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孙权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孙权
[导读] 摘要: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资源浪费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让此类问题得到解决,对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市  200120
        摘要: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资源浪费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让此类问题得到解决,对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本文深入研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其施工管理把控要点,深化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1预制装配式建筑相关概述
        1.1主要内涵
        预制主要指的是在工厂完成构件生产工作,如梁、板、柱等,装配主要指的是运输构件至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完成建筑构件组装工作。依照结构形式,预制装配式建筑可以分为钢结构、木结构、混凝土结构等多种类型;依照构件形式,预制装配式建筑可以分为砌块建筑、盒式建筑、板材建筑、升板升层建筑、骨架板材建筑等类型。预制装配式建筑涵盖了建筑生命周期全过程,包含前期设计、构配件生产、现场施工、后期运营等多个方面,是先进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和建筑工程业的高度融合[1]。
        1.2应用意义
        预制装配式建筑应用推广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现代化建设发展必然选择,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②预制装配化建筑可以为人民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工程生产者只有利用先进技术、管理方法,才能设计、生产出让现代人民满意的建筑工程;③预制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传统建筑生产方式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特点,而建筑装配化可以让工厂优势得到充分利用,让工业生产中物质能量消耗以及污染排放得以减少,并提升生产效率[2]。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2.1控制预制装配建筑工期
        利用自身调节简便等优点来控制、缩减预制装配建筑施工工期。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标准、工程成本是工程管理的三大目标,三大目标关系密切,不可分割,而通过建筑功能、PC构件等因素来缩短工期必须满足三大条件。一是必须保证施工期间的建筑功能达标;二是以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和设备安全为中心,确保工程安全;三是控制好成本预算,确保建筑成本限额和预算同现实情况相符。
        2.2提升施工效率的技术与管理方法
        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在减少人为因素的同时提升预制装配施工的效率。(1)快速施工,不仅要确保工程所需资源充足,还要确保施工时间满足系统时间,更要合理安排好各单位串行工序。(2)控制好施工计算时间,比如决策时间、消息传送时间,尽量不返工。(3)利用科学合理的奖惩管理体系,充分调动设备操作人员和手工者的工作积极性。(4)为达到降低空间矛盾,提升施工效率的目的,可以利用合并施工与工艺再造技术协同工作。
        2.3充分应用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预制构件浇筑前,施工人员第一步先核查混凝土浇筑打磨设备,确保所需设备满足工程施工需求;第二步核查预制构件内部钢筋材料的质量是否满足相关材料的质量标准;最后开始喷漆,涂盖隔离物。预制构件浇筑中,一是施工班组在对表面涂盖了隔离物的预制构件浇筑混凝土的同时既要确保操作规范有效,又要保证浇筑均匀,还要满足设计要求和标准;二是在浇筑突发变形时,利用相关技术能快速查找根源,及时恢复施工;三是选用的插入式混合技术,其应用的插入式混合工具必须是能保证预制构件内部加固结构完好无损的设备,才能确保浇筑的预制构件更稳固。
        2.4预制内剪力墙、窗体、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来源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其是利用螺栓将各预制构件紧密连接在一起且达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标准的施工技术。

特别注意在安装预制构件时,一方面必须预留足够的孔距,方便穿插钢筋后利用螺栓紧密连接预制建筑的剪力墙与其他部分;另一方面在找准预制构件连接位置的同时利用螺栓紧密连接内剪力墙和工程主体。
        窗户能通风透气是建筑工程的必需品,在选择窗体工作中,必须结合建筑各方面的设计标准与要求科学选择窗体。在预制窗户工作中,一方面窗户通过螺栓固定,保留螺母;另一方面,在安装连接预制窗户工作中,为达到施工安全与质量达标的目的,就必须要结合窗户的位置,适当调整,连接构件。
        预制叠合板的安装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应用最广。一方面,为达到精准安装预制叠合板的目的,就必须要科学安装整体,控制安装方位,适当调整个体安装位置。通常情况下在距离安装位置30 cm处调整安装方向和位置最佳;另一方面,叠合板属易碎品,为减少叠合板损坏,提高资源利用率,可应用外围支撑板做防护工具。由于吊板的安装是在叠合板安装之前进行的,因此,必须要做好吊板的安装工作,确保不影响后期叠合板的施工[3]。
        2.5预制部件的运输、储存、吊装施工技术
        在预制建筑的整个建设流程中,始终存在预制部件的运输、储存和吊装工作,值得建筑企业重视这3个流程。(1)施工部门必须结合预制构件的数量、重量,科学的选择合适的运送车辆和运送方法,在装卸预制构件时同样要用对方法。(2)参与运送预制构件的车辆必须填充相应的缓冲物,以此保护车中预制构件的安全。(3)加固处理需要运送的预制构件,减少运送途中预制构件破损的可能性。(4)科学选择运送路线,以此减少急刹,避免碰撞预制构件、破坏预制构件的整体性。(5)用于储存预制构件空间的地面平整度必须保持一致,以此保护预制构件外部的完整性。(6)用于储存预制构件的空间必须封闭干燥,减少预制构件受潮的可能性。
        2.6预制构件的连接施工技术
        当前,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用于连接预制构件的方法和施工技术有很多种,但是常用的连接施工技术只有3种。(1)机械连接施工技术。其利用简洁的机械设备通过反复套筒实现预制构件的连续性灌浆施工作业,与此同时,结合高强度的没有收缩性能的水泥,达到科学、高效连接预制构件的目的。但是应用这种连接施工技术的预制构件,其内部的加固标准和要求相对较高。(2)现浇连接施工技术。此种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连接较小或位置较偏且必须连接的预制构件。对于混凝土浇筑模型标准和要求较高的预制构件可以应用此法。(3)预制内剪力墙螺栓连接施工技术。其利用螺栓将各预制构件紧密连接在一起且达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标准的施工技术。无论应用哪一种预制构件连接施工技术,在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为达到预制构件的连接达到建筑工程强度标准的目的,施工班组就必须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质量要求和标准,科学选择预制构件的连接施工技术[4]。
        2.7预制装配工程的验收技术
        在预制装配建筑施工完成后,建筑单位必须要对工程开展质量验收工作。在质量验收工作中,无论是预埋件配件的验收工作,还是生产工序的验收工作,还是模具质量的验收工作,不管哪一流程中发现不达标的产品或工序,都要对其登记造册,一旦建筑工程发现问题,确保按照有关标准开展处理工作。
        结束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出现为建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得建筑整体结构的设计有了新的思路。将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应用于实际的建筑施工中,能缩短施工周期,保证施工质量,还能有效减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节约施工成本和材料成本,提高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起到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景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117.
        [2]李丽,郑品.探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49-50.
        [3]文强.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居舍,2019(36):30.
        [4]杨恩泽.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9(1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