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方路桥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沥青混凝土公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的交通建设事业当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属于复杂性较强的施工类型,其对于后期路面质量以及维护成本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为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与水平,必须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的控制,加强现代化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广泛运用,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施工要求,监督每一个施工环节。本文在此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质量
前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为公路工程施工中一道关键工序,为了给车辆的安全行驶打下坚固的基础,沥青混凝土路面必须具有一定的规定要求,施工过程中应拿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严格贯彻落实,对于各个施工环节要严格控制,相互之间要完美的衔接,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确保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概述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对路基及基层形变的适应性强、养护和使用性能的恢复较容易、行车舒适噪音小、磨擦系数大、防尘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层。
由于对路面施工有了更加专业的技术和施工工艺要求,所以对路面使用材料的饱和度、稳定度、密实度和安全性也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工程承包单位要想满足施工前所计划的施工标准,就要切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每一实际案例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管理计划。在加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与质量检测水平的同时,施工人员要具备更高的责任意识,严格把控施工流程与规则中各个环节的施工工作,从根源上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以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的技术要点
1、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要提前做好路面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机械设备、材料,施工现场及路面基层的清理工作、小型施工工具的准备及技术人员方案的准备。①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混合材料的准备,需要着重考虑到三方面的问题,基层准备、透层准备、垫层准备,做好了这三部分的准备,才能确保在道路建设施工阶段,工序的平稳进行。②在正式施工前要对路面进行清洁,避免杂物混入沥青混合料中,影响公路施工的质量。③在组织施工时,要根据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施工机械等内容进行合理的配置,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2、沥青材料选择
在沥青混凝土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沥青材料的选择首先应当依据我国道路施工的管理条例来进行,针对不同的类型的公路,要按照相关条例选择适合其类型的沥青材料。例如:在一些车流量相对较小的乡村公路,选取的沥青材料黏度就相对较小,而对于高速公路,由于其车流量相对较大,且質量要求更高,因此在沥青材料的选择上就要选择黏度较大的材料。其次,由于沥青材料具有延展性高的特征,因此在选择沥青材料时,还要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针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不同的沥青材料。
3、配合比设计
利用马歇尔所设计的配比办法,可以有效地对配比流程进行调研,包括混合料选择、矿料选择、配合比的分配选择以及混凝土用量和沥青的用量选择。特别是选择与工程实际操作相吻合的沥青混凝土建材的配合比。另外,对于原材料的配比设计时,需要根据计划配合比设计初步的计划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初步配比甄选;同时进行生产配合比的实际验证,保证生产实际配合比满足于计划配比要求。
4、运输
在进入施工阶段以后,首先需要做好沥青混凝土的运输工作,为保证运输速度和可以满足施工速度,一般在运输工作中会选择大于15t的自卸汽车。
其此为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沥青混凝土出现黏料的问题,在装载沥青混凝土施工材料时应当在车内涂抹一定量调查柴油与水的混合物,在完成润滑防护工作以后在进行沥青混凝土的装填工作。最后為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应用效果和质量,应当合理控制运输时间,一般保持在30分钟以内比较合适。
5、摊铺
在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作业时,需控制好高程与下承层的作用稳定性,以保障施工质量效果。在摊铺机施工操作前,应利用烫平板进行预热,以将温度控制在80℃~100℃之间。当摊铺设备到达指定位置后,应在烫平板下方进行垫木设置,以强化高程测量的准确性。具体来说,就是经过多次校准,以保证其与施工建设规范要求的一致性。此外,对于路面摊铺厚度与平整度的控制,应采用无触点双平衡法进行测量。这里的厚度测量工作,应对测量确定的位置进行详细记录。在实际摊铺施工前,应对摊铺段进行断面确定,即将数量控制在3~5个。值得注意的是,各个断面的横向应选定三个点,以利用水准仪的测量工作来保证基层顶面的高程。当摊铺作业完成后,应对全面断面点位进行重新测量,以确定沥青混合料的虚铺厚度。如此,就可开展后续的碾压施工处理工作。
6、压实
沥青压实通常分为3个步骤:初始压实,重复压实和最终压实。初始压实取决于烫平板的使用。这一步直接决定了路面的平整度,也决定了需要压路机的高度配合。反复压实是保证质量的过程。在此步骤中,选择振动压路机可以通过振幅、轧制、振动频率和多种型号压路机压力来提高密度的标准效应。压实的最后一步是压实路面,目的是消除内部应力和压实痕迹,并改善路面的平整度。此外,为了避免开裂问题,在初始压力施工过程中需要低速前进,在摊铺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碾压施工。对轧制施工工艺进行了科学地调整和处理。碾压施工中应连续进行,工作中不得有中途停留、轉向及提速等操作。如果接头的总温度不符合相关施工要求,应采用加热的方式提高其温度,以帮助施工顺利进行。
7、接缝处理
沥青路面的接缝有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两种。横向接缝时,摊铺机在终端的1米处提起熨平板,驶离现场,然后用人工将混合料铲齐后再予碾压并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将不符合要求的部份垂直于路中线切齐剔除。在下次施工时,先在接缝处洒少量沥青,再摊铺混合料,在混合料摊好整平后,先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时,先从压实好的一端開始,第一次压入新铺层宽度15cm左右,横向接缝错开1m以上。纵向接缝摊铺时,应将已铺在路面上的混合料留20cm~30cm宽的部分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沥青混合料的基准面。接缝时,当连接处的混合料中的粗集料粒超过摊铺层的厚度时,要给予剔除,并填以细料,以使纵缝位置密实不渗水。碾压时应沿接缝横向进行,每次向新铺部分前进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碾压在新铺路面上进行正常碾压程序。
三、做好检测以及质量检验工作
沥青混凝土路面完成之后,必须要进行质量的检测工作,这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关键工序。主要的检测项目包括沥青混合料在进行摊铺时的温度,同时需要对于沥青的面层进行有效的检测。需要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主要的目的是防止一些假冒伪劣材料进入现场施工,同时需要有效保证沥青混凝土材料在进行拌合以及摊铺和碾压式的质量要求。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的质量检验,需要进行动态化的管理措施,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不合理面层质量,需要进行重新施工。相关质量检验人员必须要履行好自身的责任,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并且努力完善评价的标准和制度,保障整个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有序提升。
四、结语
综上,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比较复杂,对施工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在施工重做好施工准备,加强施工材料、配合比设计、沥青摊铺、压实和接缝等工艺控制,才能在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对施工质量进行不断优化,才能建设出高性能的公路并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查志英.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1):245.
【2】闫德华.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沥青砼公路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