读] 摘要:一个好的习惯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个影响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会影响幼儿一生的。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薛家湾第八幼儿园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0300
        摘要:一个好的习惯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个影响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会影响幼儿一生的。所以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首先就应当从幼儿园开始。因为这个阶段,对于孩子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孩子都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观念的,所以对孩子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家长和教师应当注重学前阶段的行为习惯培养,为孩子日后的成长和生活以及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行为习惯;培养
        在学前阶段对幼儿进行教育,是每个孩子学习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应当注重习惯的培育,以及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注重幼儿多年道德品质教育,对于幼儿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潜能。
        一、在学前教育中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效的促进了学前教育的改革
        在学前阶段的教学中,当前许多的家长和教师,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智力开发和认知教学中,认为这是首要的任务,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往往比较忽视。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或者幼儿教师,对行为和习惯认识不够,导致在教学中,主要以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判断。在这样的要求下,教师和家长都比较重视的是幼儿的学习能力,而忽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导致幼儿行为习惯的发展,比学习能力要相差许多。当前许多的幼儿对于数学和古诗方面的学习活动,相对比较擅长,但是对于社交活动,是比较陌生的。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在遇到挫折时,适应能力较差,所以如果长时间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心理发展不健康的情形,致使学生在生活中不敢面对失败。基于这些情形,家长与学生应当采取相关的措施,全面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充分满足幼儿发展的需求
        在幼儿的学前阶段,主要应当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也符合幼儿成长的客观规律。通常学前阶段的孩子,在行为习惯方面,已经逐渐的开始定型了,因为孩子从出生开始,一些行为习惯应,已经逐渐的开始形成了,到了学前阶段,会从单一的动作向整体进行转变。同时自身的控制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这个阶段对于幼儿人格的素质培育非常重要。所以学前阶段的培育,主要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以后的人格和性格培养,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和家长,应当重视这个阶段孩子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学前阶段教学的独特性和学前教育规律要点分析
        (一)主要目标分析
        学前阶段是针对对三到六岁的孩子,主要是进行启蒙教育的,所以学前教育,应当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注意对孩子的安全教育,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教师,应当身心健康,同时具有相关的知识。在进行学前教育,主要应当根据这个阶段幼儿的特点进行教育,重视培养幼儿的品质和健康的情绪,培育幼儿社交礼仪和动手的能力等。在教学中不提倡过多的学习小学知识,主要应当引导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进行培养。
        (二)教育方式分析
        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建立幼儿的世界观,以及对各种情况认知的。由于学前幼儿的年龄段较小,所以对于未知领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在教育方法上,需要观察幼儿的兴趣和行为特点,然后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幼儿学习和生活的计划。在这个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认知和素质。
        (三)教育核心分析
        在学前阶段的教育,具有初始化教育作用,也是一生当中最基础的教育,是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

所以每个幼儿,都具有一定的个体化差异,也是幼儿身心成长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幼儿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这个阶段,主要的核心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特点,挖掘每个幼儿的长处,从而运用正确的指导方式,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学前教育规律要点分析
        首先,在学前阶段的教育主要以鼓励为主,这样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幼儿是人生的最初阶段,是培养心理活动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语言和行为,以及与周围人交往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在情感上的尊重和获得认同感。在进行幼儿学前教育时,应当以鼓励教育为主,注重自信心的培育,从而有效的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其次,更正不良习惯。当前我国独生子女较多,在这样的形式下,很难避免过度的溺爱的状况,由于过度溺爱会导致,孩子养成的许多不好的习惯。所以在学前阶段,应当重视改变幼儿的这些不良习惯,更正一些不良的心理特征,注重培养幼儿合作和交往能力。最后,根据不同个体进行教育的原则。在幼儿阶段,每个孩子来自的家庭不同,所以每个幼儿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所以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幼儿的不同特性,认真对待每个幼儿,同时应当给与一定的尊重。在充分了解和认识,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的同时,让幼儿在多元化的教育中,进行学习和成长,这样可以更好的推进,幼儿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三、在学前教育中如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有效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教育
        幼儿来自的家庭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还有行为习惯也有一定的差别,所以进行学前教育时,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应当注重幼儿园与家庭沟通,共同努力对幼儿进行教育。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家长进行联系,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期的各种情况,同时也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形,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家长的权利配合,这样才能到达更好的效果。
        (二)注重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人是比较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所以在幼儿阶段,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对行为影响非常重要,所以应当建立良好的环境,这样非常有助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以及道德品质。所以幼儿园和家庭,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注重言传身教的作用
        良好的教育一定的重视言传身教的,所以要想更好的培育幼儿的行为习惯,家长和教师应当重视自身的行为习惯。幼儿阶段是一个模仿能力非常强的阶段,所以家长和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因为这些都会给幼儿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家长和教师应当注意自身的行为和习惯,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幼儿进行教育。
        结束语:
        在学前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所以应当重视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于幼儿终身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大的帮助和影响。所以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同时应当注重与家长的配合,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共同努力给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环境,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吕晓丽.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11:179-180.
        [2]汪彩萍.幼儿园大班幼儿自主性游戏的观察、支持与引导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课程,2019,07:27-33.
        [3]温婷.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提升与教学改革——评《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技巧》[J].中国教育学刊,2018,12:125-127.
        [4]王丽卿.学前教育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五).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03:172-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