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构建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期   作者:喻晓 王文韬
[导读]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代表各个行业将实现跃升式发展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代表各个行业将实现跃升式发展,传统的发展格局将被改变,城乡发展也由此逐渐增加数据化和智慧化特征。将大数据技术与城乡规划发展充分融合在一起,将能够满足现代化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本文在分析大数据时代下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构建时,分别探讨了大数据技术与城乡规划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面融合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城乡规划;智慧城市
引言
         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城乡规划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同时也对城市建设和城乡规划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原有的以消耗资源为手段来进行城市扩张建设的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基于此,相关人员必须全面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城乡规划数据信息的统计和数据源的分析,参考实际的建设要求与发展需求,科学进行城乡规划设计,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和技术进行智慧城市建设。与此同时,还必须全面加强对各阶段的建设要求和规划情况的关注,及时总结相关经验,以成功案例为参考,对实际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进行有效的优化。这样才能为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1、大数据时代下智慧城市的概述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对环境以及能源的消耗巨大。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近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更是十分巨大。城市的规划与构建需要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需要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进行革命性的创新,既要降低城市资源消耗,又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城市生活需求,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城市在规划与构建的过程中涉及诸多方面,城市规划、地理信息、人口密度、信息技术都是城市规划与构建的主要参考因素。智慧城市的规划与构建本身就是结合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对城市规划与构建的复杂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和分析,进而达到现代化城市规划与构建的整体要求[1]。
2、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法
         2.1、构建智能的多规则协作系统
         城市规划通常由几个部门监控。不同部门的管理理念,工作思路和部门体系也有很大差异。这通常会使中国的城市规划失效和混乱,并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尽管我国政府正在采取许多措施来控制和提高城市规划的效率,但效果并不理想。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大数据整合到城市规划中,并可以建立一个协调的,多方向的规划系统,以确保实施低碳可持续环保概念。大数据的使用可以集成来自多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并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创建集成的计划平台以形成计制。城市设计师可以使用此协作工作系统来了解不同部门的需求,并以统一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解决问题,从而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并可以同时满足多个部门的需求。首先,应根据当前的法律和行政体系整合部门数据,并清楚地看到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其次,寻找需要不同服务之间协调的内容。对设计,路径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以城市规划的核心是寻找可以使用不同方法来协调部门需求的因素,并最终建立一个智能的多规则协作系统[2]。
         2.2、智慧服务集成
         智慧城市的核心在于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多智慧服务,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纵深应用,城市中的各种服务体系能够相互集成,包括市民服务体系、企业服务体系、交通服务体系、商业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教育服务体系等。而在智慧服务集成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城乡发展规划人员需要关注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在此基础上,则可以利用物联网设备计算机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对数据进行共享。而在微观层面,则体现在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方面,通过物联网设备,居民将能够体验到家居远程控制以及高校医疗等便利。


         2.3、优化城乡环境
         相关人员可利用先进技术来对城乡人民对环境的要求和环境现状进行分析,以大数据核心技术来对城乡现有的空间分布综合情况进行统计,充分遵循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城乡环境优化目标。也可以充分利用智能卡、智能手机、社交网络、视频监控、传感器和遥感技术来获取城乡环境信息,对城乡的公共服务、生态、社区、交通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汇总与数据分析。以智慧城市的新布局和新范式为依据,在空间数据可视分析的前提下,立足于空间支撑体系、空间布局规划,对空气质量监测、城乡绿化面积进行科学的规划[3]。
         2.4、智慧管理
         智慧城市管理方面是大数据时代下智慧城市规划与构建过程中所要重点注意的方向,对智慧管理方面加以思考是确保智慧城市规划与构建有效性的必要前提,能够确保智慧城市在规划与构建的过程中各个领域方面的数据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首先,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依赖不同种类的信息处理设备对海量的城市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进而为智慧城市的规划与构建提供数据依据,在各个方面帮助城市运行减少人工的工作量。其次,智慧管理在智慧城市的规划与构建中承担优化和促进的职能,帮助智慧城市实现城市管理的高效化和智能化,是智慧城市处于良性、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充分重视智慧城市的智慧管理建设,才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4]。
         2.5、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是规划智慧城市,必须为智慧城市的发展空间提供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时空领域的技术,人才和知识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些活动已成为区域地理信息的载体。分析有关大数据的信息可以作为规划城市空间的数据基准。传统的城市规划仅限于某个地方的空间,从今天的发展角度来看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重建城市空间体系。因此,在建设智能城市时,大数据的广泛使用可以分析城市空间的特征,功能,行为等,并将交通,社会和工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体展现方式如下:一是不同城市可以使用智能手机等新兴移动设备来分析诸如小学入学人数,近几年的电力能源消耗变化,地区人口变化等数据,从而规划未来的智慧城市容量。二是分析政府定位,居民活动数量和居民活动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全面评估城市状况,土地利用以及对未来发展状况的分析,从而进行基于统计和相关大数据分析的道路网规划。
         2.6、完善管理平台建设
         智慧城市管理人员要积极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智慧化管理平台,提供统一的技术标准,实现对城市交通以及社区的高度集成化管理。城乡发展规划人员要遵循问题导向,完善智慧管理平台分支,以人为本,提高城市信息平台的开放度。由此,城乡规划发展人员要以居民的基本需求为主,着重解决城乡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善金融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行业现状,提高互联网应用占比,投用更多的移动应用程序,提供更便捷的查询服务,拓宽智慧服务领域,提高智慧服务主动性[5]。
结束语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逐渐提升,为数据处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综上所述,在当下的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树立创新发展思想和大数据理念,明确城乡规划的要求目标,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对各种资源和条件进行科学统计,根据城乡规划的要求来进行有效地调动和利用。
参考文献:
[1]卢阳,李今,刘成立.安徽:谋划智慧城市新体系[J].中国测绘,2019(12):61-63.
[2]雷锦涛.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慢行系统空间规划设计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4):86.
[3]陈迎欣,李烨.智慧城市大数据背景下应急管理情报体系构建[J].价值工程,2019,38(33):290-291.
[4]张剑,叶远智,翁宝凤.面向智慧城市的高精度地名地址匹配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11):166-169.
[5]周岗.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