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建筑工程企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只有做好建筑工程的造价动态管理工作,才能够真正维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文章主要围绕动态管理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及控制的必要性,然后分析建筑工程动态化造价管理控制现状,最后提出动态管理控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管理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建设规模持续扩大,行业竞争逐步加剧,国有建筑企业若要取得显著的发展成果,就必须进一步做好项目造价管理工作,依据实际情况实行动态化管控措施,提升工程项目的效益性,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推动建筑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1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及控制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需要投入数量庞大和种类繁多的物质要素。并且所投入的这些物质要素在市场环境、社会环境、自然条件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工程造价偏离预定目标,影响企业综合收益。所以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及控制不仅可有效预防各种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同时可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首先,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及控制可帮助企业依据政策变动对工程造价进行优化调整,降低因僵化固定的管理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及控制有助于企业有效应对因市场环境变化造成的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等对总体造价的影响,有效规避市场变动风险。再次基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参与人员、物资等的多样性,且有些施工工序容易受自然条件影响而导致施工进度、质量受到影响,从而最终导致工程造价出现变动,因此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对造价实施动态管理与控制是企业最佳的管理方式。
2建筑工程动态化造价管理控制现状
2.1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体制不健全
首先,我国的一些建筑公司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它们也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但实际上与企业的工程施工的现状脱节,没有考虑到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和问题,比如突发事件的预算管理等等,都会大大降低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质量,还会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其次,有些建筑公司只考虑自己项目的施工条件和标准,并未建立良好的造价管理制度,缺少行业标准的支持,在施工材料的用量、性能等方面也都是基于工程要求,没有根据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制度的不完善很容易导致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运行。
2.2理念落后
有一些施工企业因为在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方面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视野而造成其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例如,有些企业认为尽可能压缩工期以及适当降低安全及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要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造价。其没有认识到工程造价管理的系统性问题和动态性问题,从而产生了错误的理念,甚至最终还会得不偿失。
2.3相关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建筑企业在展开动态管理时忽略了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在针对可行性报告展开编整工作时,并未全面考虑到关键的投资估算指标,定额与指标的确定过于随意,缺乏统一标准的支持,最终取得的结果存在明显偏差。此外,缺乏可靠的信息获取渠道,在此情况下易出现造价信息真实性不足的情况,形成的造价结果精度欠佳,相较于实际情况而言存在明显差距。
3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控制的措施分析
3.1建立完善的动态造价管理制度
要想提高建筑企业综合竞争能力,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要贯彻动态造价管理理念。在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应该依照实际情况逐渐完善动态管理制度,逐渐提高自身的动态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建筑企业也需要对内部员工进行科学的管理,保障各种项目管理是符合合同内容的,严格按照合同标准进行项目建设,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信誉和综合竞争能力,提高造价管理的实际效果。
3.2投资决策阶段成本的动态管理控制
由于建筑工程的建设内容和工序较多,所以导致其造价发生变动的因素也随之增多。在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从投资决策开始就需采取动态管理控制模式,以便为后续各工序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建筑工程投资决策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总体收益,因此在此阶段,工程造价人员要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结合工程建设目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影响工程造价变动的外在、潜在风险,并依据风险成因及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从而有效提升工程投资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3设计阶段成本的动态管理控制
在整个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设计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它在整个造价管理中占的比例比较大,这足以说明设计环节对造价管理的重要程度。设计人员的工作在精确度方面的要求较高,精确度越高,对工程的造价动态管理更为有利。在具体的设计中,应重点关注价值工程和限额设计,从而可以提高造价控制的精确性,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基础,逐渐降低工程的成本金额。另外,企业应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设计方案的优先级,确定投资限额,以便可以保证项目的造价在可控范围内。
3.4施工阶段成本的动态管理控制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长,因此要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成本控制工作,一方面要对原材料以及机械设备进行成本上的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要全面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整个项目达到质量标准,顺利通过验收。对于资金使用方面也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和体系,全面提高对资金的利用率,保证资金使用更加科学和规范,避免出现资金滥用的现象。在施工阶段可以采取先进的控制方法,比如PDCA式的闭环控制措施能够有效纠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与实际投资之间的差异,从而采取有效的施工组织方案,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电脑模型动态管理整个建筑工程的工程量,然后建立价格信息系统库,及时掌握当时成本与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结合计算出来的差异,进一步调整项目建设的进度以及成本上的投入,既能够避免施工的进度不够理想,也能够及时督导整个项目建设的进程,从而调动所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整个项目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按周期内完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3.5竣工阶段成本的动态管理控制
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竣工且经过建设单位的质量验收并达到合格标准后,就可以根据总的工程量与建设单位进行工程价款结算。这一阶段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双方首先都要对工程量进行严格的审核与确认且这一过程中需要将图纸设计的工程量、变更以及签证等做全面的统计。其次,就是要在把握好各种材料价格的同时,严格控制取费的程序进而避免漏算或者重复计算等问题。最后,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上报的结算材料进行审核且没有异议之后将其再呈报给审计部门进行最终的审核。
结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动态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企业应该重视该环节,从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几个环节实施,努力为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晓静.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及控制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1):342.
[2]张可心.探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中华建设,2019(11):46-47.
[3]李俊鹏.动态管理控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19(27):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