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何超佳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期   作者:何超佳
[导读] 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关系民生福祉、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关系民生福祉、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明确市政道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由于市政道路工程一般具有施工周期长、环境复杂、施工难度高等显著特点,对施工管理工作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此,如何把握市政道路施工管理要点,在要求的施工期限内确保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成为施工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目前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是处于严格把控的状态,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提高施工的效率,提高工程资金的利用率。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对确保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施工要点的控制,应该保证准确。在进行施工之前,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人员必须熟悉设计技术数据,例如市政道路结构图、平面剖视图和设计提供的基础图等。二是对紧线及附件的安装,市政道路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涉及其他的相关附件的配合施工,对这些附件的施工质量也应可靠把握。三是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防止外力对市政道路的破坏,尤其是市政道路的受力平衡。
         2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2.1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施工质量问题大多因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引起,而地基不均匀沉降现象又多发于竣工投入使用之后。因此,路基病害的防治则应优先做好预防工作,以此避免路基病害的过早出现。首先,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将施工区域的地基土体情况做完善的勘察、试验与分析,并确保回填摊铺的土体厚度符合设计与施工要求。同时应做好前期的施工规划,对软土地基,可采用如碎石桩法、灰土挤密法、换填法以及浅层处理法等地基加固技术,进行前期的加固。其次,在设置沉降缝的同时,应尽量降低过渡段路堤所能承受的自重力,以此防止自重力过高而引发的压缩性沉降现象。最后,应完善排水系统。将地基进行处理后,在其拱上区域进行排水盲沟的设置,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同步设定泄水管槽。
         2.2管网施工控制
         (1)沟槽开挖质量控制
         当在雨季开展沟槽开挖作业时,应当设置排水沟或集水井,以避免施工期间沟槽被雨水浸泡。如果沟槽底地下水位较高,必须使用水泵等排水设施将地下水抽出,从而降低沟槽底长期积水发生塌方的可能性。同时,沟槽开挖期间应确保槽底宽度不小于管道宽度与工作宽度之和,且槽底不得超挖,超挖部分应当回填夯实。沟槽开挖结束后还应当验证槽底的地基承载力能否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的要求,如不满足应当及时联系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研究处理方案。
         (2)下管及管道安装质量控制
         管道在下管之前应当复核沟槽标高,对管材质量、橡胶圈密闭性等进行检查,并确保管材吊运时吊稳定可靠。同时在管道安装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清理沟槽内的渣土、固体废弃物等,检查沟槽深度、坡度和平整度;其次,排水管道安装结束后不得立即移动,应当将管底及其两侧土体夯实;最后,管道应当做渗水试验,确保其渗水量满足规范要求。
         2.3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在完善施工工艺与技术的同时,做好路面工程的前期设计与规划工作,减少因施工不当而出现的沥青路面裂缝问题; ②做好养护工作,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横向与纵向裂缝,与天气及养护期也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性。因此,为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出现,可在加强养护的过程中,同步注意天气的温度、湿度等方面的变化。对此,应明确沥青路面裂缝与养护阶段的天气关系。此外,对于软土路基或桥头下挖路段,可应用深挖方式或补强工艺来予以处理,并结合弯沉均匀性情况,制定出实际的解决措施。同时,要将所存在的软弱土体进行充分粉碎后,再实施后续的浇筑、摊铺及夯实等作业。


         3加强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管理
         3.1严格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求严格执行质量的管理工作,提升整体工程的建设质量。首先,强化日常的管理工作力度。施工工作中为预防出现质量问题,应强化管理,完善质量控制的工作体系,实施目标化的管理工作,明确各个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责任,一旦发现责任区域之内存在质量问题,就要对负责人适当惩罚,从而提升其质量控制积极性。其次,强化材料的质量检验力度,在采购环节与施工环节,全面检验材料的质量,明确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材料进入现场之前还需开展质量的检验工作,保证所使用的材料质量符合要求,所引进的机械设备运行可靠性满足标准。最后,预防路面的裂缝问题,在浇筑环节与铺筑环节中,严格控制混合料的配比与质量,预防内部与外部温度差过高出现裂缝现象,从根本上规避裂缝。
         3.2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伴随现代施工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市政道路工程涉及的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一方面,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实时监控现场施工技术的操作问题,及时发现技术漏洞,及时调整与完善。针对市政道路施工的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可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加强对人员的技术考核,未通过技术考核的人员不予上岗。另一方面,当前不少市政道路工程涉及到各类新型的施工材料,要合理、科学使用施工材料,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收集、整理材料信息,要求人员严格按照材料的技术施工要求进行使用,从根本上提升施工质量。
         3.3强化施工安全管理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而言,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事关重大。而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每日作业必须按照要求佩戴安全防护工具,在使用脚手架、高处作业等情况下,尤其要注意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与安全性,提升安全意识,避免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发生。同时,施工期间,现场的临时用电、配电设备也需要做好安全管理,例如高压线路应严格保持一定距离,为道路安装防雷装饰,在起重机械、吊装机械的施工中,应安排符合要求的专业驾驶人员操作。此外,做好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应急预案响应,将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3.4完善施工现场管理
         (1)建立管理措施施工现场的管理会加快道路施工进程,影响道路质量。在管理时应符合三点: 首先,对每段施工道路进行施工监测,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施工方案严格执行,保证道路质量; 最后,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完工路面进行检查,并在完工一个月后针对几段道路进行抽查。
         (2)保护配电设施城市的配电线路多数藏在路面下,在开展道路施工时,应配合当地供电部门对地下线路进行统计,及时断电、供电,在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的同时,避免国家出现经济损失。
         (3)做好排水工作道路施工前,要做好排水准备。道路积水会使车辆侧滑,危及司机的生命,影响城市的交通安全。因此,在进行道路施工前,需记录区域日常排水量,同时,在施工道路两侧挖掘排水渠,及时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排除,保证城市交通正常运行。
         结语
         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对城市的建设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手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在保证道路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道路的质量。施工单位要运用有效的措施,促使城市道路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莉.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分析[J].交通世界,2019(26):153-154.
         [2] 宋云芳,朱飞.基于过程控制的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提升探究体会[J].智能城市,2018,4(13):137-138.
         [3] 胡桂龙 .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J]. 建材与装饰,2018,48 :269-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