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头深厚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范迎军
[导读] 摘要: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阶段,软土地基是施工单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针对软土地基,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预防沉降、单边膨胀和位移等现象的发生,以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身份证: 33072119741007XXXX;上海万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阶段,软土地基是施工单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针对软土地基,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预防沉降、单边膨胀和位移等现象的发生,以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以桥头深厚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分析为例,在阐述桥头深厚软土地基处理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几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桥头深厚软土地基;CFG桩加固法;深层水泥搅拌桩
        引言
        在公路工程之中,桥头深厚软土地基处理是施工的重难点,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就会导致后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严重时,会导致工程整体质量受损,故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予以高度关注,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对策,从而在根源上消除质量隐患。因此对此项课题进行研究,其意义十分重大。
        一、桥头深厚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意义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交通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具体表现在公路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高速公路已经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公路里程位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国家对于公路工程的质量也十分重视,要求建设单位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建设,桥头深厚软土地基作为施工重难点,受到了施工单位的高度关注,其处理效果关系到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是软土地基与普通地基相比较为脆弱,承载能力偏低,一般情况下,不适合成为持力层,故对其进行处理,使其承载能力增强,是解决软土地基固有不足的关键所在。但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不同地区在地质水文条件上差异显著,加大了软土地基的处理难度,建议施工单位在处理过程中基于软土地基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找出最契合于当地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以达成预期的目的[1]。
        二、桥头深厚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在科学技术的助力下,桥头深厚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也实现了创新和发展,目前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如下所述:
        (一)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法
        这种处理方法亦被称为CFG桩法,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施工人员需利用石屑、碎石、粉煤灰和水泥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的拌和后制成碎石桩,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碎石桩在和易性方面优势显著,在上述几种构成材料中,骨料级配为石屑、粗骨料为碎石。这种碎石桩成型加固的效率较高,有助于缩短施工和沉降时间。由于桩体具有非常高的粘结性,在桩体成型后,其强度和质量非常有保障,尤其是在处理桥头深厚软土地基时,对这种方法进行使用,其优势极为显著,最大处理深度超过30m。
        与常规处理技术相比,这项处理技术具有以下方面的优势:(1)由于所采取的方法为振动沉管,故桩与土之间的密实度会在振动作用的影响下而提升,在处理过后,软土地基孔隙大、含水率高、稳定性差等问题均能得到改善;(2)该技术还具备置换和加固地基的功能;(3)垫层强度较高,能够在增强地基承载力的同时,为桩体向上方或下方刺入,创造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延长桩间土参与工作的时间,同时还能对不均匀沉降进行合理补偿;(4)受力特性与水泥搅拌桩大致相符,在施工效率、质量和适应性上均具有优势;(5)制作桩体的材料较为简单容易获取[2]。
        这项处理技术的应用要点如下:(1)在处理之前通过试验的方式,确定桩体配合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配料,同时,还要保证初凝时间不少于5个小时,并将拌合物的坍落范围控制在7cm的范围之内;(2)通过试桩的方式,对施工技术、机械、地质条件进行检查,确保其与施工需求相符。在试桩阶段,对试验桩的质量和长度进行检测,同时在测量通过后将测得参数作为后续施工的依据;(3)在桥头深厚软土地基处理阶段,应遵循由内向外的施工顺序,不得将外部作为起始点,在各排施工开始前,首先通过校正的方式,确保排桩轴线的位置与设计要求相符,之后方能处理;(4)选择拔管时机。拔管的条件为桩管内的混凝土灌注厚度超过3m,在正式拔管前,应振动5s左右的时间,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使混凝土高度与计算方量值相符十分关键;(5)在处理过程中,粉煤灰混凝土桩施工是首要步骤,在淤泥塑流趋于稳定后,桥台桩基施工方能进行;(6)垫层所应用的材料必须是高质量的碎石砂垫层,其粒径不得超过3cm,同时将整个垫层的厚度限制在0.6m以下,与此同时,还要将土工格栅设置到垫层地面,并将伸长率和强度分别控制在3%与80kN/m之内,最后通过静压压实的方式,对铺设完成后的垫层进行处理。


        (二)深层水泥搅拌桩技术
        这项技术在处理软土层厚度较高的地基时,可以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水泥加固土化学反应过程就是这项技术的原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借助专业的机械设备,在软土地基中灌注固化剂。在这一阶段还应均匀搅拌,促使水泥与土发生水解和水化反应的概率增加,在反应生成后凝胶体就会出现,这种凝胶体可以起到凝结软土层中颗粒土和小土的作用,伴随着凝结作用的实现,一种高强度和稳定性的结构整体会就此形成,与此同时,在水化阶段所生成的钙离子与钠离子会进行离子交换,有利于提升钙离子的稳定性,土体强度也会随之增强,从而改善软土地基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
        这种处理技术可以将固化剂种类为依据,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分别为水泥系和石灰系;此外,如果在灌注过程中所采用的材料为浆液,被称为湿法,而使用粉体,则被称为干法。目前,这种处理方法在处理桥头深厚软土地基时较为常用。比如:某公路工程位于我国南方某地区,由于工程所在地的环境较为复杂,存在深厚软土地基,为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果,施工单位将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作为了主要选择,其中搅拌桩的桩径为Φ500,应用结果表明,这项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桥头深后软土地基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力[3]。
        (三)深层石灰搅拌桩技术
        所谓的深层石灰搅拌桩主要是指通过施工机械或人工施工的方式,在土体中打孔,然后将石灰块灌注到其中,在碾压夯实处理后,完成独立桩体的制作。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这种处理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物理加固法;另一种是化学加固法。其中物理加固法涉及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吸水能力、膨胀性能和桩身置换,与化学加固方法相比,物理加固方法在施工效率上具有良好的优势,通常情况下完成时间不超过1周,此时,桩身的密度和强度已经与标准相符。究其原因,主要是生石灰具有膨胀性。化学回固法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各类化学性能,与深层水泥搅拌桩技术大致相符。但石灰对于化学反应的敏感程度偏低,故化学反应效率较为低下,简言之,石灰搅拌桩的强度在1年内会持续增长。总而言之,利用石灰的膨胀原理,填充软土地基的孔隙,并在离子交换力和胶凝作用力的双重影响下,使桩间土的强度逐渐增加。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掺加外加剂,促进水化和胶凝反应的生成,使桩身的强度进一步提升。在查阅资料后得知,应用这项技术之后,桩身的抗压强度可达1兆帕。
        在应用这种处理方法时,施工单位应提前掌握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成桩工艺。目前常用的成桩工艺包括振动成桩、锤击成桩和旋转钻式成桩,由于旋转钻式成桩适用性较强,故笔者会对其进行简单介绍。(1)首先通过正转的方式,在地面中带离一部分桩间土,促使部分土在挤压力的作用下进入桩孔壁。在旋转钻与设计标准相符后,向上移动,对制孔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清理钻杆;(2)通过压缩空气方法的应用,促使生石灰在搅拌器的作用下进入土体之中,如果钻尖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超过1.5m,则供料停止,同时使用灰土封顶。在实际施工阶段,为确保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建议施工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管理和监控,并做好施工记录,如果在监控过程中发现问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消除质量隐患。
        此外,在应用这项技术处理桥头深厚软土地基时,需要考虑应用效果,据了解得知石灰搅拌桩强度的达标与否,由石灰与桩间土是否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而决定,如果未生成反应或反应效果不佳,处理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建议施工单位在应用这项工艺时确保搅拌桩的深度小于15m。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这项技术在公路桥头深厚软土地基中的应用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国家为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公路工程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公路里程数不断增加,已经覆盖全国大部分区域,但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发现部分工程所在地的地基为软土地基,此类地基含水率较高,内部存在孔隙,故承载能力和强度严重不足,如果贸然施工,会导致沉降和位移等现象的发生,严重时,还会引发公路桥梁断裂。为此,建议施工单位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法、深层水泥搅拌桩技术以及深层石灰搅拌桩技术等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1]郄武志.桥梁隧道中软土地基危害以及处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20(11):249-250.
        [2]陈建妹.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20(06):248-249.
        [3]吴登跃.公路桥梁工程桥涵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方法[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2):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