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176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带动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社会各方各面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智能的现代化社会蓝图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个国家的地铁建设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国家和社会对地铁施工技术的发展问题也逐年加深。同时增加的还有相关工作的实施难度,对地铁暗挖隧道施工的技术提升,是时下国家及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文章主要以地铁暗挖隧道施工控制要点为方向展开讨论。
关键词:地铁;暗挖隧道;施工技术;应对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地铁已经成为广大居民出行的首选,促使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繁荣发展。浅埋暗挖法是地铁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方法,虽然该工法已相当成熟,但由于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安全质量问题,因此加强对地铁暗挖施工的安全质量控制势在必行。
1做好地铁暗挖隧道防水施工的重要性
在地铁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但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要充分认识到防水施工的重要性,并根据暗挖隧道结构特点,对传统的防水施工工艺进行优化,防止暗挖隧道出现大范围的渗漏现象,为地铁列车提供一个更加安全、高效的运营环境。通过做好地铁暗挖隧道防水施工工作,能够更好的满足地铁列车安全运行需求,防止外界降雨发生渗漏,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的出行质量。
如果地铁暗挖隧道工程中的施工人员对防水施工缺乏应有重视,会不断降低暗挖隧道工程的防水效果,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与工作。通过做好地铁暗挖隧道防水施工工作,能够保证暗挖隧道结构更加稳定,避免外界雨水大面积渗漏,从而保证地铁暗挖隧道防水水平得到高效提升
2暗挖隧道施工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2.1防水材料不能发挥其作用,造成隧道渗水或者漏水
一方面,防水材料安装时施工不规范,如防水板搭接长度过短、焊接质量不合格,有漏焊现象,钢边止水带安装不居中,止水钢板焊接质量差;另一方面,施工时不注意保护已完成的防水工程,包括基面处理不干净,有外露钢筋头和钢管刺破防水板,土工布采用垫圈固定,热熔垫片数量间距不符合设计,射钉外露较多,同样易刺破防水板,二衬钢筋绑扎时拽拉钢筋会刮破防水板,混凝土浇筑时,不慎将止水带扭结、翻滚,导致止水带失效。
2.2初支钢格栅连接问题
最典型为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大断面时经常出现在最后一个导洞底部连接格栅时错位比较大,螺栓无法安装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前面几个导洞开挖架设格栅时控制不严格,虽每榀格栅间距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允许偏差,但因为前后导洞不在同一时期,由于施工允许误差的累加造成了最后钢格栅不能准确连接的问题,有甚者出现了轴线偏位控制不严格,从 1#、2# 导洞的不精确开始逐渐延伸到 3#、4# 的在允许范围内,但累加就造成了 6# 导洞底部格栅严重错位或者不在同一轴线上。
3暗挖隧道施工控制难点的应对措施
3.1隧道断面工法转换施工
在暗挖隧道施工中,断面会因为隧道功能需求而变化频繁,包括大断面转换小断面,双侧壁导坑法转换CD法、CD法转换台阶法等,其中最大转换为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宽度10m以上)转换CD法(开挖宽度7~8mm)。还有小断面转换大断面,台阶法转换CRD法、CD法转换CRD法,其中最大转换为台阶法(开挖宽度6~7m)转换CRD法(开挖宽度10.3m)。在不同断面之间进行隧道施工方法转变时,设渐变扩大段,转换在扩大渐变段完成。
例如在施工界面的处理工作中,要对相应的过渡区域重点关注,对这部分区域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避免因为施工工作的交接问题,产生从大截面到小截面的突变性转变,致使相关的施工工作出现质量问题。
3.2施工准备期的安全风险管理要点
为给浅埋暗挖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能够顺利施工,需要在工程前期对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结构断面、开发方法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处理预案,明确可行的施工程序。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高度重视安全风险管理,具体涉及如下3点内容:(1)明确工程施工风险,对设计文件进行深度的解读,分析工程整体地质情况,确定超前支护的等各项作业所对应的风险等级;(2)明确可行的地层加固以及超前支护工艺方法,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地层扰动、施工污染、管线破损、河道渗水等问题;(3)对降水工艺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降水方案,主要涉及因降水施工而引发的地面沉降、降水不够彻底或者是渗漏水等问题,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评估的对象,工程人员也需要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
3.3开挖及初支施工质量控制
初期支护是复合式衬砌结构的第一道安全防线,对其施工质量应严格把关,首先,开挖时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控制进尺和超欠挖,严禁冒进、严禁欠挖,西安地区由于其地质情况多为粉质黏土,局部存在地裂缝,土质松散等特点,开挖一般采用环形预留核心土台阶法开挖,因此,开挖时需按设计要求留置好核心土并控制台阶长度,确保掌子面稳定;其次,初支施工时应加强超前小导管、钢筋网片、格栅安装、锁脚锚管、喷射混凝土等工序施工的质量控制,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并执行隐蔽工程验收制度,确保初期支护施工质量。
3.4防水施工后的处理要点
地铁暗挖隧道防水施工完毕后,因为混凝土很容易出现收缩现象,使得二次衬砌结构与支护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缝隙,降低工程的防水性能。因此,施工人员要保持二次衬砌结构与支护结构之间的距离,并在二次衬砌拱部注入一定量的泥浆。在注浆的过程当中,施工人员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在衬砌的拱顶部位埋设直径为32mm的注浆管,每两个注浆管之间的距离为5m左右。第二,在埋设注浆管时,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加入止水环,并将该止水环与钢管进行满焊处理,管头内部采用无纺布全面包裹。
3.5二衬钢筋施工
看似很简单二衬钢筋的绑扎,实在其关乎二衬的施工整体质量,影响着后期的运营安全。施工顺序:处理基面→防水卷材铺设→内层主筋绑扎→外层主筋绑扎→纵向通长筋绑扎→勾筋绑扎→混凝土垫块→验收。施工前根据中线及水平放出钢筋位置线,以确保钢筋绑扎后位置的正确性,应先放置纵向和环向(横向)的定位钢筋,形成大网格,便于准确放置规定数量的钢筋,再逐步缩小绑扎范围,这样首先保证钢筋网的轴线方向正确,其次保证了钢筋的数量,不至于偷工减料。安装勾筋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长度施工,不得随意的只勾拉内外层钢筋,勾筋要起到准确定位内外层钢筋排距的作用。绑扎好的钢筋应具有一定的自身强度、达到稳固、牢靠,不位移,不偏斜,在浇筑砼时须有钢筋工专人值班,随时检查墙、拱钢筋位置,发现位移随时修复。
结语
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在城市的生活中,人们对地铁出行这项便利的出行方式的依赖越来越强,所以在时下的发展中,对地铁建设的相关施工质量控制是工作重点,政府及相关单位也十分注重相关技术的改革与创新,以提高相关的建设施工质量。地铁暗挖隧道施工工作在未来地铁建设工作中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项工作是保证地铁建设工作安全性的基础,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注重这项技术的研究与探讨,保证相关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宫本福,李宏安,栾文伟.地铁暗挖隧道下穿莲花河及侧穿莲花河桥施工技术方法的研究[J].铁道勘察,2017,43(2):61-67.
[2]海占权.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