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中明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0125
摘要:目前来看,对道路与桥梁过渡段各项常见设计与施工问题的有效解决,是提高道路桥梁工程质量与行车安全系数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桥梁和道路的施工中关于过渡段出现的问题需要工程人员着重加以对待,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制定高度可行性与合理性的过渡段设计与施工方案,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策略彻底解决在设计阶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应用
1道路桥梁工程过渡段常见设计与施工问题
1.1地基沉降
在部分道路桥梁工程过渡段施工及后期通车阶段中,由于过渡段设计方案缺乏合理性、准备工作不足或是存在施工质量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地基实际承载力低于设计要求,在施工阶段以及道路通车阶段中,地基持续承受过高荷载,从而出现不均匀沉降、过度沉降等施工问题。而在地基沉降或是不均匀沉降系数超过一定程度后,将大幅提高桥头跳车等交通安全事故的出现概率。而地基沉降施工问题主要成因为。
(1)工程勘察不全面。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准备阶段中,由于多数工程施工区域地质条件与地理环境相对较为复杂恶劣,要提前组织开展工程勘察工作,随后在各项已知条件基础上制定合理过渡段设计与施工方案。但在部分工程中,却存在工程勘察不全面,没有综合分析各项关键因素的问题。例如,没有对施工区域水文条件与土壤含水量进行勘察,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在过渡段施工及后期通车阶段中,地基长时间受到积水浸泡、实际承载性能持续降低,无法满足工程实际使用需求,进而引发地基沉降问题出现。
(2)地基处理方案不合理。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范围普遍较大,时常面临软土地基、地层孔洞等问题。针对这类问题,企业更为青睐于采用换填法等工程造价成本较低、地基处理见效快、工程量小的地基处理技术。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地基底层区域铺设粗料,但却没有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合理使用细料,导致地基结构稳固性有所不足。
1.2刚度差异过大
刚度差异过大是道路桥梁工程的主要施工难点之一,道路以及桥梁结构二者之间的刚度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在充分保证过渡段刚度差异数值合理性的同时,将过渡段作为道路与桥梁结构二者间的平衡点。如若没有构建起相对稳定的平衡关系,或是过渡段实际刚度差异数值过大,都有一定可能引发桥头跳车等问题的出现。在部分工程过渡段设计方案中,虽然实现了对其刚度差异数值的合理控制,但却忽视了在工程后期通车阶段中,过渡段荷载值的动态变化情况(视交通流量而定),没有及时采取沉降差距有效控制措施。
1.3台背材料问题
台背填土作业是道路桥梁工程的重要施工环节之一,但在这一环节中,普遍存在台背填料选择缺乏合理性的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施工问题的出现。例如在某工程中,所配置、使用台背回填材料的透水性过强,导致在道路桥梁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空隙问题,从而导致台背填料实际压实度持续降低,提高行车安全隐患。而在所使用台背填料透水性过低时,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将结构表面积水加以排出,导致其持续渗透至台背填料中,同时也将降低过往车辆轮胎摩擦系数与抓地力,引发各类交通安全事故出现。
2路桥施工过渡段施工技术
某公路桥梁之间路基路面过渡段采用混凝土基础与面板,当采用8m搭板时,混凝土基础厚28cm,面板厚35cm;当采用5m搭板时,混凝土基础厚21cm,面板厚35cm。其中,面板和下面层之间的搭接部位为28cm。基础、面板均采用现浇工法施工。现围绕本工程实际情况,对其过渡段施工技术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2.1施工前测量放样
确保施工任务高效、优质地完成,同时合理控制经济成本,必须在前期做好测量和放样工作。
工作人员在完成基底面清扫工序后,要结合过渡段的填料高度、倾斜坡度等情况,准确估算路桥两侧护坡填筑施工的宽度,并设置标准桩明确填筑施工范围。施工单位可以利用红色油漆对桥台背墙处层厚和填筑分界线进行清晰指定,用白灰划线确定过渡段具体位置和护坡土的实际宽度。在施工质量的控制方面,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位置测量和放样,以此得到足够真实、准确、全面的地理信息资料。
2.2在过渡段的桥头设置路桥搭板
在路桥工程的具体施工中,为确保过渡段得到科学处理,首先要做好桥头搭板的设置工作,施工人员要进行精确的测量之后明确搭板铺设范围,并结合路桥建设区域的行车流量及其对路桥工程试驾的的行车荷载进行评估,确定过渡段必须达到的承载能力,并通过合理运用搭板规避过渡段跳车现象。搭板施工施工时,搭板的近台端应至于桥台上,搭板与桥台通过锚筋相连,并在搭板与桥台接缝处填入沥青玛蹄脂,防止水分渗入。搭板的远台端搁置在路基上,路基沉降后搭板会产生纵向滑移,为此,必须在台顶与搭板之端间设置锚栓。
2.3保证路桥过渡段的压实度
为确保道路桥梁工程过渡段的施工质量,避免在后期发生不均匀沉降问题,需要严格控制过渡段的压实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填筑环节做好工序协调,安排路桥台背、桥坡填筑两道工序同时进行,确定土方量和填筑宽度后,采取分层填筑办法进行施工。在填筑环节,要利用推土机对土层做平整处理,在路面达到平整度的前提下借助先进的压路机设备对路面做压实处理,但为达到既定的压实度要求,应要求工作人员对压实效果加以检测,若发现问题,应立刻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最后,要根据过渡段碾压环节存在的隐患及压实度对压实设施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多种不同规模的大、小型振压机器进行综合利用。
2.4混凝土的浇筑
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最基础的材料类型,因此,对路桥过渡段进行施工也必须确保所用混凝土的实际质量。为防止材料方面的差错,施工单位应严格对材料的选择与采购过程进行监管。浇筑前先对土路基进行碾压,使其达到密实,压实度符合评定标准,在压路机难以到达的部位,可由人工使用小型机具将其夯实。每条车道布置两个振捣棒,使其形成一组,在横断面上进行连续振捣,振捣时要注意不可漏振与欠振。振捣持续时间按混凝土表面没有气泡产生为准,一般应振捣30s以上。振捣时,振捣棒的移动距需要控制在500mm以内,和模板边缘保持200mm以上的间距。按照快插慢拔的原则插入振捣棒,振捣棒和基层间要保持30~50mm的间距。在采用振捣棒完成振捣的部位,使用振动板进行提浆振实,振动板移动的过程中要保持10~20mm的重叠,每个位置上的持续时间都要达到15s以上,但要避免长时间放置。经检查发现缺料处时,应采用人工将其找平。此外,在混凝土浇筑环节中,尤其要注意浇筑质量的控制,可以组织专业的混凝土浇筑人员技能培训,向工作人员讲解专业的与浇筑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技巧,以此保证浇筑过程的规范性,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保证混凝土得到充分的搅拌,避免在后期发生离析问题。
结束语
过渡段是道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过渡段设计方案合理性将在直接程度上对整体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目前来看,在道路桥梁工程过渡段设计与施工阶段中,受到技术等因素限制,尚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也是我国道路桥梁事业的主要发展阻碍之一。因此,要及早对道路桥梁工程常见过渡段设计与施工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才能从根源上降低各类交通安全事故的出现概率。
参考文献:
[1]倪昌连.试论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要点[J].时代农机,2018,45(11):112.
[2]郭恒禹.关于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8(10):50.
[3]安叶.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山西建筑,2018,44(27):149-150.
[4]刘小丽.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8(25):112-113.