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自然林业理论在景观林营建中的应用实践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袁福胜
[导读] 摘要:根据当前林业发展的情况来说,人们逐渐对林业的生态效应给予一定的重视,而景观林是这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东莞市大屏嶂森林公园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根据当前林业发展的情况来说,人们逐渐对林业的生态效应给予一定的重视,而景观林是这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此背景,应当树立新的林业经营理念,并结合先进技术与理论知识推动景观林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阐述了自然林的概念以及相关的经营方式,并进一步分析怎样应用近自然理论进行景观林的建设。
        关键词:近自然;林业理论;景观林;营建实践
        当前我国对林业的生态效应已经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推动景观林的健康发展是当前林业工作的一大重点,与人工林相比,近自然林业更加明显的特点就是借助自然规律减少森林经营中的盲目且不必要的资金消耗。且更加的省时省力,有效的降低经营的成本。近自然林业能够为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具有生态功能并美观的景观林提供一定的理论方法。
        1.近自然林业的概念与经营
        1.1近自然林业的概念
        此理论主要强调需要按照森林的自然生长的规律进行林业相关的生产活动,有效的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共赢。近自然的林业经营模式有着许多的优势,不仅可以减少在林业经营中投入的资金成本,更能够帮助森林恢复到原本的自然的生长功能。此种经营方式并非简单的让森林恢复到自然的天然林来生长,其本质是与大自然相接近的培育种植方式。并且,通过多样性的方法与途径,将森林的架构与森林的功能特点进行一定的改善,进而使林地中的树种恢复本质的生态特点。此外,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并且保障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重效益。
        1.2近自然林业的经营
        首先是根据地况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天然的更新。林业的生产原则就是禁止将所有树木砍伐掉或是使用全部的树木。需要对大面积的整地以及大面积的土地改良问题进行避免。需要在培育地选择适宜的本土树种进行培育,在进行采伐时,不管是针叶树或是阔叶树,都可以选择单株择伐的方法进行。
        其次是树种混交,并增加阔叶的树种。阔叶林相比针叶林的生产能力较高,并且内部的结构比较丰富。在林区中有着天然的植被保护屏障的作用,因此更新的较快。同时能够保障森林系统有着多样化的生态环境特点。这些因素放在一起建立了十分稳固的生态系统,随着阔叶林的增加,树木中的油脂被有效的降低了其含量,减少发生森林火灾的风险。阔叶会在生长的过程中产生较多的枯叶与枯枝,这都可以作为林木的天然肥料促进其生长。
        其三是单株进行培育,此种经营方式主要是为了培育大径级林木,使每一株树都能够有自己相对应的成熟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木材经营的经济收益与质量。
        最后是复层异龄方式进行经营,以保护原声的天然树木为主,进行树种的混交,通过择伐与更新推进异龄化,增强林分进一步的复层化。此种经营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林分具有抗风抗灾的能力,更能使林分进行自然的竞争推动各个龄级的树木进行交替的生长,增加森林的经济效益,使其能够持续的供给并持续的经营。
        2.近自然理论在景观林建设中的应用
        2.1封育法
        2.1.1营建的具体特点
        其特点在于人工配置能够与天然的更新相互交替,这也是近自然理论所倡导的。此法遵循森林系统中原生植被进行天然的更新与分布的规律。经人工的培育与保护加快森林的更新,使植被保持正常的竞争,需要按照培育地的立地分布情况与天然的条件进行调整与规划。
        2.1.2实施对象
        此法主要的对象是原声与次生的森林,其意义是指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原始森林。例如有人工的开垦及自然灾害火灾等等。

在森林群落中不同存在数量的建群种的个体及数量较多的伴生树种,经过恢复又变为森林。这里会有较多的动植物,且呈现多样性的特征。森林原生的植被与群落结构完整,存在乔木与灌木层,试验区中多达105种,这其中存在19种比较顶级的树种级28中阔叶的树种。
        2.1.3营建的技术
        首先是进行封闭保护,重点的保护对象是原生林与次生林。并进行定向的培育,应当采用人工的培育方式进行封育结合,改善生长环境并改进将要退化的天然林。针对复合型的景观林,例如灌木与乔木等,在培育时需要注意数量情况。针对灌木林,若阔叶林较丰富,可以采取单株进行控制与培育,对目标的树种进行专门的培育。
        2.2补植法
        2.2.1营建的具体特点
        此法是在自然林的更新特性下,利用人工加快阔叶林的生长周期。林隙主要是由树木枯死或熟死造成的,但林隙是其他树木活跃的场地,森林的循环就是从林隙开始的,因此,在林隙中形成相同的斑块进行更替树种。可以充分的运用这种现象,在林隙中补植阔叶的乡土化树种。
        2.2.2实施对象与群落组成结构
        此法的适用对象主要是考虑几点因素,首先是林分的密度小且疏密不均匀,存在林隙,试验区林隙的面积在5m2-60m2;其次是生态区位,但缺少阔叶树种;随后是次生林受到损坏后逆向演替,阔叶树种是处于不利地位的。群落的组成机构是以原生的植被为基础的,并与其他引进的树种形成互补的群体。根据因地适树有意识的进行常绿阔叶林的补植,其保留树种占比例的6%补植占比例4%。建群与伴生的比例持平。
        2.2.3营建的技术
        首先是点状补植保留原有的树种,倡导适度的进行密植。其次是块状的补植,在林隙较大的地方补植块状,最好是彩色树叶的树种进行集中的补植。在林隙中形成不规则的色块,能够提高视觉的美观效果。最后是伐孔补植,由人工进行林隙更新的方式,将阔叶化的灌木林进行一定的改变。这类的灌木林是由次生林逐渐更替形成的,其立地的条件比较贫瘠,同时,林中稀缺阔叶木的树种。
        2.3改造法
        改造法的营建特点是回归自然森林,选择性的砍伐进行更新的改造。根据经营法规定,对一些生态退化的人工的杉木进行择伐利用,并利用现存的人工杉木进行适当的乡土阔叶林的整改,将单一树种的同龄改造成接近自然的混交异龄林,用天然的阔叶林取代人工的针叶林。此种方法的实施对象是人工杉木与杉木较低效的林分。营建技术是立地条件好,造林较密时进行带状的改造。此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森林的环境,减轻一些霜冻的自然灾害,又利于幼苗在庇荫下稳定生长,提高成活率。
        结束语
        综合上文所述,提出了三种方式的营建方法,并分析了具体的实施对象,近自然的经营模式主要是以多样性的树种混合为原则的,因此,造就的森林相对来说是属于异龄与混交复层的结构,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在当今追求生态文明的形势下,近自然理论为林业的生态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建设方法。
        参考文献:
        [1]马跃杰.城郊森林植物景观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34(06):101-102.
        [2]邓送求.间伐强度对城郊生态风景林景观质量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09.
        [3]冯彩云.近自然园林的研究及其植物群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4]梁洪萍.浅谈近自然林业理论[J].四川林业科技,2012,33(05):103-105.
        [5]邵青还.对近自然林业理论的诠释和对我国林业建设的几项建议[J].世界林业研究,2003(06):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