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65010419811119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桥梁施工是市政施工的重点,在具体操作中,工程难度较为显著。安全施工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企业领导层应在保质保量按时完工的基础上,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控,不断优化工程整体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加强治理保障,进而推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稳步上升。
关键词:桥梁施工;经济稳定;管理办法;工程质量;经济
引言
计算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经济背景下,桥梁技术也有了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交流的加速,给市政道路施工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桥梁工程的功能和质量有了更高的标准。综合评判,桥梁施工特征较为明显。如高水平需求,操作工艺复杂多样,流程及工器具等都有着严格的技术标准。所以,市政桥梁施工中,必须提高质量控制意识,提升内部员工综合素质。切合实际的工程管理办法及现场施工工艺,打造优质工程,有效控制成本投入,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1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1.1混凝土技术
市政道理的施工以混凝土工程为主,该技术的现场应用是现场管理重点。在工程前期,必须按照工艺标准进行原材料检测,材料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配比。现场施工管理阶段,配比完成的混凝土材料强度要达到工程标准。此外,由于路桥中涉及到水下施工,因此工程的防水也是重要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升混凝土浇筑水平,不断优化水下施工技术,做好安全防控,有效控制路面坍塌。在工程管理中需满足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从原材料到工器具的选择都要具备合规性,为工程质量安全做好全面保障工作。
1.2排水施工技术
施工现场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排水技术,不断提升结构主体的防水性能。第一,排水管道要符合现场需求。工程开始前要对周边环境进行充分考察,认真对比选择合适的管材,工程结构固定的项目中,企业在管道应用上,要结合施工计划选择适宜的位置完成安装工作,保障止水圈的合理性。桥梁结构中选用胶黏工艺时,在管道处理过程中,表面要做平滑处理,去除毛糙,更便于工作开展。第二,结构外部管道的应用管控。在工程排水施工中,由于工程需求,部分管道需置于主体结构以外,这种模式大大增加了管道防漏治理工作的难度。待到管道安装完工后,外围需要在缝隙处做好防水工作,再次确认管道的质量是否合规,排除安全隐患,做好质量监管工作。第三,科学处理伸缩缝隙,做好防水措施。在项目施工中,水渗漏问题多发生于主体结构与排水管的接缝处,需加强防范。在伸缩缝处理中,做好周边管道排水防漏工作,应确保管道和排水阀有序连接,确保衔接处的止水圈和接头完好,保障水流通畅性。在细节处理上,确保接头坡度不小于百分之七,这种操作更便于后期维护检修工作。
1.3预应力技术
市政桥梁中常用的结构选材为混凝土材料,现场操作工艺的水平直接关乎到工程质量,因此要做好基层工作的现场管控。在现场操作中,应借助预应力施工原理,可以有效提升结构主体的使用性能,大大提升主体的承载力,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降低后期维护成本,保障工程质量最优化。与此同时,以往的混凝土现场应用技术,常常出现结构开裂,路面下沉等问题,使用安全隐患重重。现阶段,经济高速发展,市政道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备基础,一旦操作失误就会给工程带来毁灭性破坏,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研究发现,预应力的合理运用,桥梁主体稳固性更强,人们的生命安全更有保障,投入低,效果明显,是目前备受施工单位欢迎的应用技术之一。此外,该技术对混凝土施工的本身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承载力更强,有效缓解了路面破损或变形的现象,使得现有资源的使用更加充分。
1.4加固施工技术
要想提升桥梁工程的使用年限,需在项目完工后进行合理养护。结合不同结构的性能特点,制定适宜的养护方案。通常情况下,上下层选择不同的养护方案。对于上部构造,可以通过截面及配筋的增加实现。
此外,通过黏贴钢板也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稳定性。具体操作如下,选择粘结性能较好的制剂完成钢板和混凝土的粘合工作,使混凝土的强度更高,使得结构受力更加均匀,减少局部损耗的发生机率,延长使用年限。对于下层养护工作,增加下层受力面,认真参考工程设计方案,得出精确的数据差异值,根据结果完成面积扩大工作,为桥梁结构做好充足的保障工作。
2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管理的措施
2.1结合施工组织进行设计
项目的施工不可盲目进行,需要实现结合工程目标及施工环境做出合理的规划,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事先做好应对措施。工程现场管理要细化,从工程质量、人员管控、进度掌控、原料及工器具选购等都要科学规划,进而保障整体进程在合理范围内进行。目前我国的桥梁工程大多是参照设计图开展,因此重点要加强现场管理工作。
2.2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
从工程的原材料及工器具管控上,企业要从基础抓起,从最初的采买,进场验收以及规范使用等多个环节全面控制。采买过程中,必须要对供货商认真考察,确保资质齐全。设备及材料的进场验收,必须按照规定完成抽检,材料性能达标,样本不合规坚决不予使用,需及时返厂调换,严格做好质量控制。设备需厂家进行安装并试运行,参数符合工程需求,较少工程中的设备运行故障,影响工期。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企业要确保合规操作,每个环节都要有固定的操作工艺,相关人员需严格按照制度操作。在现场原材料和工器具的应用管理上,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气候等给施工带来的不良影响。对潮湿较为敏感的材料,需要在底部做好铺垫,注意防雨受潮,做好全面保护工作。需要长期使用的工器具,一定要定期进行保养,做好润滑调试,易损零部件要及时更换,以免影响正常运转。
2.3加强道路桥梁工程中施工中的人员管理
综上所述,人员的素质是影响现场施工的重要因素,必须要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现有人员工作能力,为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把好关。管理者要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制定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科学培训计划,对现有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现场施工管理中,做好人员分工,并实施岗位责任制,并在后期管理中不断优化,做到责权明确。充分发挥后勤工作的作用,为施工人员提供完备的保障工作。人员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财富,在管理上要结合施工现场的技术需求,及时调整培训方案,为企业培养一支高水平团队。
2.4安全管理
市政桥梁施工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施工中涉及到的工艺较为复杂,安全管理非常重要,稍有失误就会遗留安全隐患,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不断规范现有工人的技术水平,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保证工程按期交付使用。可以定期展开安全培训,提升个人安全防范意识,在现场醒目位置张贴标识,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强化安全管理。让现场操作人员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制定规范化标准有效约束违规操作,同时要配备完善的防护设备,进入工地前要装备齐全,避免人员伤害。此外,提升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器械配备齐全,相关材料及器械要严格按照消防规定存放,防火检查要定期执行,杜绝任何隐患发生。
结束语
目前桥梁工程中频频爆出的一些安全事故,给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安全问题必须加强防范。究其原因,大多数是由于人员技术水平不够,安全意识不足引发的,无视操作中的细小偏差,“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到最后酿成大错。因此,要重视人才的选拔,引进先进的技术型人才,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打造优质的桥梁工程。
参考文献:
[1]妥群.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00-101.
[2]王志斌.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J].居舍,2019(01):20+35.
[3]任圆圆.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1):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