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公路建设和养护中心岳兴公路所
摘要:在道路使用中,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沥青路面出现了一些病害,影响了道路的正常使用。因此,应及时进行公路养护,提高公路路面的养护质量,保证公路性能的充分发挥,延长其使用寿命。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开始出现不同的病害,轻则影响市政道路整体路容,严重时将对路段正常和安全行车造成影响,引发交通事故。因此人们逐渐开始将重点放在养护方面,尤其是预防性养护,它是指在沥青路面使用状况良好或只有早期轻微病害产生的情况下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以此避免病害的产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证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一、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概述
预防性养护主要应用在公路工程的路面养护中。在我国公路的施工过程中,主要以半刚性路面结构为主,在使用期间,重型车辆相对较多,并且一些车辆存在超载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极易对公路的路基路面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在对其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预防性养护维护路面系统、延缓损坏、保持或改进路面性能。在沥青路面的养护过程中,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在道路养护过程中采用预防性养护技术。对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确保施工过程的经济性与环保性,并在此基础上需确保养护的有效性。另外对于自主开发的新型预防性养护技术,要先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工程实践检验其可靠性。
二、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
公路路面养护技术大多分为两类:预防性养护和矫正性养护。根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对公路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其养护费用明显低于矫正性养护费用,且预防性养护路面使用性能也优于矫正性养护。根据相关数据估算,对公路沥青路面进行 4~5 次的预防性养护,可以延长公路沥青路面 12~15 年的使用寿命,有效节约 50%左右的养护费用。因此预防性养护能够减缓公路路面病害恶化速度,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及节约资金,因此应积极推广应用预防性养护技术。
三、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内容
预防性养护的时机非常重要。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完成建设后使用,此时沥青路面之间被损耗、氧化;第二阶段,沥青路面开始出现小坑槽、微小的裂缝等现象;第三阶段,沥青路面开始出现龟裂、大面积裂缝等情况,最终结构出现问题。预防性养护是公路沥青路面采用的高标准养护措施,要求在路面状况尚且良好的情况下实施养护,即在第一个阶段进行养护,将病害控制在萌芽状态,确保路面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质量。
四、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质量评估
要加强对公路的路面性能进行评估,包括路面弯沉、平整度以及横向摩阻系数等指标,每年采集一次样本进行评定。对于不均匀沉降路段,每半年进行一次,并做好记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及时对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但是在对公路沥青路面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养护人员没有认识到公路养护中质量评估在其中的重要性,从而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养护。
2.养护工艺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
在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过程中,机械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并且在工程检测期间的工程量相对较大,检测精度无法得到有效提高,检测方法较为落后,导致预防性养护周期的安排受到了严重影响。此外在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过程中,缺乏先进养护设备,这就无法提高养护工艺自动化水平,对路面质量提升产生较大影响。
3.养护时机不恰当
在对公路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的过程中,其养护时机较为重要,会对养护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公路沥青路面的实际养护过程中,常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恶劣天气、人员技术等因素,错过了最佳养护时机,对养护效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极易致使公路裂缝、沉降等问题。
五、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1.雾封层技术
该技术主要使用的是传统材料,如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此外新材料的再生剂或固化剂等也是雾密封层技术中常用的材料。雾封技术应用前,应在施工路段进行交通管制,及时清理路面,确保路面的清洁;在路面喷涂涂料时,要注意喷涂的均匀性;在雾气密封层材料完全渗透并养护结束后开放通行。雾封技术成本较低,但可以起到很好的沥青路面维护作用,特别适用于有裂缝、坑洼和渗水等问题的路面中。
2.同步碎石封层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过程中尤为重要,主要是通过破碎机把一些骨料进行破碎,破碎程度应符合公路养护需求。将黏接材料与碎石进行搅拌,搅拌过程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并且在摊铺过程中应确保摊铺的均匀性,压路机在碾压之后即可形成单层沥青碎石磨耗层,其主要作用是对公路的表层进行有效处理,同时将黏接材料与石料在同一时间进行撒铺,以此确保黏接材料在一定温度环境中与石料进行有效的结合,使黏接材料与碎石更加稳固,从而达到较高的强度,对提高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质量具有较大促进作用,也为提升路面安全性与稳定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3.表面封层技术
表面封层是一层用连续方式敷设在整个路表面上的养护层,封层材料通常为沥青或封层剂,或者是沥青与骨料的混合物等。表面封层可以提高道路的防滑性,延缓表层沥青材料的氧化程度,减少路面积水渗透对道路结构的破坏,防止骨料崩解等。浆料密封、石屑密封及还原剂密封是一些常见的表面密封技术。灵活地使用封层技术可以有效地对沥青路面进行维护,避免沥青路面受到破坏,保证路基路面的质量。
4.沥青路面灌封技术
公路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病害,是公路沥青路面较为常见的问题,公路出现裂缝情况会导致路面积水渗入到裂缝中到达基层,加之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荷,导致路面结构含水量不断上升,使公路牢固性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公路沥青路面在出现裂缝的情况下,养护人员需要对其及时维修,能够有效避免裂缝扩散情况的发生,这对提高公路质量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5.稀浆封层技术
稀浆使用乳化沥青、细砂等原料,通过一定数值配比搅拌之后,施工人员采用专门的喷洒工具对出现路面病害的位置进行喷洒,其稀浆厚度在喷洒时不能超过 10mm,具体配置的浓度与厚度都应根据路段病害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直至将病害位置修复成原来的模样。稀浆封层技术通常用于以下路段:①车流量大的路段,其主要原因是载荷量过重造成的损害;
②车辙较多的路段;③公路表面风化以及往来车辆碾压导致路段出现松散的路段。此外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注意稀浆封层技术不能在高温下暴晒施工,也不能让路面稀浆在没有完全干硬的状态下开放交通。
结束语
在对公路沥青路面进行养护的过程中,采用预防性养护的技术,不但能解决沥青路面中常见的病害,还可以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年限,并且在此基础上为车辆的日常出行提供安全保障。此外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典型预防性养护技术由于起步相对较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施工要求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为提升公路沥青路面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齐杰.公路养护中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J].交通世界,2019(Z2):46-47.
[2]陈笛.公路养护中预防性养护技术及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2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